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如何收尾


词的煞尾也就是词的结句。

一首词结尾是很要紧的,它往往是点睛之笔。尾句要能收住全文,又能发人深思,留有余味,所以词人们非常重视它,在句法上、音律上特别下功夫。姜夔说:“一篇全在尾句,如截犇马。”煞尾好象要勒住一匹狂奔的骏马一样,没有力量行吗?他总结了几种结尾的情况和方法:

1、“词意俱尽”,点明主题。“所谓词意俱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词穷理尽者也。”

刘克庄的《玉楼春》(戏林推)全首八句,若单看前六句:“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似乎只是在写忘了国家安危而沉浸于青楼酒肆的文人生活,没有多大意义。然而,作者在词的结尾突然推出了“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两句,深刻犀利,使人猛醒,前面六句也有了着落。作者用尾句点明主题,告诉人们不要沉醉于颓废的生活而忘记了统一祖国的大业啊!

2、“意尽词不尽”,余味无穷尽。“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词可以不尽矣,非以长语益之者也。”

有的词也是在结尾处点明主旨,但写得不这样外露。他们用形象说话,显得感情更深更细。例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全首都在以杨花比离人,写得非常细腻缠绵,处处写花,但始终未出“离人”二字,直到结尾,说到被风雨击落的杨花化成了尘土,溶八了流水以后,才笔锋一转,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点破了题旨,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3、“词尽意不尽”,耐人寻味。“非遗意也,辞中已仿佛可见矣。”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更加含蕴沉郁。作者始而痛惋人民的苦难,继而表白统一祖国的急切希望,最后却说“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暮色笼罩中的大江虽然正使我苦闷,深山中却传来阵阵“不如归去”的鸟鸣。解这首词的人,都说这结尾是消极低沉的,是作者孤独苦闷心情的流露。其实其中还有积极的一面。他虽然感到国势垂危如日薄西山( 江晚)不免惆帐,但时刻不忘收复旧土,重返故园,那深山中传出的“不如归去”的呼声,就代表着作者和去国离家的人民的共同心情。

4、“词意俱不尽”,余意更深邃。“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

贺铸《横塘路》用问答方式结尾:“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把失意人的愁思比作烟草、风絮、梅雨,非常形象地加深了主题,很耐人寻味。韦应物的《调笑令》( 河汉)结尾“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与开头“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紧相呼应。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以深情的问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作结,余意深远,这些结尾都是很有特色的。

总之,词的煞尾大致是景结、情结两种。景结又可分为实景结和虚景结;清结又可分为寓情结和抒情结。归纳起来有六种表现手法:

实景结:

欧阳修《采桑子》上阕结“垂柳阑干尽日风”,下阕的结:“双燕归来细雨中”。

虚景结:

如欧阳修《踏莎行》上片结“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下片结“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寓情结:

刘克庄《沁园春》上片:“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下片“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抒情结:

如辛弃疾《满江红》,上片结:“ 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下片结:“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亦景亦情:

如周邦彦《兰陵王》中,上结“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下结:“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亦情亦景:

如梦窗词《浣溪沙》;上片结:“玉纤香动小廉钩”,下片结:“春风临也冷于秋”。易安《浣溪沙》上片结“猛回山枕隐花钿”,下片结“黄昏细雨湿秋千”。

又如贺方回的名篇《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称之情景相间相融也。

因此一首好词,开头、过片、结尾是一个整体,必须合起来品味,才能知道它的妙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