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反面可能不是恨,而是“需要”——抛弃与吞没创伤

编者按:国际著名的两性和婚姻关系治疗师和导师,莎兰·汉考克说:人类的创伤基本都可以归为这两类——亲近需要没有满足的创伤,疏远需要没有满足的创伤。

前一种创伤,即遗弃创伤,后一种创伤,即吞没创伤。

遗弃创伤和吞没创伤,几乎总是在一起出现。它们先是一同出现亲子关系中,

而等这个关系中的孩子长大后,他们就会一并出现在情侣关系中。

01

“爱你”与“需要你”

是两回事

遗弃创伤:若一个孩子和父母——尤其是与妈妈的关系很疏离甚至经常分离,就会产生被抛弃的创伤。

因为有被抛弃的创伤,当我们进入到关系中时,那种依赖的需要会被再度唤醒,一个人就会无比渴望爱情,无比渴望被关注,并在爱情中时时刻刻都渴望亲密,在爱情中不明白什么是自我,什么是个人需求和个人空间。

害怕遗弃的人总是想要更靠近和更安全的关系。

吞没创伤:相反,假若父母和一个孩子的关系过于亲密,且父母又将孩子视为生命中的唯一的话,这个孩子就会有被吞没的创伤。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觉得如果自己与另一方走得太近的话,就会失去自由和独立。因此,有吞没创伤的人常常对亲密关系变得很抵触和矛盾,一方面需要亲密和关爱,但过多的亲密和关爱又会使他们困扰;他们需要空间,但是又害怕孤独。害怕被吞没的人总是试图找到与伴侣间的最佳距离,在这个距离中感到被爱但不会迷失,且不会被关爱所窒息。

大自然最喜欢开的玩笑是,具有遗弃创伤和吞没创伤的两种人总是不可避免地在关系上互相吸引,成为依赖者与反依赖者的双人舞蹈。

很多人困在情感关系中,在更深的层次,是看不清依赖者与反依赖者的这种无意识渴求。而在意识层面,他们分不清“爱你”与“需要你”原来是两回事。

02

3岁前长期分离

极易产生被抛弃的创伤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们3岁时才会逐步形成“客体稳定性”的概念。这时,一个事物从他眼前拿走,他不会太慌,因为他知道这个事物仍然存在。但在客体稳定性的概念没有形成前,他要么会很慌,要么根本不在乎,因为他会认为,这个事物一旦在他眼前不存在了,那就是彻底消失了。

  因为这一特点,孩子们对与妈妈的分离极其敏感。妈妈们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妈妈要出门和孩子分开,甚至有时候只是去上个洗手间,孩子们都会非常恐慌,到处找妈妈,因为在他们看来,妈妈暂时的不见就意味着彻底消失,而妈妈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甚至唯一重要的,所以妈妈暂时的分离会造成相当的创痛。

  研究还发现,如果3岁前妈妈与孩子分离达两个星期以上,由此造成的创痛就是不可逆转的。所谓不可逆转,即这一创痛不会因为妈妈回来后好好安慰他而消失,它会一直留在孩子的心里,留待他以后自己去处理。

我记得在我女儿1岁半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我不得不和她分隔两地,因为从小我和女儿建立了比较好的安全依恋关系,每次分开和见面我们都会有很好的仪式感,比如回家我会很高兴的和她拥抱,分开时也会和她拥抱,并亲吻她告诉她妈妈去工作了,一会我们就会再见。所以在刚分开的时候,她和爷爷奶奶(奶奶从我女儿出生也一直有参与抚养)相处的也非常愉悦,每天视频的时候她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想念或者别的情绪,但奶奶会告诉我,孩子开始容易发脾气了,还动不动就动手打人。再分开第二个星期的事情,突然有一天视频的时候她发现我和爸爸在一起,于是开始打视频中的我,并且哭闹不止。我意识到女儿的情绪和认知可能出现问题了,当晚马上赶回老家接她。

  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比较完美的做法是,在孩子3岁前,妈妈与孩子不要有重大分离。最起码,在婴儿3个月大前,妈妈不要离开孩子。因为这3个月是至关重要的3个月,假若这一阶段妈妈对孩子很亲,将孩子照顾得很好,这个孩子就有了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的基础。

  

最好这一阶段要延续到6个月时,因为心理学研究发现,像精神分裂症、严重的人格障碍等重性的精神疾病,常常可以发现是当事人在6个月大之前造成了严重创伤,而这是相当难治疗的。

