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王慎轩实验经济方3
青蒿散(自制方)
【疗效】
治夏日暑热病及一切热病之中末期及慢性虚性久热,潮热,又能止血止盗汗,及发热而脉象虚细略数者,均可用之。
【药品】
青蒿(新而嫩者)一两 生甘草二钱
【用法】
研细末,每服五至八分,热汤送下,一日二三服。
【附注】
此方余尝自制大量,随证施用,常能以此小包之药,治愈久热不退之病,人皆称为神奇,其实要不在多,贵在中病,且此药研末吞服,芳香辛凉气味完全,其疗效远胜于汤剂,故能少量药而收大效也。
◎ 胆黄丸(自制方)
【疗效】
治目赤肿痛,或耳内红肿热痛,或口舌红肿糜烂疼痛,或咽喉红肿疼痛,并治鼻渊、黄疸、泄泻、痢疾、一切痈肿热疥,兼有发热心烦,胸闷呕恶,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者。
【药品】
猪胆膏(腊月以猪胆取汁,在炭炉上慢火熬成膏)二两 黄柏六两 新藿香叶六两。
【用法】
各研细末,和匀再研,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六分至一钱,一日三服,食远时热汤送下。并宜减食,忌食辛热油荤厚味。如病在肠胃,宜断食。
【附注】
昔年余根据《验方新编》,用藿香猪胆汁治鼻渊,屡试有效,后考猪胆汁之功效,大致与牛胆、熊胆、蛇胆等相同,有清热利胆,消散红肿热痛之效用。藿香亦能消散肿毒,且能发散风寒,和胃止呕并治肠胃病。因此我又试用于肠胃病及应该用牛胆、熊胆等症,果然亦有良效。又据《药学杂志》平井方澄氏之报告云:日本市上所售之陀罗尼助,即黄柏煎熬而成,名曰炼熊,用代熊胆,内服能治脑通、腹痛等,外用点治充血目烂目等,及治疗打伤刀伤等,实与熊胆相同,故余又配入此药,同制为丸,治疗上述诸证,确有良效,且价钱便宜,诚为经济实惠之良方。
◎ 枳术丸(自制方)
【疗效】
治消化不良,胃脘痞闷,或胃脘膨硬,或胃脘胀痛,或胃脘有癥块,食入作胀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腻,脉象濡缓滑者。
【药品】
生苍术二两 炒枳实一两
【用法】
研细末,水泛为丸,愈小愈妙。每服五分至八分,食后热汤送下,一日三服。
【附注】
此方即《金匮》枳术汤,改制为丸,不经煎煮,不去药渣,既省麻烦,又省药材,可以减少剂量,而收同等之效也。惟原方术写白术,张洁古枳术丸,丸用白术。但根据上海雷氏德研究院分析苍术,含有大量甲种及乙种维生素,而白术仅及苍术八分之一,且古人以苍术重在化湿,白术重在补脾,此方治痞满胀痛,固不宜用白术而宜用苍术也,故余此方用苍术。又查张洁古枳术丸,以荷叶裹煨陈米饭为丸,实属画蛇添足,以饭制丸,既易霉烂,又增多剂量而比较难服,且服在饭后,何必再服饭丸,莫如只用原方二味为佳。此方余尝大量制备,送与病人,试用二十余年,疗效甚高。余亦曾自患胃下垂及胃扩张,服此而愈。
◎ 信枣散(古验方)
【疗效】
治走马牙疳,牙龈有小溃疡,上面有灰黑色腐肉,蔓延甚快,甚则延及满口及面颊,腐烂而有臭气,牙齿脱落者。药品】
大红枣十个 白砒霜一分
【用法】
红枣去核,每枣内纳入砒霜一厘,置炭火瓦片上烧黑,任其冒白烟,至烟尽成炭后,研细末,涂布患处,一日涂三次。
【附注】
