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52,高昌庙-制造局
唐天宝年间,从嘉兴县、海盐县和昆山县各分出一块地,设立华亭县,是今天上海市的前身。当时华亭县辖有高昌乡,相当于今天上海市的中心城区。到元代的至元28年,从华亭县分出上海县,高昌乡在县城以南。以后高昌乡基本维持在这个位置,最后成了上海市区的一部分,因为位于市区南部,被称为南市区,又被称为下只角。
2000年,南市区取消,浦东部分划入浦东新区、浦西部分划入黄浦区。如今大概只有南浦大桥这个桥名还留有南市区的记忆,而高昌乡基本没人记得了。
高昌乡很早就有一座乡庙,可能是祭祀春申君、或者妈祖、或者其他什么神灵,高昌乡位于黄浦江边,这座庙主要是为了镇河妖、防洪水的,但看起来效果不佳,清代嘉庆《上海县志》记载:“高昌庙向在南门外,黄浦滨,俗称老庙;后毁,移神像于立雪庵,为新庙。”新庙老庙都在黄浦江边上。
高昌庙是由高昌乡而得名,但后来只叫高昌庙了,这个地名沿用了很久,上世纪末的时候依然有效。
大清龙票上高昌庙的邮戳
几十年前,高昌庙地名依然有效
高昌庙镇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立。
在平定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些士大夫出身的将领,深刻领会到西式武器的威力。1861年,刚攻下安庆,曾国藩就创设了安庆内军械所,开始造枪造炮造子弹。1864年,湘军攻克金陵,太平天国覆灭,安庆内军械所迁到江宁,改名为金陵内军械所,是金陵机器制造总局的前身。1865年,李鸿章购下美商在上海虹口创办的旗记铁厂,开始组建江南制造局。1867年,迁到上海县城南面的高昌庙一带,占地70亩,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南火车站的左下一带是江南制造局,从这张地图可以看出,制造局为何要从虹口迁到高昌庙,只有这儿靠近上海县城,其他地点都被租界隔开了。
1920~1930年代,上海南站、江南机器制造总厂、半淞园的相对位置,以前的陆家浜已经被填埋为马路
今天,制造局旧址只剩下二条路名,半淞园没有了,上海南站迁到沪闵路,上海老县城的大体形状还在,以豫园闻名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大概是上海、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工业的滥觞,可以说中国今天的工业是从这个制造局起步的。这儿曾经产生过大量的中国第一,比如第一台车床、第一艘蒸汽推进的军舰、第一艘铁甲军舰、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磅无烟火药、中国第一炉钢。
江南制造局的翻译馆曾经汇聚了一大批的翻译和科技人才,像华蘅芳、赵元益、徐建寅这些人,对近代西学东渐的进程都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江南制造局是官办企业,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曾以两江总督的身份担任督办,由苏松太道兼任总办,当然督办、总办只是挂名,不做什么的,在下面具体做事的是会办、提调这些人。
制造局刚成立时还有点新气象,不久之后,所有官办企业的弊病全部涌现出来。制造局造出来的快枪,质次价高,李鸿章的淮军都不敢用,宁愿去购买进口步枪,只有京城的神机营才会来购买,反正这些部队只是摆摆样子,枪是从来不发一颗子弹的。只是中间经手的人可以上下其手,大捞特捞。
到清末,大概只有从制造局分出来的造船厂还算过的去,这个被称为“局坞分家”,就是让船坞所在的修船造船业务商办,脱离官办。这个江南造船厂一直延续到今天,依然是中国最重要的造船厂之一。2008年,为了给世博会腾出空间,造船厂整体搬迁到长兴岛,可以制造中国最新式的导弹驱逐舰,据说在制造中国自己的航空母舰,不知进展如何。
江南制造局这样的大型国企落户此地,促进了高昌庙的发展。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先后在此开办了自来水厂、电灯公司、邮政分局、货运码头等。
1908年3月,坐落于高昌庙镇的上海南火车站正式启用,使这里成为申城南大门。南火车站坐落于今瞿溪路、中山南路之间,东起普育东路、沪军营路,西至西藏南路,占地约二百七十亩,比最初的制造局还要大三倍。
1918年,高昌庙镇旁的半淞园正式开放。半淞园占地逾四公顷,一半为水面,既有中国园林的特点,也糅入 了西洋园林的元素,当时看得惯看不惯的大概也是一半一半吧。当年,半淞园常被作为文人雅集之所,也是革命党人聚会之处。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日军飞机野蛮轰炸南火车站,将南火车站彻底炸毁,殃及池鱼,半淞园也被摧毁。如今南火车站早已经在沪闵路/柳州路重建,此地只留下南火车站路和半淞园路这二条道路。
当年的半淞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