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样品中水分和pH的测定
土壤中水分的测定
1. 术语与定义
2. 原理与设备
原理:土壤样品在(105±5)℃烘至恒重,以烘干前后的土样质量差值计算干物质和水分的含量,用质量分数表示。
设备:
鼓风干燥箱:(105±5) ℃
干燥器:装有无水变色硅胶
分析天平:精度为 0.01 g
具盖容器:防水材质且不吸附水分
用于烘干风干土壤时容积应为 25~100 ml,用于烘干新鲜潮湿土壤时容积应至少为 100 ml,
样品勺
样品筛: 2 mm
3. 试样的制备
新鲜土壤试样
取适量新鲜土壤样品撒在干净、不吸收水分的玻璃板上,充分混匀,去除直径大于 2 mm 的石块、树枝等杂质,待测。
注意: 测定样品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不能去除石块、树枝等杂质。因此,测定其干物质含量时不剔除石块、树枝等杂质
风干土壤试样
取适量新鲜土壤样品平铺在干净的搪瓷盘或玻璃板上,避免阳光直射,且环境温度不超过 40℃,自然风干,去除石块、树枝等杂质,过 2 mm 样品筛。将大于2 mm 的土块粉碎后过 2 mm 样品筛,混匀,待测。
幻灯片7
4. 试样的测定
风干土壤试样的测定
l 具盖容器和盖子于(105±5)℃下烘干 1 h,稍冷,盖好盖子,然后置于干燥器中至少冷却 45 min,测定带盖容器的质量 m0,精确至 0.01 g。
l 用样品勺将 10~15 g 风干土壤试样转移至已称重的具盖容器中,盖上容器盖,测定总质量 m1,精确至 0.01 g。
l 取下容器盖,将容器和风干土壤试样一并放入烘箱中,在(105±5)℃下烘干至恒重,同时烘干容器盖。
l 盖上容器盖,置于干燥器中至少冷却 45 min,取出后立即测定带盖容器和烘干土壤的总质量 m2,精确至 0.01 g。
4. 试样的测定
新鲜土壤试样的测定
l 具盖容器和盖子于(105±5)℃下烘干 1 h,稍冷,盖好盖子,然后置于干燥器中至少冷却 45 min,测定带盖容器的质量 m0,精确至 0.01 g。
l 用样品勺将 30~40 g 新鲜土壤试样转移至已称重的具盖容器中,盖上容器盖,测定总质量 m1,精确至 0.01 g。
l 取下容器盖,将容器和新鲜土壤试样一并放入烘箱中,在(105±5)℃下烘干至恒重,同时烘干容器盖。
l 盖上容器盖,置于干燥器中至少冷却45 min,取出后立即测定带盖容器和烘干土壤的总质量 m2,精确至 0.01 g。
5. 结果计算
土壤样品中的干物质含量 wdm 和 水分含量 wH2O
wdm ——土壤样品中的干物质含量, %;
wH2O——土壤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
m0——带盖容器的质量, g;
m1——带盖容器及风干土壤试样或带盖容器及新鲜土壤试样的总质量, g;
m2——带盖容器及烘干土壤的总质量, g。
测定结果精确至 0.1%
6. 质量控制
当干物质含量>96%,水分含量≤4%时,两次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应≤0.2%(质量分数);
当干物质含量 ≤ 96%,水分含量>4%时,两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0.5%。
当水分含量≤30%时,两次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应≤1.5%(质量分数);
当水分含量>30%时,两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5%。
7. 注意事项
l 试验过程中应避免具盖容器内土壤细颗粒被气流或风吹出。
l 一般情况下,在(105±5)℃下有机物的分解可以忽略。但是对于有机质含量>10%(质量分数)的土壤样品(如泥炭土),应将干燥温度改为 50℃,然后干燥至恒重,必要时,可抽真空,以缩短干燥时间。
l 一些矿物质(如石膏)在 105℃干燥时会损失结晶水。
l 如果样品中含有挥发性(有机)物质,本方法不能准确测定其水分含量。
l 如果待测样品中含有石膏、测定含有石子、树枝等的新鲜潮湿土壤,以及其他影响测定结果的内容,均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
l 土壤水分含量是基于干物质量计算的,所以其结果可能超过 100%。
土壤pH的测定
1. 原理与设备
l 原理:以水为浸提剂, 水土比为 2.5:1, 将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或 pH 复合电极) 浸入土壤悬浊液时, 构成一原电池, 在一定的温度下, 其电动势与悬浊液的 pH 值有关, 通过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即可得到土壤的 pH 值。
l 设备:
pH 计:精度为 0.01 个 pH 单位, 具有温度补偿功能。
电极: 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 或 pH 复合电极。
磁力搅拌器或水平振荡器: 具有温控功能。
土壤筛: 孔径 2 mm( 10 目) 。