此系古代流传之验方,《本草》载砒霜解热毒,治痰壅,除烂肉,杀虫截虐。此方以少量外敷,佐以枣炭,治疗小儿之患走马牙疳者,余尝试用,屡见奇功,诚为经济有效之良药也。
◎ 独圣丸(《医学心悟》方)
【疗效】
治妇女血崩而有瘀块,并兼少腹坚硬剧痛者。并治产后少腹坚硬剧痛,恶露不少,或恶露久不止,或痛剧而致昏厥者。及一切脘腹经络关节剧痛而有瘀血证,或曾经跌打损伤者。
【药品】
五灵脂。
【用法】
研为细末,以酒飞去砂石,晒干,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分,陈酒热汤各半送服。
【附注】
余昔年治上述诸证,多用失笑散,亦尚有效。但须每服三钱,酒煎,连滓和服,方能效。既需加酒煎煮之麻烦,又感药粉太多之难服,若改为煎汤去渣服,但屡经试用,疗效不大显著,经余再三研究,《灵苑方》以五灵脂治血气刺痛,《集要方》以五灵脂治血崩不止,《奇效方》以五灵脂治中风瘫痪,俱以五灵脂生研为末吞服,均系单用五灵脂而建奇功。因此,始知五灵脂单味生研吞服为最佳,故遵照《医学心悟》独圣丸方,改为生研水泛丸,以便易于吞服。经过临证多年试验,只需每服五分,治疗上述诸证,比较用失笑散三钱之疗效,确能胜过也。
◎ 胃痛散(古验方)
【疗效】
治实寒胃痛,胸膈胀满,呕吐嘈杂,大便干结,舌苔白腻,脉象弦迟者。
【药品】
飞雄黄四钱 肉桂心五分 枳壳、五灵脂、红花各二钱 广木香、白胡椒、公丁香、巴豆霜各四分
【用法】
研细末,每服五厘,置玻璃纸上,用舌舔咽下,不可用汤水送服。服药之后,须隔三小时方可饮汤水。
【附注】
此方见于《经验各种秘方辑要》。方下注云:此方余友人常年修合施送,灵效异常,不论远近心胃气痛症,发时,轻者一服,重者二三服,屡试屡验,余以配合施送,果有灵效。但余初用此方,仅用于气郁水毒食积之胃痛,因其方内有刺激性甚剧之巴豆,不敢用于溃疡性之胃痛。后阅《外科精义》乌金膏,以巴豆炒焦研膏治一切恶疮瘀肉疼痛,《医学心悟》谓其去腐肉不伤新肉,最为平善。余始知此方可治溃疡性之胃痛,试之果甚效。此方原名治心胃气痛神效方,余尊其原意,初名心胃气痛散。后因此方不治心痛,且不专治气郁之胃气痛,可以统治气郁,水毒,食积,溃疡之寒实性胃痛,故改名为胃痛散。
◎ 胡桃蜜(《医学心悟》方)
【疗效】
治咳嗽已久,咽干无痰,皮肤干燥,大便秘急者。
【药品】
胡桃肉(连衣)、白蜜各一斤
【用法】
胡桃肉研如浆状,调入蜜中,隔汤炖热,每服一汤匙,热汤送服,早晨及夜间临卧时各服一次。
【附注】
《医学心悟》此方附在人参胡桃汤之后,医者多不注意。但人参胡桃汤,药价既贵,疗效亦不大,惟此方经济而有实效。余尝试用,屡试屡验。
◎ 枳实芍药散(《金匮》方)
疗效】
治腹痛拒按拘挛烦满,不得安卧,不思饮食,或兼呕吐,或兼泄利,或兼时而微热,时而肢冷,及一切内外疮疡已溃将溃,或吐下脓血,或妇女赤白带下如脓,舌苔薄白,脉象弦涩。
【药品】
炒黑枳实、生赤芍各等分。
【用法】
研细末,每服七分,一日三服,热汤送下。
【附注】
