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我们的中医交流群里,有位朋友说,我在讲课里喜欢“夹带私货”,哪怕是讲《黄帝内经》这样纯理论性的书,都会有很多自己的心得体会和临床经验。我想想,还真的是。恰好,昨天北京大学中文系110周年系庆,发了一系列文章,我看到我的老师曹文轩先生说,他一直将自己的个人经验融入学问,这种做法,在现代很多学者中,是很少见的。曹老师对我的影响极大,以至于现在,哪怕是学医,我都倾向于把个人经验带入医学。其实,后来我发现,这才是学习中医的正道。医学是研究和治疗人的,我们不敢想象,如果脱离了人的经验和感觉,它会是什么样子。研究者如果连自己的经验和感觉都不重视,还能重视什么,重视那些教条么?所以,我在群里说:“如果能把个人的心得、体验融入对古人经典的解读中,这样,经典就能在我们生命中扎根,生长,而不需要死记硬背。也希望大家多多分享自己的体验,以及听课的心得,群里高手很多,多分享交流,大家都能获益。”于是,有位朋友分享自己的经验,说:
“举个例子吧,前几天发现自己体力不支,自我判断应该是之前的过量运动消耗太多汗,导致的阳虚,还没想到调理的办法时,又不知怎么不小心,汗湿的衣服没有及时更换,加上吹风,令到寒湿入了身体。睡了一觉后,发现后腰的位置像中间截断似得疼痛,自己初步判断是肾阳虚导致的,肯定需要休息补补阳。
刚好晚上听了老师讲到的黄帝内经,有网友也提到类似的话题,唐老师与和大夫讲到了诸子通阳包,于是乎,立即临睡前捆好了这个包,暖在后腰上,第二天起床后,莫名其妙地排了很稀的便便,然后,后背上的疼痛大大减轻。”
其实,这分明是温通之法啊,哪里是下法呢?不要一看见人家排了稀便,就认为用了下法。排稀便只是结果,经过温通而清理出来的寒湿浊气,当然要通过稀便的形式排出体外。而下法只是一种方法,用了下法也不一定会解稀便呢。这就要求我们对中医的原理有切身的体会。而不是泛泛理解。“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用在中医上,非常合适。比如,《内经》讲,酸入肝,苦入心,然后,到了某中医药大学某教授嘴里,就成了:“酸补肝,苦补心,夏天多吃点苦瓜吧。”殊不知,入肝只是进入肝,进去干什么还得两说。
学中医切忌捕风捉影,不求甚解。
要使中医真正融入生活,就得不断的讲习、实践。而讲习是一种古老的学习和传承的方法,是对已有学问的总结和梳理,也是为了更好传授和交流。从2011年开始,我每年都开了网络课程,我用七年的时间,把中医的基础课程讲完了,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了。七年一来复,从2018开始,我再从头来,重新开讲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原理》。这是重复工作么?不是的,与前七年的讲座相比,《中医原理》课有如下特点:1,《中医原理》是基于临床,体现传承的一门课程,有我近年的临证经验和读书心得,共61讲,以我的师祖姚国美先生的《病理学讲义》和《诊断治疗学》为教材。当时我师父给我讲授这两本书的时候,书还没有出版,是我根据他的手抄本,一个字一个字录入到电脑里去的。2,以前的中医课,分很多小专题,比如《五脏十三讲》、《病因学》、《中医病症解》等,《中医原理》则更注重系统性,为大型的系列课。全部学下来,在中医框架上对疾病的原理和治疗会有系统的认识。3,这两年的讲座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有学生在一起互动,所以讲课的内容会更加丰富,也更贴近学习者、更贴近临床应用。这就是'夹带私货'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