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王原祁名画赏析(4)

在谈论中国清初四王正统画派的时候,王原祁以其独特深厚的笔墨功底,总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其实他在“四王”中属第二代画家,他是王时敏之孙,自幼秉承家学,学画之外,力攻举业,他于28岁中举,29岁登进士,任顺天乡奉命鉴定内府书画,得以遍览天府藏珍。64岁时奉命主持编辑《佩文斋书画谱》,任总裁。70岁又奉诏主持绘制为康熙祝寿的《万寿盛典图》,其官职也升至户部左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经筵讲官,成了一名地位显赫的文学侍从之臣。于是画名大噪,学者遍及朝野,如张宗苍、黄鼎等,极大影响了当时文人山水画的主流。

清 王原祁 拟梅道人山水 上海敬华2008春拍 成交价308万元

此幅王原祁《仿梅道人山水》,水墨纸本,康熙四十一年作,时年61岁,在麓台已属偏晚年之笔,观赏之,觉笔精墨妙,神完气足,毫无衰颓之气。麓台取法元四家,犹得力于大痴、仲圭,兼及云林。麓台晚岁多有仿仲圭笔意之作,此画规模仲圭,更具董巨神韵。麓台作画,笔力扛鼎,墨法犹胜,于此画中犹见其精妙,淡中生浓,浓淡相济,于幽微变化中得净澈通明之妙。张庚《画征录》评其“晚年妙作梅花道人,墨法最得神味”。观此画,信然。
此画在民国时原为海上藏家徐俊卿所藏,后归吴湖帆。徐俊卿名焕(1883-?),民国时上海大收藏家,与庞虚斋、吴湖帆相友善,虚斋多次参加美展之画品多有徐俊卿经手办理。徐氏收藏古画颇具眼力。据吴湖帆日记中所载,即有王孟端、倪元璐、恽南田、王石谷等古画精品。徐氏藏品中有一些即请吴湖帆鉴题,徐、吴两人的藏品偶尔也互有交流。吴湖帆日记中曾记于徐俊卿处换得刘珏册页一开,而凑成宋元明纸本大册页八页。
此幅王原祁《仿梅道人山水》在1937年曾作为徐俊卿的藏品展览于《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古画部分,并出版于《晋唐宋元明清名家书画集》。而此画上现具吴湖帆及其夫人潘静淑藏印多方,签条也为吴氏所题。按潘静淑殁于1939年,可推知此幅山水画约于1937年至1939年之间的两年中转入吴湖帆梅景书屋,而成为吴湖帆的铭心藏品。

观此画发现一有趣现象,即画底下山石坡脚处有四、五公分宽的纸为后接,却钤有吴湖帆藏印多方,此种现象在吴湖帆藏品中确有发生。听书画界老人说,吴湖帆一代鉴画大师,目力过人,更具丹青绝技,遇有古画残破者往往亲手补全。更有一些古画在吴湖帆看来,或布局不当或失色朦胧,便亲自操刀,或接纸添墨或加色调和,再请装池名手刘定之精心装裱,以成全品。此画也不例外,可能吴湖帆收此画后嫌其山石坡脚处收笔逼仄,而上题款处空幅太多,不够协调,所以接纸加墨,以有所呼应。观此裱工也确为吴湖帆藏品中所常见之风格,湖绿色花绫天头,米色讲娟圈档挖嵌,一幅苏裱作派,也应为于刘定之之手。相信当年所接之纸墨,应浑然一体,难以察觉。但七八十年人间沧桑,终非本生之纸墨而露端倪也。但从中也可品味出吴湖帆收藏的偏好与风格。