《金匮》此方主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但余根据大柴胡汤四逆散排脓散均用枳实、芍药之意义,从临床上试验研究,乃知此方应用范围甚广,具如上述。如兼痰脓或吐下脓血,或妇人赤白带下如脓者宜加桔梗末三分与鸡子黄一枚,调匀,加热汤和服。如无鸡子黄,可用麦粥汤和服,此即《金匮》排脓散。如兼时而微热,时而肢冷,宜加北柴胡末三分,甘草末二分,此即《伤寒论》之四逆散。若兼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下痞硬,呕吐下利,宜加柴胡散七分,半夏散三分,以生姜三片,红枣三枚,煎汤送下,此即《伤寒论》之大柴胡汤。随证加味,灵活施用,确能治疗上述诸证。
◎ 荆芥散(自制方)
【疗效】
治感冒伤风,头胀眩痛,鼻塞流涕,恶风有汗,或发热,或咳嗽者。并治破伤风,痉病初起,恶寒发热,牙关强挛,开口困难,渐次项背强直,牙关紧闭,脉象浮弦。及产后痉病初起,恶露臭秽,恶寒发热,头痛眩晕,脉象浮细而弦者。兼治各种发热恶寒初起,脉浮者。感冒屡发,变为鼻渊流涕者。
【药品】
荆芥穗
【用法】
研细末,每服五分至一钱,一日二服,热百沸汤送下,盖被静卧,取微似汗,多饮热百沸汤,避风多卧,减少食物,忌食生冷粘滑鱼肉厚味。
【附注】
此药虽仅一味,治效甚著。昔年余尝患感冒,鼻塞流涕,甚至一月数发,每发甚剧,迭服各种发散药剂,殊难取效,唯服此散,一服即效,连服三日即愈。此后,发病较轻,再服此散,取效更速,且近年已不易感冒矣。尝以此散普遍赠送,治疗上述各证,无不见效。唯此散所用荆芥必须取其新晒干而香气芬芳者,虽服五分,即有疗效。又古方华佗愈风散,用荆芥炒黑,亦足以减弱疗效,故原方每服三五钱,但散药量多,不易下咽,莫如生用为佳,且此药入汤剂,每服须一钱五分至三钱,始能有效。因此,药经过煎煮,药气蒸散,药力减弱,故须多用。唯此散生研吞服,毫不损耗药力,故只服五分,即能有效。确是经济简便之良方。
◎ 珍珠曼陀散(自制方)
【疗效】
治头痛屡发而甚剧,或偏头疼或连面颊牙龈剧痛,或肋间剧痛,或腰髀剧痛,胃脘剧痛,一切有发作性之剧痛,痉挛性之咳嗽气喘,兴奋性之不寐,脉象弦细者。
【药品】
珍珠母(即蚌蛤壳取其内层白而光亮者)一两 紫花曼陀罗叶(属茄科一年生草本,茎高四五尺,叶卵圆形,边缘有不整齐之尖起,味苦有麻醉味,夏秋间开漏斗状淡紫花,花后结有刺而卵圆之蒴果,果内有黑色稍扁平之种子,开花时采嫩叶晒干)二钱
【用法】
各研极细末,和匀再研,每服三至五分,临卧时开水送下,病重者四小时服一次。
【附注】
蚌蛤壳内层白而光亮者,实即形成珍珠之原料,入药替代珍珠,成为经济之良药。能治肝阳上亢,虚火内炽之头痛头眩,心悸失眠,及肺痨久咳,均有良效。曼陀罗叶为麻醉性之镇静镇痛止咳定喘药,治一切痉挛性及发作性之咳嗽,喘息,疼痛,均极有效。二药并用,应用更广,疗效亦显。余尝临证应用,颇有立即见效之功。
◎ 茵陈蒿汤丸(自制方)
【疗效】治阳性黄疸,面目发黄,油润带红,身热心烦,大便秘结,或便泄不畅,小溲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洪滑或滑数。
【药品】
茵陈蒿五两 生大黄一两 生山栀三两
【用法】
先以大黄研细末,再以茵陈、山栀水煎两次,滤取汁,再煎浓缩至一两左右,和药末为丸,如桐子大,晒干密盖储藏,每服一钱五分,空腹热汤送下。一日二服,服后宜多饮热汤,以助药力,并宜断食或绝对减食,忌食油腻食物。
【附注】
此即《金匮》茵陈蒿汤,改汤为丸,一则省却临时煎煮之麻烦,及服药之便利,二则,大黄经过水煮,减弱药力甚大,研末和丸。可以节省药量,屡经试用,确与原方功效相同,但服药之后,必须多饮热汤,以助药力,即符合原方用汤“汤者荡也”之意。
