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女人》之丹花(64):李丹花、白顺阳二位同志,听到广播后速到指挥部来!

85

春去春又回,花开花又落。白家庄人要生存,要发展。整个大柴湖的移民要生存,要发展。治穷先治愚。发展需要人才。人才从哪儿来?靠教育。

老家淅川是一个文化灿烂的地方。那里有楚国最早的都城丹江龙城。春秋时期,周成王封熊绎于荆地,定都于丹阳。其后代熊通自立为王,即楚武王。因丹阳离周朝都城洛阳太近,楚武王便迁都于郢,郢都就在现在的荆州地区江陵县。可见,淅川文化是荆楚文化之渊源。商圣范蠡出生在淅川的三户城。史学家范晔、无神论家范缜等一批大家都出自淅川。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少年就在丹库区里的龙巢寺读书。到了明朝,儒学盛兴,社学、义学,私塾遍布全县,王尚志、全遂、彭凌霄等众多明代读书人,经乡试、会试、直达殿试,成为进士。辛亥革命后,民国时期的淅川教育有了更大发展,义务教育与民众教育相互合流。乡村都有了小学,曾被中华民国政府授予教育甲等县称号。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后,抗日战争爆发,中国领土相继迁入淅川。“国立第一中学”、“省立第一中学”、“开封女中”等20余所知名学校落住淅川,为淅川培养了大批人才。受这教育的影响,移民中普遍树立了“庄稼不丢猪,学习不丢书”,“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的观念。

而今,贫穷的大柴湖移民想要办一批自己的学校,为移民培育自己的文化人。办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师资问题。当地人不愿意来移民区执教,师资问题得靠自己解决。区外,教育界里正在闹文化大革命,学校乱成了一团糟。移民区要筹建学校了。规划每个大队办一所小学,每个公社办一所初中,区里办一所高中。算起来,需要1000名左右的教师。大批的教师从哪里来?从移民中有文化的人选。先是高中毕业生。移民中高中学历的,直接进入区高中执教。其次是原淅川一中、二中毕业的,原则是到公社初中任教。最后,从高小毕业中再选一批,到各村小学任教。

文件一下达,各公社、大队、小队都积极上报人选。丹花、顺阳是从淅川城隍庙初中毕业的,公社第一榜就被选中了。

这一天,丹花、顺阳正在倒口工地上干活,工地喇叭里播放的豫剧突然停了。女播音员在喇叭中高声喊:

“现在播放通知:李丹花、白顺阳二位同志,听到广播后速到指挥部来!”

《通知》一遍又一遍地播。

栓子说:“丹花,广播在叫你呢!”

丹花说:“别瞎扯,指挥部有事,通知大队全书记,哪儿轮得到我去开会?”

“真的,你听,还有顺阳呢!”栓子说。

丹花仔细一听,还真是在叫自己呢!她把锨往土堆上一插,对正在挑土的顺阳说:“顺阳,广播在叫咱们呢!咱俩过去看看有啥事!”

顺阳放下担子,用肩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跟着丹花往指挥部走。

工地上,人山人海,到处是彩旗,到处是人流,到处是机器的轰鸣声。他们俩穿过人流,来到指挥部。

指挥部设在围堤的最高处。一面大红旗,高高地挂着,被风吹得“哗啦啦”地响。帆布帐篷里,放在几条长板凳,一个小木桌。丹花、顺阳走进了帐篷,只见里面坐着几个人。有公社的李永成书记,大队的全六兴,还有一个人,姓彭,是顺阳、丹花初中的班主任。

“顺阳,丹花!”彭老师站起来,迎上去,拉住了二人的手!

“彭老师,你怎么到工地上来了?”丹花说。

“你们让我好找呀!我这是三顾茅庐,才见到真神!”彭老师笑呵呵地说。

“快坐,快坐!”公社的李永成道。

一行人坐下,指挥部的通讯员进来,提着一把铝壶,给他们二人倒了一碗茶。顺阳也不谦虚,端起碗,一气灌了下去。

“这是区教委的彭主任。”李书记介绍道,“他这次来,主要是想请你们出山办教育!”

“这恐怕不合适吧?现在,大家的劲都用在工地上,我们咋能临阵脱逃呢?”丹花道。

“什么叫临阵脱逃?这叫勇挑重担。现在,咱移民区需要教育,需要人才。没有咱移民自己的人才,咱们就只能一代一代的穷下去。你们在学校就是尖子生,办教育正需要文化人。听全书记说,你们在木瓜公社办过学,有一定的经验。这次,公社的初中可全靠你俩啦!”彭书记点了一支烟,语重心长地说。

“彭老师,你知道,我俩都是初中毕业,初中学历咋能教初中呢?教小学还差不多!”顺阳说。

“顺阳啊,现在正是区里用人之际,我是蜀中无大将,瘳华当先锋哟!你们的水平不行,可以边教边学嘛!等你们适应了,我还想让你们教高中呢!”彭老师道。

“不行,生产队还需要俺们呢,俺们咋能说走就走呢!”丹花说。

“彭主任,我看这样,先让顺阳跟你走。这李丹花跟白顺阳不一样。她不光有文化,还有工作能力。这些年,她在农村摔打,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俺公社也想重用呢!”李永成道。