清 王原祁 谿山草堂图 东方大观2015春拍 成交价310万元

此图笔墨简淡,风格古秀,韵味醇厚,用干笔积墨法,先用笔后用墨,连皴带染,由淡而浓,由疏而密,反复皴擦,画面显得融和厚拙。笔锋颖幻,真率而意韵高古,生涩之处见纯熟。画面中累见笔笔交叠,全然不拘小节而直渲天然真趣。应为其晚年笔墨纯熟的佳作。
萧平题诗堂:谿山草堂。王原祁,字茂京,号麓台,江苏太仓人,时敏之孙也。康熙九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清初六大家之一。其山水继祖法,上溯宋元尤于元人黄公望有得。晚岁笔墨高旷沉厚,人称笔端有金刚杵。斯图为其七十三岁所作,丘壑丰厚饱满,笔墨雄浑古朴,堪为佳品。辛卯(2011)四月,戈父萧平识。

清 王原祁 仿大痴层峦晓色图 保利2011春拍 成交价322万元

王原祁最倾倒的古人当属“元季四大家之冠”的黄公望,特别崇拜的是黄氏浅绛山水。黄公望号大痴道人,王原祁在一次小结自己画作时称:“题画凡五十三首,所画皆仿古之作,其中仿大痴者,多至二十五幅”。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层峦晓色》,虽没有原来的题名,但款文中称:“大痴平淡天真,于此尤见一斑”,显见他仿的是黄公望。
从《层峦晓色图》上,我们可以领略到王原祁的干笔积墨画法。它是“自淡而浓、自疏而密、先笔后墨、连皴带染”,反复堆积、皴擦而成的。画中的设色也是黄公望常用的“浅绛法”:笔墨和彩色近乎为一,“色中有墨,墨中有色”,表现山势云气的模糊蓊郁。黄公望的山水画代表作是《富春山居图》,画的是天目山的博大雄奇。以后沈周等人,直至王原祁笔下仿大痴的山水,也都是高峻奔放的。《层峦晓色图》和今天馆藏于北京故宫的黄公望《丹崖玉树》,在构图上十分相近;和也是藏于故宫的王原祁《青山迭翠》的山形,前景中的树、石结构,则更如出一辙。这幅画也不愧后来王原祁的拥趸们所说的那样:“处处见笔、处处有形、处处得意、处处显情”,“于黄公望长处上更见功力”。
比较难得的是,我们从《层峦晓色图》的题款中,读到了王原祁自己对“师古”的理解:“画家以古人为师,更以天地为师,晦明晓暮各极其致,方得深厚华滋之气。”王原祁既主张以古人为师,要求严格的传承;更强调以天地为师,探索放任的突破,两种师承最终形成“深厚”与“华滋”的对立和统一。从这段款文,我们感到,王原祁的师古,并不是泥古和食古不化。
但也应当承认,“四王”、“娄东画派”以及与娄东在时空上都极为接近的“虞山画派”,在推陈出新、击浊扬清上,也并非不可批评。王原祁虽被誉为“笔端金钢杵”,画出了墨气淋漓,深厚雄浑,但有时过于遵循前人窠臼,致使风格不彰。

清 王原祁 层峦耸秀图 匡时2012春拍 成交价333.5万元

纵观王原祁一生的画风,早年跟随其祖父王时敏学画,他的山水画直接渊源于祖父而面貌更强烈,笔墨韵味亦更醇厚,致力于摹古,形式变化丰富。王原祁中年时期的作品,从摹古中脱出,形成自己的特色,笔墨比较秀润。后又受到王鉴指教,至六十岁时作画,已显示出一种“熟而后生”的老练,笔墨境界高妙。

此作落款写“癸未冬日”,即康熙四十二年(1703),王原祁时年六十二岁。此图仿王蒙笔意,画面笔墨简淡,风格古秀,韵味醇厚,用干笔积墨法,先用笔后用墨,连皴带染,由淡而浓,由疏而密,反复皴擦,画面显得融和厚拙。笔锋颖幻,真率而意韵高古,生涩之处见纯熟。画面中累见笔笔交叠,全然不拘小节而直渲天然真趣。应为其晚年笔墨纯熟的佳作。

