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一个人,要想成大器,需悟透这一天规,否则,会一事无成

真正能成大器的人,不是靠求人,也不是靠借力,而是……靠自己;一个人,要想成大器,需悟透这一天规,否则,会一事无成,这句天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求人不如求己”。心学大师王阳明对此非常认可,而他成圣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求人不如求己的过程。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虽然在很小的时候,王阳明就口出当圣人的豪言壮语,但周遭的人甚至他自己可能也一度只把那句话当作小儿一时的意气之语。不过,王阳明从小便才华横溢,天赋非凡,在各方面都有异于常人的表现,也正因此他开始有些游戏人间。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阳明拜访了当时在理学界享受盛名的娄谅先生。娄先生对于王阳明的才情十分欣赏,但是怕他因为自身才华横溢而疏忽了学习,便对他说道:圣人必可学而至。也就是告诫王阳明圣人之道,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达到。

所谓响鼓不用重锤,只言片语,王阳明便深深记在了心底。对于王阳明来说,那是一个非常迷惘的时期,娄谅先生的这一点拨,使他突然明白了自己的瓶颈所在——自己修习的佛老道儒,归根到底不过是他人之言,是别人的观点和发,想要从中找到自己的成圣之道,进入超凡脱俗的圣界,无疑是不可能的。于是,他把自己的眼光由对外转向对内,开始沉下心来精研各家学说,并用批判和借鉴的目光来找寻最适合自己的道。最终,多年积淀一朝爆发,王阳明创出了属于自己的心学。

这样说起来,王阳明成为圣人,好似是得益于贵人娄谅先生的相助。但仔细一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对他帮助最大的不是娄亮而是他自己。虽然我们一开始学习的时候需要老师的指点教化,但这个过程是短暂的,并且其效果也只有自己通过实践才能达到。因为,别人告诉你的只是一些他认为的真理,而自己心中的理还需要自己去找寻。王阳明正是深谙此道,所以才能自悟、不惟“圣”是从,才得以在那个理学主导思想界的时代开辟出了独树一帜的心学。

来看一个流传很广的小故事:

从前,有一书生外出的时候遇到了一场大雨,而他又没有携带任何雨具,便只能在屋檐下躲雨。天色渐晚,大雨却并没有停的意思,书生心急如焚。就在这时,他看见观世音菩萨撑着伞从屋檐前走过,书生非常高兴,便说:“菩萨,你普度众生了,度我一段路如何?”观世音菩萨笑道:“我在雨里,你在屋檐下,而檐下无雨,你又何须我度啊。”

过了几天,书生发现一个跟观音菩萨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在菩萨像前跪拜。

书生很惊讶,问他:“你不是观音菩萨嘛?”那个人说:“我就是观音。”书生又问:“那你为什么要自己拜自己呢?”观音菩萨笑道:“人人遇到难事都来找我,但我遇到了难事又该找谁呢,只好找自己了,世人都不知道,求人不如求己啊!”

自伞自度,自性自度,求人不如求已。佛理如此,做学问如此,一个人,想要成大器,也是如此,不是靠求人,也不是靠借力,而是……靠自己。求人和借力都只是一种手段而已,不能当作依赖,如果完全依赖别人、遇事只等别人帮助,这些负能量的绵延便是依赖了人对于“求人不如求己”这条天规的疏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