“李书记,这事你去跟区里吴书记说,人选都是吴书记定的呢!”彭主任道。

“说就说,今晚俺去找吴书记。你那儿吗,再宽限几天,通融通融!”李永成跟彭主任商量着说。

“三天,三天之内,俺接不到区里通知,你就让丹花到区教委报到!”彭主任说。

“一定,一定!”李书记道。

彭主任说完,就跟大伙儿告了别。临走时,彭主任拉着顺阳的手,说:“明天,俺在区教委等你!” (未完,待续。图片系淅川县老城镇林果基地美景,由曹海山老师友情提供,与内容无关)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

通联: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民路县委大院一号楼3楼县文联 田野(收)

邮编:474450   电话:13569243979 0377—69229155

(0)

相关推荐

  • 屈原的故乡在淅川县丹阳古城

    淅川丹阳不仅是楚国始都,而且是楚国的宗庙所在地,更是屈原的故里. 屈原的故乡在淅川县丹阳古城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何侵权行为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1 屈原的故乡 ...

  • 行走在淅川的屈原

    屈原,一尊伟岸的独行者,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民族的拷问,超越了所有的智者和理念.其实,生活中没有人喜欢悲壮,自然的美终归始于平静.这份平静,不正是一个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所在. 行走在淅川的屈原 文/朱吉红 ...

  • 丹江河畔寻屈原

    端午节前夕,匆忙之中一个人背上行囊,坐上汽艇,沿着丹江,顺流而下,开始一天的丹江之行.与其说是山水之旅,倒不如说是追寻屈原的足迹之行. 丹江河畔寻屈原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 ...

  • 《丹江女人》之丹花(77):白顺阳来电……

    编者按:<丹江女人>之<丹花>进入第九章:渠首昂头.内容提要:白家庄富了.富了的白家庄办起了移民旅游度假村,开通了通往故土渠首的旅游班车.端阳节,李丹花领着白家庄人到丹江河上放 ...

  • 《丹江女人》之丹花(49):白顺阳偶遇初恋情人

    62 烧房建起来了,白顺阳在烧房干活.白家庄的酒,三官殿出名.社里拿出1500斤玉米做为本钱.酒缸买回来了.吕栓子便领着几个人干了起来. 这天,顺阳正跟栓子等人在烧房里干活儿.梅花来了.梅花站在屋外, ...

  • 《丹江女人》之丹花(31):白顺阳回来了

    41 李丹花的一阵锣声断了王烈驹的一双腿.李丹花什么东西也没有丢,反而多了些东西.衣服.鞋子.还有一支半自动步枪.这些东西是李丹花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李丹花渴望王家的人报案.一报案,派出所的人来了就好了 ...

  • 中国传媒“校花”女神李丹儿,职业搭配带着清甜,身材颜值满分

    对于主持人来说,有两种语言体系,一种就是有声的语言,声情并茂,婉约清甜的风格和天籁之音完美契合,身型绰约多姿,仪态超卓,都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还有一种语言就是她们的服装,端庄大方,甜美如兰,或是成熟知性 ...

  • ​李学威,胖子,二位老师作品欣赏

    -请扫码关注- 诗人思归平台欢迎您 投稿微信号: CZJ690430 喜 讯 告 知 第二十五期<思归客>开始征稿,预上封底封面的请联系思归微信:CZJ690430 欢迎朋友们踊跃投稿加入 ...

  • 《丹江女人》之丹花(66):这个李丹花,俺是要定了!

    87 春天的早晨,天亮得早了.一觉醒来,喜鹊已在外面喳喳地叫.公社书记李永成起了床,戴上顶草帽,出了门.媳妇追出门,大声道:"唉,不吃饭啦?饭好了呢!" 李永成转过身,对媳妇说:& ...

  • 《丹江女人》之丹花(35):李丹花当了队长,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45 雨停了.天,还是阴沉沉的.白中举的尸体放在谷场上,周围,守着白家庄的老老少少. 中举的儿媳妇郭云婷守在尸体边,大声地哭道:"大啊,你咋死得恁惨啊?早晨出门,你还好好的啊--" ...

  • 《丹江女人》之丹花(24):李算盘建房 李丹花种菜

    32 木瓜公社位于河南省边缘地带,与湖北接界.木瓜公社一分为二,一半属河南,一半属湖北.河南逢单集,湖北逢双集.李丹花所在的大队叫红旗大队,离木瓜集镇有20余里远. 马车到了村口,早已迁过来的白中举在 ...

  • 《丹江女人》之丹花(9):李算盘送闺女

    15 八月十五日,李算盘家待客.淅川人叫添箱.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来凑份子.李算盘买了蔬菜,割了十斤猪肉,装了二十斤白酒,摆了五桌酒席. 李算盘人缘好,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相处得都很融洽.现在,李算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