清 王原祁 放翁诗意图 纸本设色 匡时2013春拍 成交价345万元

王原祁在《麓台题画稿》、《雨窗漫笔》等著述中集中的反映了他对作画需“理、气、趣”兼到为重,非是三者不入精、妙、神、逸之品,“山水画但得意、得气、得机,则无美不臻”等一系列画学见解,都可以看成是对于笔墨形式美感造成的韵致而论,进而与董其昌综合各大家,进而自出机杼的画学观点相合。在王时敏、王鉴的基础上,把笔墨形式推上了新的高峰。而这幅《放翁诗意图》便是对传统“理”和“法”的延续,是王原祁“师古”系列的作品。王原祁在《放翁诗意图》中以干笔皴擦,淡墨染晕的笔墨处理,将松雪的高古完全化入自己的画风之中。从而形成自己苍浑华滋,清润明秀的笔调;在设色的处理上,王原祁更进一层,他其实不是在取色,而是在取气点染精神,这也是他学元人“浅绛独绝”的精益所在,是“从容不迫,由淡入浓”的笔墨之道。题画只八个字,取陆游《游山西村》诗意,原诗里面的“山重水复疑无路”在这张画里以层层山石来体现,山石的青绿更是把春天的景象描摹的淋漓尽致。至于“柳暗花明又一村”更是把点点桃花盛开的醉人之景,巧妙的予以展示。有小桥、流水、屋舍,只是画中还是不见人影,不过这也正合画意,可以想象成主人公尚在山中转着呢。正是由于王原祁拥有深厚的仿古功夫,而达到了他自己追求的集大成,继而开娄东一派。王原祁曾在一幅画上题到:“古人用笔意在笔先,然妙处在藏锋不露,元之四家化浑穆为潇洒,变刚劲为和柔,正藏锋之意也。”在董其昌之前,赵孟頫是排在“元四家”之首的,而董其昌把他换成倪瓒,但坦白来讲,没有赵孟頫的“元四家”,其实画法全从松雪来。而王原祁对赵孟頫的学习,也是可以想见的。在这幅《放翁诗意图》里他学松雪之精神,而浑然没有规模的痕迹。王原祁把画看成是用以表现自我感情的,他说“笔墨一道,同乎性情,非高旷中有沉挚,则性情终不出也。”

清 王原祁 疏林远岫图 北京歌德2011春拍 成交价345万元

王原祁的山水画承袭家学,且尊崇并实践了董其昌所提倡的远宗董源、巨然之意境,近法黄公望、倪瓒之笔墨的理论。纵观王原祁一生的创作,大致以仿学董氏所言“南宗”画派诸家为主,而仿黄公望(号大痴)之作品尤多,诚如他在晚年回顾其学画历程时所云:“余弱冠时得闻先赠公大父训,迄今五十余年矣,所学者大痴也,所传者大痴也。华亭血脉,金针微度,在此而已。”原祁学黄公望,以追求其山水画中“峰峦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为圭旨,中年仿其迹而得秀润之态,晚岁得其意乃具苍浑之貌。此王氏70岁作山水,以黄公望笔意为主基调,又能另辟蹊径,笔墨运用上较黄大痴更加率意纵横,轮廓多以中锋用笔,虽有规律,而不定法。他融合了董源、巨然二家萧散、平淡的笔法,先用笔,后用墨,由淡及浓,或疏或密,虚实相生,反复皴擦,干笔、湿笔相辅相成,意有所及,笔亦随之,从而达到了浑厚苍润的效果。用笔锋颖幻化,真率而意韵高古,生涩之处见纯朴。构图主要取平远法,景物位置,在不经意间有着严谨的章法和隽永的笔墨形式趣味。此画所传达出的闲和雅静、古韵幽深的氛围,正是王原祁晚年艺术追求的写照。不论构图、笔墨还是意境的营造,都有其独特的匠心,流露着清新淡远、静穆庄严的幽幽之意。品读一幅好画,如饮一杯好茶,齿颊留香。王原祁的这幅山水画便是如此,如读陶靖节诗文,真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