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学者冯志亮解析龚氏的历史迁移与民族融合

  龚

  龚姓是中国第九十位姓氏,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当今龚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总人口大约有264万。

  得姓始祖共工。姓姜,名孔壬,共工氏,炎帝后裔。上古时期专门管理水土的官员,发明了筑堤蓄水方法,因治水有功,被封为“水神”。相传共工与颛顼争帝位,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最后共工战败,被放逐于幽州龚城(共城,今河南辉县)。其后以单字“共”作为后世子孙姓氏。多年后,共氏为了避仇,有在“共”字上加一个“龙”字者为氏者,即为龚氏。其后世子孙尊共工为龚姓得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作为姓,龚出自共,也即共工氏的共。共即共和,是会意字,以廿、艹组成。艹,表示两手捧物。共的本义,以二十人皆竦手之意。多人共作一事,即为同。甲骨文中共字有两款,一种是像四只手共力之形;另一种像双手向上恭敬地捧物龚字甲骨文之形。物呈方形,可以想象是块玉,更有可能是一块重物,需要多人共同出力,才能举起。像双手搬着石头,正是共工氏搬石壅防百川的图像。

  共,也作龚。由于共工氏能治理洪水,故称大洪水为洪。水系五行之一,位于北方,所以共工氏是以黑龙为图腾龚姓与共姓有关,与能治理洪水的氏族有关。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龚姓主要源起三大支:共工氏,偃姓和姬姓。

第一支源出共工氏。共工氏是上古伏羲氏时代已经存在的古部落,神农氏炎帝时代居于江淮之间,其部落首领一直称为共工。相传共工曾为伏羲氏的上相,为黄帝时大臣,司水土,一度与颛顼帝争夺帝位,帝誉时部落首领共工被诛杀,为尧帝时大臣授工师之职,尧舜时代与驩兜、三苗、鲧并称“四凶”,在舜帝时代被逐出中原至幽州。

共工氏在夏朝之前是一支十分强大的部落,共工氏之后有共氏。古代共、恭、龚三字通用,龚氏即共氏。一说,共氏之后分为两支,一支以共工氏属五行中之水,加水为洪姓;另一支因黄帝时的共工氏之子句龙,继承父职,为黄帝之土正,管理土地,其后因避难,遂在共字上加龙字为龚氏。总而言之,龚姓来自共姓,共姓的渊源之一出自共工氏。

  第二支出自偃姓。金天氏少昊氏之后,皋陶为尧舜时掌管刑法和司法之官、舜赐姓偃氏。皋陶后裔在商朝被封为阮,征,共等小国。共国亦作恭国,侯爵,在今甘肃泾川北,商末为周文王所灭,共人归周。周武王灭商后,所封异姓诸侯国中有共伯国,位于今河南辉县,伯爵,偃姓,皋陶的后裔,不久为卫国所并,成为卫国之邑。两共国国亡之后,子孙均以国名为氏,共姓后来改为龚姓,殷墟卜辞中所见的地名中有龚,即河南辉县的共伯国。古代共、恭、龚三字通用,在先秦时期多以共为正字,少见恭字,罕见龚字。龚、共实为同一国、同一姓。

  第三支出自姬姓。卫厘侯并吞偃姓共伯国,封太子余为共伯,此共国之后有共氏。春秋时,晋献公之太子申生,号恭君,谥恭,恭也作共,其后有共氏,晋大夫共华,共赐均为其后。又春秋时郑太叔,亦称共叔段,出奔共,即古共伯国,其后也为共氏。此三支均为姬姓,后也改为龚姓。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外族融入龚姓中最为重要的事件发生在巴蜀。西汉初巴郡板循蛮七大姓中有龚姓,龚姓族居于今重庆市西阳县西北的龚滩,西汉荆州刺史龚荣、巴郡太守龚扬均为板循蛮之种。在秦汉时期,在巴郡地区存在多个民族,其中有共族,也称共蛮,板循蛮中的大姓龚族似出于共蛮夏商时期,在今重庆市巴南区有恭国,也称共国,其后裔或为秦汉时期的巴郡蛮的共族。板循蛮除一部分发展为今天的湘鄂西部的土家族外,其余不久都成为当地的汉族,四川地区多龚姓与板循蛮的龚姓有关。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秦汉时期,龚姓开始出现在史书上,龚姓的历史其实只有1800年,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姓氏。龚姓主要活动于四川、甘肃、河南、山西、河北、山东、江苏等地。两晋南北朝时,龚姓已经发展到长江两岸。唐宋时,龚姓主要在江南发展,福建、广东等地也有龚姓足迹。清初,龚姓始人台湾。

