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消费回暖的冷思考

在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中,主要零售渠道金银珠宝类商品实现235亿元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5.3%,为连续第二个月正增长,但在回暖的背后,隐忧犹在。

制图/孔钊

作为金银珠宝类商品的核心原料,黄金价格7月下旬以来的飙升,带动8月份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达到122.9(以上年同月为100),名义销售额的增长基本来自于售价的水涨船高,如果根据价格指数调整为可比销售量,则8月份仍然未回到去年同期水平。

笔者基于较为乐观的场景(2020年余下3个月均可达到去年同期名义销售额)推算,2020年全年金银珠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能最终落在2200亿元水平,如果以2011年为价格指数基期进行名义销售额调整,则“实际”销售规模可能在1800亿元水平。

无独有偶,作为国内黄金原料流通的核心环节,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实物出库量数据与终端金饰销售规模也高度同步,今年前8个月累积出库量仅600余吨,笔者同样按照较为乐观的场景推算,即便接下来3个月出库量达到去年同期数据,今年的推定提货规模也将是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今年的市场状况毫无疑问受到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很大影响,除食品饮料以外的非刚性消费支出均有所下滑,相信随着2021年疫苗大批量上市,疫情对国内外经济影响将告一段落,黄金终端消费需求也有望出现反弹,但能否回到此前的总消费规模,还是将进入一个中枢更低的变动区间还是未知数。

笔者认为,后者的可能性不容忽视。从历史上看,日本在从高速增长期切换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后,黄金终端需求也呈现出先涨后跌的走势,消费量、进口量等宏观指标1986年后持续回落,金银珠宝行业的黄金消费量也从每年近百吨降至2000年之后的20吨左右水平。考虑到当时的日本在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速这两大结构性因素上与中国有相似之处,有理由认为国内贵金属需求可能也已经处于或越过了巅峰阶段,存在下一个台阶的可能。

在笔者与金饰行业同仁的交流中,也能够感受到企业经营者对于市场中长期前景的警醒与布局应对,对于黄金投资者而言,国内实物需求的下滑同样值得密切关注,因为这意味着国内外黄金价差的波动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格局,过去十多年来习以为常的国内溢价,可能将转入一个波动幅度、中枢、节奏都将大为不同的“新常态”,相关实物贸易或套利交易的投研与策略人员需要转换思路,快速顺应变化,如此方能在这一过渡阶段趋利避害,把握机会。

(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沛)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操作指南,依此入市,风险自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