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苏记】扬州石塔寺:禁花论饭(上)
元祐七年二月、三月间,苏轼接到朝廷命令,调他以龙图阁学士充淮南东路兵马钤辖知扬州军州事。此时东坡仍在颍州太守任上,他到此任刚半年的时间,治理颍州西湖的工程还未完工。
在此前的一段时间,东坡一直想找机会隐退,然接到此令后,他觉得可以在扬州等弟弟苏辙前来,由此一并返乡。《东坡志林》中载:“今年吾当请广陵,暂与子由相别。至广陵逾月,遂往南郡,自南郡诣梓州,泝流归乡,尽载家书而行,迤逦致仕,筑室种果于眉,以须子由之归而老焉。不知此愿遂否?言之怅然也。”
处在路当中的石塔
广陵乃扬州之古称,可见他虽得此任,但依然返乡心切。然他从颍州前往扬州的路上,看到大量流民,这又激起了他的责任心,他到达扬州后立即给朝廷上了《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四事一处行下状》。他在此状中首先称颂了二圣的仁孝慈俭:“臣闻之孔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夫民既富而教,然后可以即戎,古之所谓善人者,其不及圣人远甚。今二圣临御,八年于兹,仁孝慈俭,可谓至矣。”接下来话锋一转,他谈到了了解到的情况:
而帑廪日益困,农民日益贫,商贾不行,水旱相继,以上圣之资,而无善人之效,臣窃痛之。所至访问耆老有识之士,阴求其所以,皆曰,方今民荷宽政,无它疾苦,但为积欠所压,如负千钧而行,免于僵仆则幸矣,何暇举首奋臂,以营求于一饱之外哉。今大姓富家,昔日号为无比户者,皆为市易所破,十无一二矣。其余自小民以上,大率皆有积欠。监司督守令,守令督吏卒,文符日至其门,鞭笞日加其身,虽有白圭、猗顿,亦化为筚门圭窦矣。
楠木楼
苏轼的所谈乃是当地百姓的积欠问题,所谓积欠就是指这一年所欠官税,因为拖欠太多,使得丰年还不如凶年好,因为遇到天灾的凶年可以靠节衣缩食而不用交更多的税,但到了丰年,虽然多打了一些粮食,但要补交历年所欠之税,反而吃不上饭,于是大量的百姓远走他乡去乞讨。面对此况,苏轼向朝廷提出希望减免这些积欠,他为了强调问题的严重性,甚至在奏状中说到了这样的话:
臣闻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石塔宾馆
奏状写好后,东坡立即派人星夜兼程赶往京城,然而主管大臣却认为国家正在西边用兵,财政吃紧,不同意减免积欠。到了六月十六日,东坡听闻附近的几个州发生了瘟疫,苏州、秀州等地很多人为此故去了,但是当地的官吏还在下令催逼积欠:“臣访问浙西,饥疫大作,苏、湖、秀三州,人死过半。有田无人,有人无粮,有粮无种,有种无牛。殍死之余,人为鬼腊。”
面对这些危急状况,东坡不再顾及朝臣对他会有看法,他又给朝廷上了一封奏状,详细谈及目前的困境。当时正赶上哲宗册封皇后,于是皇帝下诏书:“不论新旧,各种积欠一律宽免一年。”虽然这些积欠并未能免除,但有这一年的宽限期,也让疫情中的百姓得以喘息,此乃是苏轼到任扬州后为当地百姓办的第一件好事。
沿便道前行
东坡在扬州任给当地百姓办的第二件好事,则是解决了扬州漕运的困境,李廌在《济南先生师友谈记》中载:
国朝法,纲船不许住滞一时,所过税场,不得检税。兵梢口食,许于所运米中计口分斗升借之,至下卸日,折算于逐人之俸粮除之。盖以舟不住,则漕运甚速,不检则许附私商贩。虽无明条以许入,而有意于兼容,为小人之啗利,有以役之也。借支口粮,虽明许之,然漕运既速,所食几何,皆立法之深意也。自导洛司置官舟载客货,沿路税场既为所併,而纲兵搭附遂止。迩宋导洛司既废,然所过税场,有随船检税之滞,小人无所啗利,日食官米甚多,于是盗粜之弊兴焉。既食之,又盗之。而转搬纳入者动经旬月,不为交量。往往凿窦自沉,以灭其迹。有司治罪,鞭配日众。大农岁汁不充,虽令犯人逐月克粮填纳,岂可敷足!”