  宋朝时期,龚姓大约有1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排在第八十四位。龚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约占全国龚姓总人口的19.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江苏、江西、湖南、福建、河北,这六省龚姓大约占龚姓总人口的81%;其次分布于广东、山东、浙江、河南等省。全国形成了东部皖苏,北面河北、南方赣湘闽三块龚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龚姓大约有3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2%,排在第七十一位。江苏为龚姓第一大省,约占龚姓总人口的25.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江西、浙江、福建,这四省龚姓大约占龚姓总人口的76%;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湖南,这三省集中了龚姓总人口的17%。宋、元、明期间,龚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苏赣浙闽龚姓人口聚集区。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龚姓人口约有264万,为全国第九十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从明朝至今600余年中,龚姓人口由30万增到264万,增加了近9倍,但龚姓人口的增加速度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余年,龚姓人口的增加率呈∧形。

龚姓人口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四省,大约占龚姓总人口的44.9%;其次分布于江苏、重庆,贵州、河南,浙江,广东,这六省市集中了龚姓总人口的28.8%。湖南为龚姓第一大省,占龚姓总人口的12.8%;湖北紧随其后为12%。全国形成了沿长江省份的高频率龚姓分布带在近600年,龚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中、华北和四川的回迁成为龚姓迁移的主流。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堂号

  龚姓的郡望主要有武陵。龚姓的著名堂号有武陵、中隐,六桂、耕读,渤海等。“中隐”堂号出自宋朝龚宗元。龚宗元当句容县令时,破案如神。一次,隋文帝的弟弟杨弘以钦差大臣身份到各地巡查,杨弘是出了名的苛政者,可是他到了句容边境,却说“这里是龚先生治理的地方,不用去了“,于是到别处去了。龚宗元退休后建了一座“中隐堂”,朝野上下都赞他是“耆德”,就是年高有德之人。

  2、宗祠楹联

  荆楚仙范;渤海清风。

  抚循异迹;行谊纯修。

  大汉遗民,甘心绝粒;横波侍史,雅擅画兰。

  五马数循良,偃武修文,炼就甲兵还绿野;一龙看变化,出风入雨,普将膏泽润苍生。

  3、族规家训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顺能生孝顺子,孝顺子弟必明贤。

  孝是人间第一步,孝子谢世即为仙。自古忠臣多是孝,君选贤臣举孝廉。

  尽心竭力孝父母,孝道不独讲吃穿。孝顺贵在心中孝,孝亲亲责莫回言。

  惜乎人多不识孝,怎知孝能感动天。福寿皆由孝字得,天将孝子另眼看。

  诸事不顺因不孝,回心复孝天理环。孝本天性非难事,孝子不分女与男。

  人人都可孝父母,孝顺父母如敬天。孝子口中有孝语,孝妇面上带孝言。

  翁婆上边能尽孝,能孝便是人中贤。女得淑右先学孝,三从四德孝为先。

  孝在乡党人钦仰,孝在家庭大小欢。孝子逢人就劝孝,孝化风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声价高,死后孝名万古传。处世唯有孝为大,不论贫富孝在前。

  孝经孝文把孝劝,孝父孝母孝祖先。父母生子原为孝,能孝就是好儿男。

  为人能把父母孝,下辈孝儿照样看。堂上父母不知孝,不孝受穷莫怨天。

  为子面带太和象,入孝出悌自鸣谦。亲在应孝不知孝,亲死知孝心何安。

  孝在心安不在貌,孝贵实行不在言。孝字齐家全家乐,孝子治国万民安。

  显亲扬名都是孝,一孝传世必永年。能孝不在贫和富,善体亲心孝道全。

  弟兄和睦就是孝,忍让二字把孝全。孝从难处见真孝,孝敬不但承欢颜。

  父母双全正宜孝,孤苦老亲孝加前。赶紧孝来光阴快,亲由我孝奉由天。

  生前能孝方为孝,死后尽孝悔徒然。孝顺传家孝事宝,孝子裕后孝光前。

  孝心一片孝父母,孝性温和孝味甘。百行万善孝为首,富知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先须孝,孝仗佛力超九玄。大哉孝字大哉孝,孝矣无穷孝无边。

