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麻将、竹林七贤戒尺...百件文创产品大PK,看看哪家脑洞大!

荔枝新闻 古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戴眼镜的?各个时期的大报恩寺有什么不同?赫赫有名的“竹林七贤”都长什么样子?别着急,或许你可以从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小物件”中找到答案。

今天,南京26家博物馆的100件文创产品在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进行了首次文创产品大PK,通过脑洞大开的创意,让我们换种方式了解文物读懂历史。

国宝变身文创产品 快把'竹林七贤'带回家

想把国宝带回家?So easy!还记得《国家宝藏》里南京博物院选送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吗?现在他们变身成了实用的戒尺。

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馆长谷正宏告诉记者,他们根据原图并利用雕刻技术,将“竹林七贤”每个人物的造型、表情一一呈现,从而打造出了这款定制版戒尺,这也是馆藏精品和竹刻元素的完美结合。据谷正宏介绍,戒尺自去年在南博推出后便很受文博爱好者们的欢迎,一个月能卖出几十把,甚至一度脱销。

除了“国宝版”戒尺,现场还展出了灵感源于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的书签、行李牌、钥匙扣等实用产品。

脑洞大开 文创产品变身历史讲述者

六朝'鸡首壶',变身餐具;六朝瓦当,化身成精致首饰;南京云锦,创新出轻薄秀美的云锦妆花纱团扇;600多岁的明城墙,变身成接地气的麻将和拨浪鼓;红楼梦文创系列,则是小清新范儿。在现场,多的是脑洞大开的文创产品。

除了大有来头的国宝们,现场展出的文创作品就连小小一块眼镜布也同样内有乾坤。

上面这块售价八块钱的眼镜布,一面是《南都繁会图》,另一面是个抠像的戴眼镜古代男子。乍一看或许并没有什么特别,但透过这块眼镜布,我们可以了解到早在明朝时期,眼镜就传到了中国。南京市博物总馆产业部文创办主任贺湘介绍说,这块眼镜布描写的是明代的时期南京繁华的都市场景。设计师在研究这张图的时发现了图中有个戴眼镜的小老头,由此可说明在明代,随着丝绸之路眼镜已经传入了中国。

摈弃'复制粘贴' 文创让文物'活起来'

近年来,文创产业越来越火,故宫博物院靠卖文创产品一年就创造了数亿元的销售额。江苏拥有282座博物馆,数量居全国第二,文创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30%以上。业内人士表示,优秀的文创能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架起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贺湘告诉记者,之前很多文创产品更多像是复制粘贴,但现在随着中国人审美不断提高,很多观众已经不买单了。在这种情况下,文创工作者们更需要做的是把文化元素延伸,形成一个新的IP,在具有现代美的同时,使得文创产品还有一定的功能性,这也是现在文创发展的一个趋势。

与过去纸上谈兵的文创产品比拼不同,这次参加评选的多是已经投入市场的产品。贺湘说,从这百件入围产品也可以看出,现在的文创产品不仅看重“颜值”,也越来越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以前文创产品更多是摆件,但现在博物馆做文创更接地气,摆件越来越少,实用和有趣的东西越来越多。”

此次南京市首届博物馆优秀文创产品展,将在瞻园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持续展出至5月20号。为了让观众更好的领略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每个周末在展览现场还会有云锦、竹刻、剪纸等手工艺人现场演示和体验。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去为自己喜欢的文创产品投票打Call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