楠木楼外观
京杭大运河对解决中国南北水陆运输问题至关重要,朝廷每年把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都是通过古运河。这些粮食供应军民之需,可见运河是国家的生命线。水运行进缓慢,运送一次往返需要几个月时间,为了加快运输速度,官府同意沿途不检查这些船只,同时默许船工可以稍带一些私货,以便维持沿途的开支。但是有人借口要严格执行规定,禁止漕运船工稍带南方土特产到北方贩卖,这些船工收入大减,于是他们就偷盗官家所运物资,甚至有的船工因拖欠货款而被治罪。
苏轼了解到这种情况后,认为应当按实际出发,建议朝廷允许船工适当带些私货到北方贩卖。《徽宗实录·苏轼传》中载:“轼知扬州,发运司主东南漕。先是漕挽听其私载,往往视官舟为家,以时修葺,故所载无虞。近岁严私载之禁,舟坏人贫,公私皆病,轼奏乞复故,从之。”
介绍牌
苏轼发现那些船工基本视官船为家,所以他们对官船修护颇勤,使得船不会中途出问题,后来因为禁止搭运私货,船工变得很穷,没有钱来修船,这既影响了漕运,又让船工因贫穷而出了很多问题。所以,他提出了恢复以往惯例的建议,朝廷认为他所言在理,故同意了他的建议。苏轼为民着想的举措,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广泛夸赞。
苏轼在扬州为当地百姓办的第三件好事,乃是取消了劳民伤财的万花会。宋陈师道在《后山谈丛》中说:“花之名天下者,洛阳牡丹,广陵芍药耳。红叶而黄腰。号金腰带围,而无种,有时而出,则城中当有宰相。”扬州芍药与洛阳牡丹并称,更为重要的是,有一种红叶配黄腰的芍药最令人瞩目,据说这种芍药花开,城中会出宰相。可能是这些缘故,扬州当地的官员特别在意每年的芍药节。
树龄220年
对于扬州芍药节的盛况,刘克庄在《贺新郎·客赠芍药》一词的上阕写道:
一梦扬州事。画堂深、金瓶万朵,元戎高会。座上祥云层层起,不减洛中姚魏。叹别后、关山迢递。国色天香何处在,想东风、犹忆狂书记。惊岁月,一弹指。
楠木楼业态
扬州芍药万花会的盛况不在洛阳牡丹之下,在经济富足的情况下,当然是锦上添花之事,然而那时扬州等地因为闹灾而财政吃紧。东坡认为不应该举办这种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万花会,但他刚到达扬州任上时,正赶上芍药盛开,扬州通判晁补之认为应当依照惯例继续举办一年一度的万花会,以此让新任太守有与民同乐的机会。但苏轼觉得百姓的积欠问题已经让很多人流离失所,现在还没有解决好,怎么能还要办这样的万花会呢。于是写了篇《以乐害民》之文,以此说明他取消万花会的原因,该文记载于《仇池笔记》中:
扬州芍药为天下冠,蔡延庆为守,始作万花会,用花十余万枝。既残诸园,又吏因缘为奸,民大病之。予始至,问民疾苦,遂首罢之。万花会本洛阳故事,而人效之,以一笑乐为穷民之害。意洛阳之会,亦必为民害也,会当有罢之者。钱惟演为洛守,始置驿贡花,识者鄙之。此宫妾爱君之意也。蔡君谟始加法造小团茶贡之。富彦国曰:“君谟乃为此耶?”
