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来了?重要大宗商品指数创最长连涨周期

“跨年狂欢”的资产类别除了全球主要市场股指,还有大宗商品。

截至本周三(1月3日),追踪全球22种原材料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连涨14个交易日,创下1991年设立以来的最长连涨周期。周四微跌0.04%,交投于88.57,接近去年3月以来最高。

(上图来自彭博社数据截图)

追踪大宗商品综合指数的ETF PowerShares DB Commodity Index Tracking Fund(DBC)截至周三也连涨了11个交易日,创2006年上市以来的最长连涨周期,周四微跌0.12%,交投于16.77,接近2015年7月下旬以来最高。

(上图来自彭博社数据截图)

据彭博社统计,这一追踪一篮子大宗商品领域最大的ETF在新年头两个交易日,每一天都吸引到1000万美元的资金流入,令总资产规模涨至22.9亿美元。

从原油到黄金、从棉花到铜铝,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在2017年普涨,得益于全球经济协同复苏带来的需求强劲、美元走弱,以及部分商品供给端趋紧等。伴随欧洲、中国和美国制造业PMI数据涨至多年新高,投资者也看好制造业复苏对原材料的需求潜力。

另外,从近期特殊的的供求关系来看,美国新年寒冷的极端天气,不仅推涨了对天然气发电和供暖需求,美国小麦带并无冰雪防护措施,急剧下降的气温损害了作物,也推高了小麦期货价格。钯金现货与期货价格均徘徊于历史新高,得益于库存骤降和对供给端的担忧。油价屡创两年半高位,受到伊朗和东北亚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风险溢价推动。

从去年6月中旬起,彭博大宗商品指数累涨了12%,不仅在去年底的最后两个交易日完成“翻盘”,实现了全年累涨,也是连续两年收高。

高盛曾在12月11日发表研报称,看好2018年大宗商品的再通胀投资主题,维持“超配”评级。包括正向的滚动收益在内,预计未来12个月的大宗商品回报率高达10%。研报格外看好能源商品的涨幅,预计今年包括滚动收益在内的能源资产回报率为15%,主要受油价驱动。

有“新债王”之称、管理逾1000亿美元资产的DoubleLine Capital首席执行官Jeffrey Gundlach随后也称,新年的最佳投资策略就是配置大宗商品,市场的大类资产轮动将再次迎来风格切换。他指出,若将过去数十年来的标普高盛大宗商品指数和标普500加以比较,会发现两者的回报率存在“你追我赶”的关系,每当大宗商品表现优于股票,股价就会“奋起直追”迎来大涨,反之亦然。

除了技术位的向上动能,新一年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呢?

花旗集团大宗商品研究的EMEA区域主管Max Layton认为,欧元区和美国的制造业PMI都很强劲,将提振中国的出口量,中国的信贷政策对奠定今年上半年的商品市场基点至关重要。中国已经明确新时期将经济发展的考核指标转向重质保量,具体的影响还有待明确。

上文提到的高盛研报指出,大宗商品在今年的高额回报,主要得益于现货升水的市场格局带来了合约头寸的正向滚动收益,能否保持现货升水成为关键。相比于股市反映更多未来盈利增长的贴现,大宗商品价格与现有供求关系紧密相关。全球经济协同复苏将保持商品需求强劲,各类商品供需动能的具体变化成为影响价格的重要边际变量。

华尔街见闻主编精选《展望2018之大宗商品:多方博弈 大宗商品走向何方?》提到,繁荣之中也蕴藏着风险。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能导致对初级原材料,如铁矿石、煤炭等的需求下降。其次,虽然全球经济和贸易都处在复苏轨道,但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紧张等风险依然存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