◎ 消肿止痛散(原名咽喉通闭散,推广应用,改订此名)
【疗效】
治一切急性咽喉肿痛,饮食难下者。兼治口舌热疮,糜烂碎痛。及牙疳、牙龈肿痛、下疳及妇女子门肿痛糜烂等症。
【药品】
硼砂 青盐 生白矾 元明粉各等分
【用法】
共研细末,治咽喉肿痛,取少许频吹,治口舌牙龈病,作为10%含漱剂,频频含漱,或以少许频频散布患处。
【附注】
昔年余常用孟河马氏传授之玉钥匙,即本方加朱砂、冰片,治疗咽喉肿痛,颇有良效。后阅验方书,发现此方治一切咽喉肿痛甚效。及试滴水不下者,即能突出痰涎,消肿止痛,简便廉价而极有效。余即试用,果极有效。因此,认为玉钥匙之加朱砂者,为增加红色之美观,加冰片者为增加芳香之气味,实系医家迎合病家心理之手段,此二味药价甚贵,无裨实意。余遂改用此方。且试用于口舌碎痛,及牙疳牙龈肿痛,下疳及妇女子门痛糜烂等症,均有良效。故以原名咽喉通闭散,改订此名。
◎ 乌鲗蒲黄散(自制方)
【疗效】
治齿衄、舌衄及重舌,及一切衄血,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痔疮出血,妇女崩漏,赤白带下,创伤出血,慢性溃疡,下疳,阴囊湿疹等症。
【药品】
煅乌鲗骨 蒲黄各等分
【用法】
研细末,治齿衄舌病,频频涂布患处。治创伤出血,痔疮出血,湿疹溃疡等撒布于患处,或加纱布包扎。治内外一切出血症,内服每次六分,一日三服。
【附注】
《本草》乌鲗骨主治女子赤白漏下,经闭血崩。蒲黄止血消瘀血,通经络,治妇人带下,月候不匀。似乎此二药,既能通经,又能止血,似有矛盾。其实此药之治经闭,必须经闭而有带多赤白之子宫出血症状,方可投之。此因治愈子宫病,而经闭自通,并非止血之药又能通经也。《内经》以四乌鲗骨——藘茹治血枯月事衰少不来,其实以此二药,止时时前后血,血止病愈而经自通,此亦与前同义也。且《本经》以乌鲗治阴蚀肿痛,《普济方》以乌鲗治疗疔疮恶肿,《别录》以蒲黄治筋溢恶疮,《本事方》以蒲黄治舌胀神验。故用此方治一切出血症,必须审出血由于溃疡性者,始能投剂有效。倘遇前述二汁饮之坏血病出血症,投以此方,则必无效。故医者用方,必须辨证论治,不可忽也。
◎ 芪枣汤(民间验方)
【疗效】
治气虚血虚,脾虚肺虚,精神疲惫,筋力疲乏,形瘦头眩,心悸寐少,自汗盗汗,色枯肤肿。凡老人产后、小儿一切慢性久病之虚证,及溃疡久不敛,脉象虚细者。
【药品】
生黄芪五钱 红枣十个(小儿减半)
【用法】
水煎三次,每日三餐食后,各服一煎。
【附注】
此是绍兴民间流传之验方,大凡老人产后,小儿虚体,久病不愈者,服此常有效验。黄芪补气强身之力,比人参更佳。余尝以二药分别试服,服人参之后,常有增加头胀胸闷之弊,服黄芪则无此弊。红枣补益之力甚大,故《神农本经》主安中养脾,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久服轻身年长。且此方二药均系补而不腻,售价不贵,实为经济实惠之良方。
◎ 乌胆散(自制方)
【疗效】
治痔疮。
【药品】
猪胆汁一个 煅乌鲗骨粉适量
【用法】
以猪胆汁和入适量乌鲗粉,调如浆糊状,晒干,再研细末,用麻油调敷患处,一日二次。
【附注】
