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奉献、历经磨难的献堂会修女——在今天的圣母献堂瞻礼我们又想起了她们
做一个有信仰、有品味、有内涵、有境界、有知识的信友。
今天,年近九旬家住在南京的王佩玲大姐,在微信上满怀深情的对我说:
老弟你好!今天是圣母献䟫占礼。老献堂会的修女们已经基本上没有了。我们那一年是最后一批幼枝断掉了。余下的老修会也关闭不存在了……
王佩玲大姐在献堂会是的老照片
她给我讲述过去的故事,追思那些为教会奉献一生却屡遭磨难的献堂会修女姐妹,想起那些老姐妹都陆陆续续离开了,不由感慨良多!
追思以往,王大姐不由自主的唱起了诗歌:
親愛的圣母娘!我们恭敬的走进了你的堂献上一把花玫瑰放到你的祭台上。园內花繁芳堂里也輝𤾗,用玫瑰经香恭贺我们天上的母皇。求你收下我们的热腸。……我们的热腸!
王佩玲大姐在献堂会学习时留影
王佩玲大姐1931年生于南京,1948年皈依天主教,后定志发愿成为天主教女修会献堂会备修生,并就读于南京明德女中、上海浦东唐墓桥达义公学,在徐家汇圣母献堂会修院学习。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不但击碎了她的修女梦,还给她带来了牢狱之灾……
圣教会很早就立了圣母献堂瞻礼(圣母奉献纪念日11月21日),玛利亚四、五岁时就被父母献于圣殿,为主服务。天主为选玛利亚伴同基督作救世的工作,在她始孕母胎就开始准备,使她的灵魂纯洁无玷,不受原罪的玷污和遗害。
等她初开明悟,立时对她加以陶成之工,感动她的双亲牺牲承欢膝下之乐,把她献于天主。同时以天上神光开启玛利亚的小小心灵;玛利亚一看见天主的圣殿,就好像找到了她的归宿。
圣殿建筑在山上,上接苍天,俯视万民,令人起敬起畏。她的年岁渐长,她的思想也在发达,她已知道默西亚要来拯救世界,将来更光荣地恭敬天主。
1855年,在耶稣会传教士的积极努力下,中国天主教会的第一个国籍女修会——圣母献堂修女会在上海创立。
历史资料上显示,圣母献堂会是江南地区成立最早的教区性修女会,由耶稣会传教士薛孔昭奉天主教江南代牧区主教郎怀仁委托而发起,最初选址于松江横塘。1860年,考虑到太平军日益逼近,拯亡会先后搬迁至浦东张家楼和南市董家渡。1864年又迁至徐家汇附近王家堂地区。
徐家汇圣母院旧址内的建筑建于1926年,为五层钢混结构,欧式建筑风格。该建筑分别于1994年和2007年,列为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和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当时耶稣会传教士见到许多贞女在堂口守贞修道、保护教堂、团结教徒,对教会的贡献极大,却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和培训她们,也没有一个团体照顾她们灵修与物质的需要,于是耶稣会士薛孔昭发起成立了献堂会,组织这些贞女度修道生活。
1867年,郎怀仁主教邀请拯亡会修女来上海协助传教。献堂会贞女经三年备修,初学院初学两年,出试实习一年后宣誓成为献堂会修女,并被派往各堂区服务。
圣母院中的圣母堂
因为在初学时,她们接受了各种技能的培训,如简单的医疗服务、厨房工作、制衣刺绣、讲经、讲要理等,所以,在堂口我们帮忙本堂神父做不少事情,大家根据自己的能力差别,尽好自己在堂区工作的职责。
幼稚园,由修女及保姆掌之,教以书写,诵读,游戏等。
献堂会活跃在江苏、安徽两省的广大地区,献堂会修女的足迹踏遍了各个乡村和山区。她们的工作一般是在各个天主堂为神父服务、为堂口服务、为穷人服务,讲解教理、管理小学、义务看病都是她们的职责。
圣母院中的膳堂
1871年起育婴堂逐渐设置小毛头间、小班、大班(孤女院)等机构抚养不同年龄的孤儿。孤女进入孤女院,长大以后一般与土山湾孤儿院内的孤儿结婚,并留在圣母院内从事手工劳动。育婴堂存在的70余年时间里,共收留婴儿一万余名。
有的天主堂开办了女子小学,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献堂会修女就担任教师;有的天主堂开办了育婴堂,献堂会修女就兼管育婴堂。她们人数虽多,却仍然供不应求。
修女来圣母院,教育及教授刺绣花边等美术
1869-1949年间,圣母院还建立了启明女校(今上海市第四中学)、幼稚园、聋哑学堂,以及刺绣间、裁缝间、洗衣场等其他机构。
当地的本堂神父都要求主教派遣献堂会修女到自己的堂口来工作,教友一提到她们也赞不绝口。
1953年,拯亡会会长被驱逐出境。1955年,献堂会停止活动。1958年,圣母院内一部分修女遭遣散,余下的一部分则与其它修会修女合并,成为上海教区修女院。
在当时的江南传教区,献堂会修女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们辛苦奉献,到处都有她们服务的身影,历经磨难,遭遇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