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地名小考(连载十一):洪福寺—岑蔚村—嵫山
樊英民,1947年生,山东兖州人,退休前供职于兖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著有《兖州史话》(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兖州历代碑刻录考》(齐鲁书社2013),点校整理《菉绮阁课徒书牍》(《新美域》专刊2008)、光绪《滋阳县志》(中国文化出版社2010)。另有《牛运震空山堂文集诗集笺证》《颜伯珣诗集校注》待刊。
11、洪福寺—岑蔚村—嵫山
今颜店镇嵫山村,原名洪福寺,解放后改称今名。 此村之前又曾叫岑蔚村。
按字书所释,岑即小而高的山;蔚是草木茂盛貌。此村位于嵫山南麓,这两个字真是活画出了村子的环境。岑蔚两字在古代诗文中经常使用。如唐颜师古注《汉书·陈胜传》:“丛,谓草木岑嶎者也。” 宋王安石《游章义寺》诗:“岑嶎鸟絶迹,悲鸣唯一蜩。” 宋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飞湍奔雪,奔出桥外,则入岑蔚中。”等等。
这真是个有书卷气的典雅名字。这名字是谁取的?
朱本恒先生《兖州市城乡地名的形成与分类》文中说此村“元朝曾叫岑蔚村”,但未提供证据。而现存最早的兖州地名资料康熙《滋阳县志》没记此村,但在《寺观志》记有洪福寺。光绪县志和1913年区划表南李宫社都有岑蔚村。这证明岑蔚之名应出现在康熙以后。
该村有郑氏庄园。郑氏庄园最早的主人叫郑藻。《滋阳县志》《人物列传》“耆旧”有郑藻的小传。他读书中嘉庆癸酉举人。但“素无宦情,雅好山水,卜筑嵫山之阳岑蔚村。朝岚夕爽,偃仰为乐,于世味淡如也,由大挑授青城训导,改齐东教谕,均未之任。”他“好读书,手不释卷……工书,尤精小楷。每临《十三行》《灵飞经》,见者以为神似。”——不难想象,他这样一个文人韵士,为村子取一个文雅名字是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据了解现在该村居民中其他姓氏也不少。推想在郑藻卜筑之前,此地也本来就有居民,是个村庄。是村庄就有村名,岑蔚也许是对原村名有意雅化的结果。顺此思路,可以假设原来此村叫“陈魏村”,陈姓和魏姓是大户;后来两姓式微,郑姓发迹,所以改为岑蔚村——当然这纯属猜想。我认为原来村庄的名字,更有可能就是洪福寺。村庄最初应是依托寺院发展起来的,那么应该在元代就有了。
其实用这样高雅的文字命名一所园林可以,命名一个山村似乎不太合适,因为太不通俗。所以这名字最终湮灭——也许一直就只流行在书面上。人们日常还是以洪福寺称之。
光绪县志和1913年区划表南李宫社都有岑蔚村。这能证明岑蔚之名是嘉庆时人郑藻取的。而1935年、1939年、1950年行政区划表都列洪福寺不用岑蔚之名,看来,至少上世纪三十年代起,书面上的岑蔚之名也寿终正寝了。
《兖州县地名志》在此村条下说:“此村原名岑蔚村,后因建了一座大寺院名洪佛寺……明末清初本村郑姓成为大地主,为图吉祥,表示自己洪福齐天,把佛字改为福字,村名也随之改为洪福寺……”。
查康熙十一年《滋阳县志》《寺观志》,记洪福寺云“在嵫阳山巅,建于元至正间,重修于明正德十二年”。并附有邑人御史李监撰的碑记。文中说:“吾兖西三十里嵫阳山前有寺一区,轩昂耸拔,四顾豁然,扁曰洪福……”。——可见寺本来就叫洪福寺,并无改名之事。而且郑藻是嘉庆时举人,说郑氏明末清初成为大地主也不准确。
郑藻手创的庄园在他后代手中不断扩大。大约在咸丰时为防捻军,修了高大的围墙。后来还出现了“洪福寺,赛北京,郑老妖坐朝廷。前殿堂来后宫院,内外三道紫禁城。五朝门前接大马,半夜有人来打更。粮成山来银成山,郑氏庄园道道关”这样的民谣,洪福寺郑氏庄园也因之名声鹊起。
其实,这段极尽夸张之能事的民谣有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背景,应是阶级斗争年代的产物,至少经过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加工。而解放后把洪福寺这个村名改为嵫山,其实也是意识形态思维的结果。不过,至今人们依然习惯地称此村为洪福寺,很少称为嵫山。这村两度改名均不成功的事实,从不同方向揭示出地名必须适应大众的习惯这个规律。
民谣中的“郑老妖”,据《兖州市志·军事·民间武装》记载叫郑培如。他是郑藻后几代孙待考。
据说现在区有关部门正积极筹备修复郑氏庄园,使之成为旅游景点,这倒是很好的事。
(未完待续)
——本文原刊于《兖州春秋》年刊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