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的这本书,一口气刷到了底
之前有读者留言让我谈谈《老人与海》。
我一直记着这事,可惜身边没有书,无法开动。
这几天手边有一本《永别了,武器》,哐当哐当读完了,就先聊聊这本吧。算热个身。
01
海明威的长篇不多,《永别了,武器》是其中之一。
这本书初版于一九二九年,很快有了中译本,当时叫《战地春梦》,听起来有种才子佳人小说的感觉。
建国后重译,才改名为《永别了,武器》。
很明显,这是一本写战争的小说。具体的说,是写一个叫亨利的美国年轻人,跑到意大利参军,历经战争、爱情的一段故事。
这和海明威自己的经验高度重合。
他十几岁的时候,真的跑到意大利参加了一战,真的被炮弹炸伤,也真的爱上了一位护士。
如果说有一类作家必须要把自己活成小说,海明威一定是其中之一。
02
我读这本书,第一感觉:这是一本有年轻气味的书。
即使小说的主人公有幻灭,也是一种年轻人的幻灭,是切身的,还可以喊出来的疼痛,而不是那种蚀入骨髓的悲哀。
事实证明,写作这本书时,海明威真的很年轻。写作初稿时,他不过二十三岁。
只是稿件被小偷扒走,不得不重写,所以才拖到一九二九年出版。但,就算是一九二九年,这也是一个年轻小说家的作品。
举一个小例子:但凡一有机会,亨利就要和凯瑟琳上床,哪怕膝盖受伤,躺在病床上,也不放过。
这是一本荷尔蒙旺盛的书。和《老人与海》这种中年甚至老年之书,完全不一样。
03
小说很均匀的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面写“我”与凯瑟琳相遇,很快坠入爱河,一面写“我”参与战事的种种,在前线遭遇炮弹袭击,不幸受伤。
第二部分写“我”在米兰养伤,凯瑟琳也来到这里,继续恋爱,感情升温。
第三部分写“我”回到前线,却在撤退中遭遇自己人袭击,见证了宪兵队毫不讲理地缉拿军官,跳河逃走。
第四部分写“我”找到凯瑟琳,和她一起划船逃到瑞士。
第五部分写“我”和凯瑟琳在瑞士的短暂生活。最后,凯瑟琳难产而死。
如上所示,这是一本把爱情和战争交织在一起的书,但实际上,我并没有感到爱情和战争真正的融合在这部小说里。它们各自发展,却并不相干。
关于感情的部分,写得并不好,就只是两个年轻人激情的热恋,这热恋相当地纯粹,美好,但也显得浮于表面。最后凯瑟琳的死,似乎也没有什么理由,只是作者没有办法写下去,不能不让她死了。
小说最好的地方,还是在写战争。
记忆深刻的,有两个场景。
第一是战地受伤。
开始还在吃饭,突然,“我听见了一声咳嗽,接着是一阵一乞一乞一乞的响声——随后是一条闪光……我努力呼吸,可是没法子呼吸,只觉得灵魂冲出了躯体,往外飘,往外飘,一直往外飘……”
在此之前,战争虽然近在眼前,但小说并没有正面描写,只是通过大家的谈话,新闻上的消息来呈现。
虽然身处前线,但士兵们对战争还要打多久,打到什么地步,其实是毫不知情的。
于是,战争,也就是是别人的战争。特别是亨利又是个美国人,他说这场战争就像电影里的战争,并不真实。
但这突如其来的炮弹,忽然将小说拉入了战争现场。刚刚还在说话、吃饭的朋友,突然死亡,战争的残酷这才如此贴己的呈现,就如同一根钉子,让亨利受伤,也给了读者痛感。
另一个场景是车队撤退,被自己人伏击,其中一位兄弟死于流弹。战争中的个人,忽然变得飘摇无依,明明是自己人,却杀死了自己人。紧跟着,宪兵们不由分说的处死“逃跑”的军官,而“我”也差一点被执行。
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有限叙事展开的。小说开始时,除“我”之外的人物,都一直在谈论战争,但我似乎并不怎么说话。直到一次次亲身经历,才终于放弃了责任,认清了战争的“无意义”,“残酷与荒谬”。
对于参与过战争的人来说,着小说一定很有共鸣。
04
最后,谈谈语言。
由于是翻译,其实很难感受到原文的好。但仍然可以明显会感觉到,海明威真的太会写对话。
四五个人坐在一起,一句叠着一句,他仍然可以让对话毫不紊乱,甚至带着节奏感的进行下去。不服不行。
另外,这本小说,语言非常均匀,每一个章节,都是一段白描或心理描写,紧跟着一段非常有节奏感的对话,然后再来一段白描或叙述,再跟一段对话。
从文字来看,海明威太照顾读者了,他非常敏锐的把握了阅读的节奏,让读者时刻舒舒服服地进入故事,一点不会有凝滞,读不动的时候。
一读,就一口气读完了。
只是看了太多战争题材的电影,这个故事本身并没有那么不同寻常,其深度,可能因为写作者年龄的关系,也有所限制。
之后,准备多读几本海明威和福克纳。再聊。
#更多文章
这本书颜值不高,但非常好读!
看哭了!这是今年最动人的一部国产片!
差一点错过这本书,太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