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铜镜收藏已成时尚,怎么鉴定才算是行家?
从纹饰上来看,多选用来自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题材,如牡丹、菊花、桃花、缠枝花、双鱼纹、鸟兽纹、双龙纹、双凤纹、山水人物、亭台楼阁、神仙故事等,都是最常见的图案。如清宫旧藏器“莲花飞蝶镜”,环绕镜钮饰一周圆点纹,外围缀以三朵莲花,间饰三只蝴蝶,极 具图案化。此类铜镜洛阳附近出土较多。再如“龟鹤仙人镜”,元宝形钮,钮侧有长须仙人端坐,饰背光。钮另一侧是童子献寿图案。钮上有飞鹤,钮下饰龟和花草。纹饰间空白较大,铸造也粗糙。此类镜与出土器比较,1974年浙江衢州市龙游公社出土一面菱花镜与之纹饰相同(《浙江出土铜镜》147);《岩窟藏镜》四·29与此镜图案相同,但纹饰左右相反,据称系“宋金时期山东东南路修公路时出土”;另《四川省出土铜镜》也载有两面,一为重庆出土,一为绵阳出土。
每个历史时期的铜镜都具有那个时代所赋予的明显特征,铜镜的镜形、镜纹和镜铭都可以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铸镜工艺和技术水平。
镜子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每个人都有无数次照镜子的经历。一般情况下,照镜子是为了使自己衣冠整洁,所以常照镜子的人也被人称为臭美。其实不止是现代人,古人对镜子也是喜爱非常,但古人照镜子可不像现代人这样只是为了正正衣冠,看看自己发型乱不乱,他们有着更深层次的意思。
铜镜的热度贯穿古今,有专 业人士认为,其实铜镜进入拍卖领域的时间并不短,但真正为收藏爱好者所了解是始于2004年初,中国嘉德推出的铜镜专场,当时的全部拍品均为民国时期知名收藏家关祖章先生的旧藏。当初参拍的143面铜镜都以高于预期的价格顺利成 交。其中,唐代脱银庭院仕女游乐图铜镜以45.1万元的价位成 交,成为了内陆铜镜拍卖的最 高价。
古铜镜的铸造工艺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珍品。铜镜的背面装饰着各种花纹和铭文,这些纹饰和铭文的产生与流行,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及时代风尚有一定的关系。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铸造和使用铜镜?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历史考证。正如某些发明创造被归功于黄帝一样,古人也将铜镜的制造和使用说成起始于黄帝:“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轩辕黄帝传说》)。“饶州俗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述异记》)。上世纪70年代,甘肃广河齐家坪和青海贵南承马台的齐家文化墓葬中先后出土了两面铜镜,齐家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000多年,距今约4000多年,属原始公社的解体时期。由此可见,齐家文化铜镜应属铜镜的初起形式。
古铜镜的专题收藏或系列收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很有升值空间。所谓专题收藏,就是专门收藏某一种主题的铜镜,如龙纹镜、铭文镜、双鱼镜等。而系列收藏,一般是以年代或者生产来源划分,如战汉镜、明清镜,或者是历代御制镜、某著 名铸镜工坊历代作品等。这种收藏方法,在短时间内哪怕铜镜价格很高也不能出手,为的就是以当下可见金 钱,换未来更长远的高收益,适合经济资本比较厚的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