楠木楼斜对面即是石塔
扬州芍药为天下之冠,但是万花会的举办始自蔡京任扬州太守时,自此之后相沿成习,当地每年都举办这个活动,但每年的芍药节都要剪芍药十几万只,这么做既伤残了花园,又成为了一些奸吏敲诈百姓的机会。所以他认为应当取消这些华而不实的活动。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载:
扬州产芍药,其妙者不减于姚黄、魏紫,蔡元长知淮扬日,亦效洛阳,亦作万花会。其后岁岁循习而为,人颇病之。元祐七年,东坡来知扬州,正遇花时,吏白旧例,公判罢之,人皆鼓舞欣悦。作书报王定国云:“花会检旧案,用花千万朵,吏缘为奸,乃扬州大害,已罢之矣。虽杀风景,免造业也。”公为政之惠利于民,率皆类此,民到于今称之。
石塔外观
东坡把万花会视之为扬州之大害,所以他坚决要将其罢之。但东坡是性情中人,他也知道这么做乃是煞风景之事,故其在《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中写道:“羡君湖上斋摇碧,笑我花时甑有尘。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
但这件事更加说明了东坡做事懂得轻重,他并不为了满足自己的游乐之心而让当地百姓受苦。但是东坡的这种做法,显然会令蔡京不快,故东坡去世后,蔡京还是会找各种茬来攻击他,《家世旧闻》卷下载:
先君言:(蔡京)崇宁初作相,即为徽庙言:“泰州徐神翁,能知前来物。元祐中,苏轼知扬州,遣人往来求神翁字,神翁大书曰:‘泄慢堕地狱,祸及七祖翁。’神翁虽方外之士,而能嫉元祐人,所宜禳显。”其言可笑如此。然上颇喜之。
石塔顶头
崇宁初年,蔡京做了宰相,他跟徽宗说泰州有位徐神翁,能够预知未来,当年苏轼做扬州知州的时候,曾派人向神翁求卦,神翁说泄天机要下地狱的,就没有给苏轼算卦。蔡京的结论是:那位神翁虽然是方外之士,但他竟然知道元祐党人不是好人。这种因果关系牵强至极,但徽宗却因喜道家言而令神翁来京城,并以宾礼接待他。
皇帝为什么看重这位徐神翁,孔凡礼所撰《苏轼年谱》中转载了《舆地纪胜》卷四十中的所言;“元符中,哲庙以嗣子未立,遣中使求字,翁书吉人以对。已而徽宗即位。‘吉人’字,盖析御讳也。”
当年哲宗派人向徐神翁求卦,这位神翁书写了“吉人”二字,后来赵佶就继位了。因为他的名字就是吉人二字的合体,可能是这个原因,徽宗很相信这位徐神翁,但是东坡却不信这种歪门邪道。《墨庄漫录》卷二载:“东坡先生知扬州。一夕,梦在山林间,忽见一虎来噬。方惊怖,有一紫袍黄冠以袖障公,叱虎使去。明日,有道士投谒曰:‘昨夜不惊畏否?’公曰:‘鼠子乃敢尔!本欲杖汝脊,吾岂不知子夜术耶?’道士惊惶而退。”
石塔下方可透视
东坡在扬州任上,某天晚上梦到山林里来了一只虎咬他,危急时刻,一位身着道袍之人把虎赶跑了。第二天有位道士来见苏轼,问他昨晚是否受到了惊吓,东坡大声呵斥他:少来这一套,我当时想用棍子打你,可惜醒了。他的所言把那位道士吓跑了。
虽然公务繁忙,但东坡在扬州任上得暇仍然在搞诗文创作,这乃是他重要爱好,他在此任上所写最重要之诗乃是《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东坡的诗作中专有一类名叫《和陶诗》,他几乎和遍了陶渊明所有的诗,而这个爱好始自扬州。
石塔文保牌
在宋代之前,陶渊明的诗作留意者较少,钟嵘在《诗品》中仅将陶诗列为中级。后世有很多人不认可钟嵘的评级,经过后人的推崇,特别到了东坡时,他极力推崇陶诗的价值,逐渐使得陶渊明成为了与屈原相并提的一流诗人。可见东坡乃是把陶诗提高到如日中天地位的一大功臣。
苏辙在其所撰《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中转引了苏轼的所言:“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
不敢跨越宽阔的马路
东坡很自信地说,他是追和古人之诗的创始者,虽然这句话不无争议,但亦可见他对陶诗是何等之爱。东坡眼界甚高,他说对历代诗人的作品只偏好陶渊明,虽然渊明的诗存世不多,但是他的诗作却有独特的韵味,东坡甚至认为鲍照、谢眺、李白、杜甫等大诗人都比不过陶渊明。他又接着说这些年来他和陶诗一百多首,虽然是和诗,但意境却是自己的,和的最好的诗,其成就不在陶渊明之下。而后东坡又说道,其实他对陶渊明哪里仅仅是喜欢他的诗,想来更多者他是喜欢陶渊明的处事态度。
故苏辙在《诗引》中点出了哥哥喜爱渊明诗的真实原因:“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