03

抱得太紧

会导致吞没创伤

妈妈与孩子的关系太疏远会给孩子带来创伤,而妈妈与孩子的关系太过于亲近也一样会带来创伤。

  

这后一种创伤,可以称之为被吞没的创伤。

 

  每个孩子都渴望与父母亲近,假如父母对自己太过于亲近,那么孩子一方面会很喜欢这种感觉,但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被吞没了。

我身边有这样一位母亲,事无巨细处处为了孩子服务,每天接送孩子去学校,做好饭菜,甚至连内衣裤都帮忙洗,孩子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妈妈就迫不及待想着帮他找各种资源和渠道解决。妈妈一边享受着这种照顾孩子的感觉,因为这个过程中妈妈会觉得自己被需要,自己有价值,可是一方面又会不断吐槽孩子都18岁了还什么都不愿意也不会做。而孩子呢,一方面习惯于妈妈帮他处理代办一切事情,生活中任何一点需要主动处理的事情都会觉得麻烦,不愿意面对。而另外一方面孩子又非常抵触妈妈干预他的生活。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已经感受到了孩子的抵触,可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无法分割的依恋,妈妈始终无法放手,而这意味着,妈妈看不到孩子的真实存在,所以这是一种吞没性的爱。

  并且,被吞没的创伤,常常是与被抛弃的创伤连接在一起的。假若一位妈妈自己小时候有过严重被抛弃的创伤,那么她对亲近的渴求就非常重,但她的渴求是如此之重,以至于她的伴侣会被吓跑,会感觉到厌烦,会想办法与她拉开一段距离。这样一来,她的亲近的渴求就在伴侣身上得不到满足,转而在孩子身上去寻求满足了。

  孩子也会感觉到妈妈的渴求太重了,他抗拒,但他的抗拒没有力量,而且因为种种微妙的心理,他甚至连抗拒的信息都传递不出去,最严重时,他甚至意识上对妈妈完全没有了抗拒,但那时就会有更严重的问题发生。

  分离焦虑的概念,学过心理学的人可能多少都有了解,但对于与这个概念相对的另一个概念是分离攻击

  所谓分离攻击,即当你觉得关系太过于亲近时,你得发出攻击性的信号,以此与对方暂时有一定程度的分离。

  然而,假若面对一个人的吞没时,你完全发不出攻击性的信号,甚至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有分离攻击的倾向,那么这种分离攻击就可能会变成极具破坏力的攻击行为。

  四川发生过一起恶性事件,一位40多岁的男子将60多岁的妈妈砍死。亲人和邻居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位未婚男子对妈妈极为孝顺,而这位妈妈对儿子也照顾得无微不至,她每天都要去儿子家为他做一日三餐,旁人觉得这位妈妈为了儿子可以付出一切。

  这位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令这个儿子有窒息感,但要么是他发出的拒绝信息妈妈收不到,要么是他自己根本发不出这个信息,结果,妈妈和他的关系一直都过于紧密,以至于他的世界真的被吞没了,他没有婚姻,也没有朋友,他的世界里只有妈妈一个人。最后,他内心隐藏着的分离攻击变成了杀死妈妈的犯罪行为。

  

04

合适的距离才是亲密关系的重点

  被抛弃的创伤和被吞没的创伤,几乎总是在一起出现。它们先是一同出现亲子关系中,而等这个关系中的孩子长大后,它们就会一并出现在情侣关系中。

  我的多数女性来访者,都可以发现有严重的被抛弃的创伤,而她们来找我做咨询的关键原因,都是她们的先生开始逃避她们。再仔细了解,她们的先生则是有典型的被吞没创伤,那也就是说,她们的先生没能力发出分离攻击的信号,或者发出了太太也接受不到。

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原生家庭出发,在孩子三岁前(甚至6岁),给与他足够的安全感,足够的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将孩子的分离创伤最小化。而父母双方应该有意识地将对方放在首位,给孩子留出足够的空间。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未来一个有抛弃创伤的孩子吸引一个有吞没创伤的孩子,让亲密关系的相同问题一代又一代地重演。

我们要学会对自己说:“允许自己当下的所有行为,允许对方成为他自己,也允许自己成为自己。”

对别人有很多要求和苛责的人,先是对自己有太多的要求和苛责。告诉自己,我是被允许的!我既可以一个人好好地生活着,也可以拥抱着另一个人好好活着。

所有健康的亲密关系,应该是彼此成就,共同成长,无论是两性关系,还是亲子关系,恰如其分的距离才是最佳的相处之道!

End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