德吉村的幸福生活
作者:雷欢
本报记者 雷欢德吉在藏语中是“幸福”的意思,藏族群众为了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将安置点命名为“德吉村”。初冬时节,由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组织的中央重点新闻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被誉为“青海小三亚”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德吉村,与当地藏民同吃同住同劳作,体验了德吉村的幸福生活。3年前,德吉村所在地还是一片干河滩。如今,这里有宽阔的柏油马路,一栋栋整齐的藏式民族风情住宅,碧绿的黄河水从村前流过……德吉村实现了从易地搬迁村到网红景点的蝶变。德吉村第一书记洛加才让介绍,“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乡村”“国家森林乡村”“中国少数民族村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国家级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打卡。下山:搬出新面貌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为确保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尖扎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山上问题、山下解决”的发展思路。2016年以来,尖扎县投入6941.43万元,在昂拉乡河东修建住房251套。2017年,尖扎县7个乡镇30个村的251户946名藏族群众走出大山,搬入新居。“搬迁目的是致富,要致富就必须有就业。”洛加才让说,德吉村地处黄河岸畔,海拔1900多米,远眺青海首座大跨径斜拉桥和高速公路景观大桥——海黄大桥,相比于青藏高原其他高海拔的山区村庄,这里拥有较为适宜的气候和地理优势。2018年,当地政府大力打造生态旅游村庄。德吉村也开始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拓宽就业渠道为目标,探索“关门是家、开门是店”的乡村民宿经营模式。如今,为了让他们能尽快融入旅游文化当中,村里相继开发了开发休闲广场、自驾游营地、露天沙滩等娱乐项目,培育了30户“农家乐”。从试点探索到全面推进,再到如今精准脱贫攻坚,德吉村凭借得天独厚的黄河旅游资源,让生态旅游业发展得有声有色,村民纷纷吃上了“生态旅游饭”。数据显示,2019年,德吉村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40万元。发展:收入多元化走进42岁的达巴的家,四四方方的院落,优雅的藏式木屋,一幅幅青山绿水的壁画,处处洋溢着新生活的温馨。“我现在特别开心,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喝水难、看病难等日子一去不返了。”达巴介绍,自从搬下山后,他不但实现了脱贫,收入也越来越多元化。在谈及自己草管员身份时,达巴激动地说:“我很高兴能当草管员,每个月有1800元工资,还让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达巴只是草管员公益性岗位的受益者之一,在尖扎县有1146人参与到草管员的工作中,涉及10个乡镇(办事处),每年能赚取2万多元的工资。除去草管员带来的收入外,开办农家乐也让家里增收2万多元。“现在德吉村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旅游项目不断增加,我打算扩建农家乐,相信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谈起以后的生活规划,达巴滔滔不绝。◆记者手记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到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德吉村……记者一路看到许多农牧民告别了条件艰苦、生产方式单一的破旧村落,住进了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兴旺的美丽乡村。在采访过程中,村民们流露出对新生活的喜悦之情。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德吉村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禀赋,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让这里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如今,村里变化越来越大,村民们个个变得积极主动,很多群众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新生活。位于青海省旅游主干道中国原子城环湖东路上的文迦牧场,如今也成为不少游客选择打卡的网红景点之一。文伽牧场在经营期间的景区绿化以牧草种植为主,冬天无偿让牧民们在牧场放牧,第二年夏天又可以种草保护草场,极大地提升了原有场地的经济使用价值。目前,文迦牧场以带动发展村集体旅游经济产业为主导,结合自身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累计产值达到570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4万元。文伽牧场的总经理力杰说,他们是生态的守护者,也是生态的受益者。这些地方只是青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缩影。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河湖秀美、森林连绵、草原广袤,同时还拥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多元和谐的宗教文化。如何选准与生态资源相得益彰的产业,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大有学问。近年来,青海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优势,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生态旅游产业作为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