  是篇句句不离孝,离孝人伦颠倒颠。念得十遍千个孝,消灾免难百孝篇。

  目前国内外的图书馆和其他单位正式公布收藏了龚姓族谱164部。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龚姓历代名人85名,占总名人数的0.19%,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百零一位。龚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16%,并列排在第一百零九位;龚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28%,并列龚氏名人龚宗元龚邵295排在第七十一位;龚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19%,并列排在第九十四位。

  历史上龚姓的重要人物:西汉渤海太守龚遂,画家龚宽,音乐家龚德;北宋天圣进士、文学家龚宗元;南宋名臣龚茂良;宋、元之间画家龚开;明朝史学家龚之伊,水利家龚弘;清朝思想家兼文学家龚自珍,文学家龚鼎孽,画家龚贤,博士龚士燕,捻军名将龚德树。

  八、寻根探源与宗族名胜

  游线一:河南省辉县市(发源地)

  辉县市历史渊源流长,远古时为共工氏部落居住地。西周时龚姓的始祖姬和被封于此,建立了共国。至今这里仍保存有龚国遗址,当地政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龚城公园。龚姓后人可前住寻根游览。

  交通:新乡有到辉县的客车,车程不到1小时,车票4元,在辉县县城内乘1路公共汽车到中心路龚城公园下车,票价1元,车程十几分钟。

  游线二:江苏省太仓市(龚氏古宅)——浙江省杭州市(龚自珍纪念馆)

  (一)江苏省太仓市龚氏古宅

  龚氏古宅位于被人们称为第二周庄的太仓市沙溪镇。古宅建于明末清初,现存部分建筑。我国现代著名的星象学家龚树模、儿童文学作家龚树葵等都出生并生活于此。沙溪镇历史悠久,早在宋、元时期已集市成镇。俗语称“东南十八乡,沙溪第一乡。”沙溪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至今,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厚:别致的临水建筑,古朴雄浑的石桥和古宅密集的幽深老街,构成了沙溪现有文化遗存的三大特色。今天的沙溪小桥流水,枕河人家,街巷深处,古韵犹存,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被称为“第二周庄”的沙溪,在经历了岁月的历练后,呈现给游人的仍然是一幅清秀的水乡风景画。另外,位于沙溪镇中市街,有一间建于清代的龚氏雕花厅。满厅雕梁画栋,雕功细腻,可谓别具一格,堪称极品。

  交通:在太仓农公汽车站坐车到沙溪镇下,车票5元,车程30分钟左右。门票:纯游览龚氏古宅,参观沙溪镇不要门票;在镇公园雇导游游沙溪,公园门票20元,导游费单算。美食:猪油米花糖、桃珍糕、涂松山芋等。

  (二)浙江省杭州市龚自珍纪念馆

  龚自珍纪念馆位于杭州城东马坡(婆)巷6号小采园内,清代著名心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先生就出生在这条巷子里。11岁时,他随父迁居北京,自此在外漂泊,他和林则徐等人共同开启了抨击时弊,抗御外侮,通经致用的进步思想,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虽然龚自珍很少回乡,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始终不减,曾做诗云“从此与谁谈古外,马婆巷外立斜阳”。杭州城也以这个游子为傲,在他出生的地片建馆纪念。纪念馆所用的建筑,曾是一汪姓人的家宅,名叫“小米山房”。俗称“小米同”。是一处保存完好的清代庭院,环境古朴幽雅。

  交通:在杭州市区乘151、152路汽车可到车票1元。顺道游:杭州古城。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河北秦皇岛人,佛教信徒。被誉为IT培训师、网络分析师、网络策划人、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曾编写《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八十部,《姓氏填谱手册》两百余部,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