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国学堂--四圣心源1-传世医书的前世今生.丁.【"一气周流"临床】

04

“一气周流”临床

国学堂记:人体气血周行往复暗合了宇宙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传统医学发现了人体的内在哲学,成功构建了和谐的体内平衡。那么一气周流有哪些成功医案?养胃的关键之处在哪里?饮食与快乐有哪些关联?自然又会给予我们怎样的能量

有些朋友会抱怨说梁冬在做《国学堂》的时候,怎么说太多的话,其实梁老师何尝不想多听嘉宾老师讲。因为做节目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有些时候嘉宾老师是1,梁冬老师是0.1,很多朋友是0.01的过程里面,梁老师先把自己的心得跟大家分享,可以让节目时间上更紧凑

李玉冰老师给我们举一个例子,用《四圣心源》的心法就很容易治好了病,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治疗什么样的病?。那么最近刚刚接触了一个疑难杂病:一个患者是一个中年女性,她这个病已经病了有十几年了,一九九几年就开始发病,什么症状呢?她就是觉得全身没劲,有时候觉得气短喘不上气来;去医院检查什么问题都检查不出来,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她其中也看过很多的大夫,看的中医大夫比较居多,什么办法都用过了,就是按各种思路都用过了,对她效果不明显。李老师给她看了之后,就跟她讲:”这个病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一股比较深瘀结,瘀在中焦脾胃了,你肯定吃饭不好”。她说是的,她说脾胃一直不是很好,吃饭都也吃不香,大便也不太痛快。她的气血瘀结在中焦,整个堵成个球一样,整个在中间堵上了,这个气也升不上去降不下来上下不通。堵了这么多年,可不浑身都是毛病,她就觉得自己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是正常的,全身都有问题,但是什么也检查不出来问题来,很痛苦。

她来找李医师,拿了厚厚一沓中药处方,说已经吃了这么多药了。李玉宾医师就给她按黄元御这个一气周流的思路,给她开了一个运转中焦升降一气,一气流通转起来。给她开了一个星期的药,吃了一个星期,然后一个星期之后来复诊说:“哎呀,李大夫,我觉得身上有劲儿了。”第一次她来的时候上楼梯上不来,一口气上不来的,现在说她能上楼了,感觉自己觉得好像浑身松快了,以前好像是有什么东西老捆着她一样,老觉得胳膊腿都展不开的感觉。

她就吃了李医师配的药,觉得也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甚至吃了没感觉,就是觉得自己突然好像有劲儿了,实际上就是一气周流给它流通开了,运转开了;虽然还没有完全好,但已经转动了,气血一旦能够流通她就有劲儿了;原来气血都堵上了,动不了哪儿来的劲儿。就象一个人没饭吃,没有粮草,哪儿来的战斗力

这就是用药的理论依据,一气周流的理论依据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一般中医平时用药用的都是比方说阴虚补阴阳虚补阳,都是说好像是缺啥补啥的,至于补进去后,自己怎么流通运转就不知道,就不去管。而黄元御先生的一气流转理论,不是直接去给补什么,只是引导了一气流通。比方说李玉宾医师用的生姜,别人用生姜可能只是觉得是胃寒,要用生姜给温一温;而李医师就看到其中土的一气升不起来,要用生姜往上升,生姜是辛温主生发的。

同时李医师不光用生姜来生发,还用白寇给往下降一降,让“一气周流”转起来,一升一降后气血它就转起来了,就像一对力量一样,那么以前可能他只用生姜,没用白寇,就差这一点,光往上推,没有往下拉的,它可能推不动,可能就没有效果。


所以李玉宾医师配药方,都是因为黄元御这套理论,讲的就是四两拨千斤。他是按照病是气血堵在哪个地方了,再找一个切入点,把它撬动,让它运转起来,是一个动态的有方向、有目的性的一个流通一种气势药方子就是一种流通的气势带着,而以前的药方子可能就杂乱无章,没有任何的气势,只是补点这、补点那,化点痰、去点邪啥的,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流通一气一气周流的思路,所以西医可能这些药也用了,但实际上并不能组成一个合力。打个比方说咱几个人一块儿干点什么事,那这方面一致的话,这个事就干成了。

几个人还是这几个人各干各的,可能合作的事可能就干不起来了。但是有个问题,就是这个药方子里面既有升的,又有降的,那会不会这个升降之间形成了一个所谓的合理为零呢?中医的药方配伍,是不会出现这个情况的。因为升和降不在一条直线上,它是一个圆,它是一团气周流。用升的时候它自然就从左路升了,用降的时候它自然是从右路降,它是相当是围着一个球在转,相互之间不会碰在一块的,所以不会抵消,只会产生一个转动的合力,形成一气周流,它的魅力就在这里。

后来那患者复诊之后,又给她开了一个星期的药就差不多。复诊前后的区别就在于刚来时她整个气关脉,就是中土地方的脉,摸着就是疙疙瘩瘩的,比较,上下两头的都很虚,没有气流转,根本就出不来一气。等到第二次复查,摸的时候就松多了。到了第三次来找时,她就说自己现在已经可以一口气爬到香山顶了。以前病重的时候,她在家里一般承担家务病重的时候她就说喘气都是一种负担了。她确实痛苦,喘一口气她都很辛苦,要长喘气长出气。就是因为整个气在里面堵着了,都不通了,她憋得慌觉得生活非常痛苦,甚至都觉得活着没啥意义了。

所以后来发现有很多人也是在看抑郁症,哪个大夫帮看抑郁症,都发现有同一个特征问他们:“你们吃饭香不香?”大部分人都说:“不爱吃东西"。这说明什么呢?一个人连美食都不喜欢了,还对美好的生活有什么奢望呢?我挣钱来干嘛?挣钱连口好吃的我都不能享受,是吧?所以病人就觉得没劲

05

“脾胃中土”之重

李玉宾医师在临床上,能看到很多这样的案例,就是往往说病从口入,就从脾胃上得的,所以黄元御特别强调中土,就是脾胃之气,非常强调。因为他一气周流的观点来讲,人身上所有的气血都源于中土脾胃,吃饭才有力量,大概也比较好理解。那么中土这股气,如果调不好,所有的气血它跟着都会受影响,这就是《四圣心源》这本书它的理论核心,这就是黄元御先生他自己的心得体会。中土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往往是因为在治病的时候,没有顾及中土,所以其疗效不是很好。

有一本书讲《财富的革命》,不是医书,作者叫托夫勒写的,他曾经写过叫《权力的革命》,也讲过《第三次浪潮》,他在这本书里面说,实际上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里面,都必须要承认大部分财富来自于土地。比如说黄金也好,房子也好,食物也好,都是跟土地有关的,把一个种子扔进土里去了,它有阳光雨露,在土里面就长出来了,怎么由一颗种子变成一棵树的,吃的食物无非是动物无非是植物植物直接从土里长出来的,动物也是吃完植物之后变成动物的脂肪然后被人类吃了,可以算是第二层的植物。

东西吃到肚子里之后,其实就是从土地里来的能量,以植物的形式或者植物更多的动物的形式进到人类身体,身体把其分解后,要把能量遍布全身,有些要往上升,有些是要往上走,有些是要往下走。所谓的土气就是食物的能量,可以这样理解,“一气周流”的气 就是脾胃之气,就是土地之气,就是食物之能量之气。但是肯定是不全面的,那到底所谓的土气和食物的能量之气,又有什么样细微的区别呢?下期请李老师一起来继续分享黄元御的经典《四圣心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