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育儿:远离网络成瘾:教孩子学会快乐法则┃慧草
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家长们纷纷为这一举措拍手叫好。
通过社会层面的规范和监管,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成瘾,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加绿色健康的成长环境。
但要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个孩子,还是要靠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努力。
现在网络不行的普及,孩子接触网络是不可避免的。除了提高孩子自控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到价值与归属,而不是一味地从虚拟世界里寻找成就感。
那如何让孩子远离网络诱惑,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呢?父母们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试试:
01
建立目标,提高做事积极性
斯大林曾说:只有为了伟大的目标,才能产生伟大的力量。
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拥有极其强烈的目标感和进取心。
而孩子天性浪漫,对未来更是有着无限憧憬。如果父母能敏锐捕捉,对孩子的教导与其梦想相结合,能大大激发孩子的主动性。
但父母会说梦想似乎离孩子过于遥远,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把梦想的种子在孩子心间挖掘出,并划分成一个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再通过言语的魅力,把孩子一点点的引导到我们期待的方向上发展。
亦亦3岁,正处于'麻烦’的阶段。虽言语表达能力强,也调皮捣蛋,一点也不让人省心。但亦亦特别崇拜警察、军人,一直嚷嚷着说要当兵。游戏、玩具都是与其相关。
发现这一契机后,我投其所好地向亦亦讲述有关军人的优秀品质和生活作息的故事。不仅让他进一步认同规则,也能更好地规范他的行为。
当他在一次吃饭时看电视时,我说:军人叔叔做事情时是认真,专心的,因为这样才能把事做好,也能做更多的事。你现在可以先认真吃完,再看会电视。
因此,父母生活中要善于观察,不同孩子的特性不一致,但只要认真发现,肯定有让孩子为之着迷的点。
父母们抓住这一点,慢慢地,孩子做事就会形成目标感,更为积极主动。
02
鼓励探索,发展兴趣爱好
黑格尔: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
兴趣是能不厌其烦地将精力与时间花在某一方面。孩子也一样,但孩子也更好奇,更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
而那些能促进孩子积极向上的,犹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可能被扑灭。需要来自父母的帮助与引导。
毛毛是家长羡慕的'别人家孩子’。不仅运动好,学习能力强,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小时候,毛毛探索欲望特别强,都想尝试。父母对女儿的想法和行为始终是鼓励的,并只要一有空,就陪着她一块捣腾。
即便毛毛被其它事物所吸引,父母也不责怪她,仍一如既往地支持毛毛的兴趣。
很多父母会认为任由孩子选择,终究是三分钟热度,等过了新鲜劲孩子就不感兴趣了。
但父母要知道,孩子还没定型的个性,就是通过这一点一滴地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奠定孩子未来人生。
只有当孩子对事物保持着高度热情和探究欲望,孩子也就更懂得快乐的意义。
03
从生活中体会快乐
从户外中汲取能量
罗丹: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真正的愉悦,不是外在事物所附加的,是来自我们内心不断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当我们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美好就在我们身边。
但人的本性是喜新厌旧,对平静的生活容易产生厌倦,麻木,孩子也不另外。
因此,需要父母在生活里有更多的热情与活力,引导孩子从浮躁中走出来,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美姐的儿子洋洋10岁,暑假期间,天天待在家里看电视。即便洋洋没有想看的节目,他也是不断按遥控器换台而不愿出去活动。
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美姐特意休假,好好陪洋洋。刚开始,洋洋还是怎么劝说都不肯离开电视。
美姐索性自个和朋友及其孩子一同到公园,江边游玩,运动。每天回来,美姐故意拉高音量描述游玩过程,小朋友们也玩得很开心,还一直问洋洋为什么没来。
过了几天,美姐又邀请洋洋一同参加,这次洋洋没那么排斥,半推半就下前往公园。但回来后,洋洋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
所以,父母应多创造机会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可以是户外活动,也可以是在家的亲子游戏,阅读。
孩子的内心世界的充实会给他带来持久的动力和满足。
孩子沉迷网络,往往是受诱惑后自然而然的兴趣驱使。父母想要孩子有个快乐、积极的状态,首先要有一颗向上的心态,给孩子提供有趣又有益的兴趣、活动。毕竟,孩子是通过父母开始理解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