2. 试剂
实验用水: 去除二氧化碳的新制备的蒸馏水或纯水。 将水注入烧瓶中, 煮沸 10 min, 放置冷却。临用现制。
邻苯二甲酸氢钾(C8H5KO4) :使用前 110℃~120℃烘干 2 h。
磷酸二氢钾(KH2PO4) :使用前 110℃~120℃烘干 2 h。
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 :使用前 110℃~120℃烘干 2 h。
四硼酸钠(Na2B4O7·10H2O):与饱和溴化钠(或氯化钠加蔗糖) 溶液(室温) 共同放置在干燥器中 48 h, 使四硼酸钠晶体保持稳定。
2. 试剂
l pH 4.01(25℃) 标准缓冲溶液:c(C8H5KO4) =0.05 mol/L。称取 10.12 g 邻苯二甲酸氢钾, 溶于水中, 于 25℃下在容量瓶中稀释至 1 L。也可直接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标准溶液。
l pH 6.86(25℃) 标准缓冲溶液:c(KH2PO4) =0.025 mol/L, c(Na2HPO4) =0.025 mol/L。分别称取 3.387 g 磷酸二氢钾(4.3) 和 3.533 g 无水磷酸氢二钠( 4.4), 溶于水中, 于25℃ 下在容量瓶中稀释至 1 L。也可直接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标准溶液。
l pH 9.18(25℃) 标准缓冲溶液:c(Na2B4O7) =0.01 mol/L。称取 3.80 g 四硼酸钠( 4.5), 溶于水中, 于 25℃ 下在容量瓶中稀释至 1 L, 在聚乙烯瓶中密封保存。也可直接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标准溶液。
3. 样品的制备
l 按照 HJ/T 166 的相关规定进行土壤样品的制备, 包括样品的风干、 缩分、 粉碎和过筛( 土壤筛:孔径 2 mm(10目))。
l 制备后的样品不立刻测定时, 应密封保存, 以免受大气中氨和酸性气体的影响, 同时避免日晒、 高温、 潮湿的影响。
4. 试样的制备
l 称取 10.0 g 土壤样品置于 50 ml 的高型烧杯或其他适宜的容器中, 加入 25 ml 水(无CO2水)。
l 将容器用封口膜或保鲜膜密封后, 用磁力搅拌器剧烈搅拌 2 min 或用水平振荡器剧烈振荡 2 min。
l 静置 30 min, 在 1 h 内完成测定。
l 注意:水土比,搅拌时间
5. 分析——校准
至少使用两种 pH 标准缓冲溶液对 pH 计进行校准。
先用 pH 6.86( 25℃ ) 标准缓冲溶液, 再用 pH 4.01( 25℃ ) 标准缓冲溶液或 pH 9.18( 25℃ ) 标准缓冲溶液校准。
步骤:
a) 将盛有标准缓冲溶液并内置搅拌子的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 开启磁力搅拌器。
b) 控制标准缓冲溶液的温度在( 25± 1) ℃ , 用温度计测量标准缓冲溶液的温度, 并将pH 计的温度补偿旋钮调节到该温度上。有自动温度补偿功能的仪器, 可省略此步骤。
c) 将电极插入标准缓冲溶液中, 待读数稳定后, 调节仪器示值与标准缓冲溶液的 pH值一致。
重复步骤 a 和 b, 用另一种标准缓冲溶液校准 pH 计, 仪器示值与该标准缓冲溶液的 pH 值之差应≤0.02 个 pH 单位。
否则应重新校准。
注意: 用于校准 pH 的两种标准缓冲溶液, 其中一种标准缓冲溶液的 pH 值应与土壤 pH 值相差不超过 2个 pH 单位。
5. 分析——测定
l 控制试样的温度为(25±1) ℃, 与标准缓冲溶液的温度之差不应超过 2℃。
l 将电极插入试样的悬浊液, 电极探头浸入液面下悬浊液垂直深度的 1/3~2/3 处, 轻轻摇动试样。
l 待读数稳定后, 记录 pH 值。
l 每个试样测完后, 立刻用水冲洗电极, 并用滤纸将电极外部水吸干, 再测定下一个试样。
5. 质控措施
l 每批样品应至少测定 10%的平行双样, 每批少于 10 个样品时, 应至少测定 1 组平行双样。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差值为 0.3 个 pH 单位。
l 每批样品应至少测定一个Ph值相近的
l 土壤标准物质。
l 每测5个~6个样品后需用标准溶液检查定位
l 参考:NY/T 1121.2-2006
l 重复试验结果允许绝对相差:中性、酸性土壤≤0.1 pH单位,碱性土壤≤0.2pH单位
6. 注意事项
l 长时间存放不用的玻璃电极需要在水中浸泡24h,使之活化后才能使用。暂时不用的可浸泡在水中,长期不用时,要干燥保存。玻璃电极表面受到污染时,需进行处理。甘汞电极腔内要充满饱和氯化钾溶液,在室温下应该有少许氯化钾结晶存在,但氯化钾结晶不宜过多, 以防堵塞电极与被测溶液的通路。玻璃电极的内电极与球泡之间、甘汞电极内电极和多孔陶瓷末端芯之间不得有气泡。
l 电极在悬液中所处的位置对测定结果有影响,要求将甘汞电极插人上部清液中,尽量避免与泥浆接触
l pH读数时摇动烧杯会使读数偏低,要在摇动后稍加静止再读数。
l 操作过程中避免酸碱蒸汽侵入。
分析检测人员仪器分析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