余昔患痔疮,查验方有用熊胆和乌鲗粉以麻油调敷痔疮之方,余以熊胆价贵,意以熊胆、猪胆,同系胆汁,疗效大致相同。遂以猪胆汁代熊胆试用,敷治月余,果得治愈,以后试治多人,均有良效。大致痔疮初起尚小者,可以消除而痊愈,其痔大而病久者,亦有止痛止血及减小之效。
◎ 桂枝茯苓丸(《金匮》方)
【疗效】
治妇人少腹癥块痠胀疼痛,或有癥块而不酸痛,或有癥块而不能触知,但按腹直筋左侧挛急者。月经不正常,或停经,或经漏,或痛经。或有心悸甚剧,筋肉[插图]动,时而头痛头眩,时而胸闷气逆。清晨面肿,午后足肿,少腹时而作胀,时而痠痛,或腰髀带脉痠痛,并有带下。脉象结涩属瘀血为病者。
【药品】
桂枝尖 茯苓 丹皮 桃仁(去皮尖) 赤芍各等分
【用法】
研细末,炼蜜为丸,如兔矢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附注】
此丸每日仅服如兔矢大之一至三丸,药有五味,每味药量,均极轻微。余对此方用量太轻,初甚怀疑。后治苏州三元坊书院巷十四号李女大之右侧卵巢囊肿,服此而愈,深信仲景圣方实属精良。细加研究,余曾以五药改为汤剂,每服重一两,服二三十剂,其效力不甚显著,改服丸剂,即显速效,乃知此五味药研末服下,比较煎汤服下,相差甚远。因桂枝煎汤,气味大半耗散,茯苓、桃仁、丹皮、赤芍煎汤,性味多未煎出,且慢性缓病,必须丸以缓治之,研末炼蜜为丸,使丸药入胃之后,慢慢融化,将全部药力徐徐输入病所,渐渐达到消除癥块之效,真是精打细算的经济良方。惟《金匮》所载此丸之原书指证,仅治妊妇癥痼害。余尝以此治疗妇女各种子宫病,如现代所谓子宫肌瘤,子宫息肉,卵巢炎肿,子宫炎肿,慢性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等子宫病。只需审其证候,确如上述,而属瘀血为病者,投以此丸,无不见效。
◎ 益母大黄丸(自制方)
【疗效】
治产后恶露不下,或下而不多,或淋沥日久,少腹硬痛,甚或头晕甚剧,恶寒发热,大便难者。并治难产、闭经、痛经及一切月经病、带下病属于血瘀而大便不畅者。并消疔毒痈肿,紫红肿痛甚剧。脉象弦数而涩,或沉涩而结者。
【药品】
益母草三两 整块生锦纹大黄三钱
【用法】
先以益母草浸一宿,煎三次,滤取汁,熬成膏,再以整块生大黄打碎,研细末,和入膏内。如太干可加开水,如太潮,不可再过火,须待阴干。制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至五分,一日二至三服,空腹时热汤送下。
【附注】
江南各地民间产后及月经病,每以益母草煎汤热服,或向药店购服益母膏,均有相当疗效。因益母草功能消除瘀血,调整血脉,确为妇女经产之良药。但余尝以配入大黄为丸,屡经试用,并与益母草及益母草膏对比,其疗效高,可以增高二三倍。例如同一病症,服益母膏或益母草汤须三四服取效,服此丸一二服即效。且可节省临服煎汤之麻烦,或熬膏加糖之浪费糖类。因余曾以益母草汤加赤糖及不加赤糖者,作对比试验,效力相同,足以证明,不必加糖。惟熬膏不加糖,不能久藏,故余以膏和大黄末为丸,既可久藏,又便服用。但制法必须如上述,使益母草药汁完全熬出,大黄末不受浸洗切片煎煮等损耗,则治上述诸证,可以小量,而取速效。
◎ 消癌马蚕散(自制方)
【药品】
番木鳖(去毛 香油炒)三两 炙穿山甲一两 炒僵蚕一两 川贝母四钱 制乳没各三钱 猪胆膏一两
【用法】
研极细末,内服每次一分至三分,每日用蜀羊泉五钱,红枣十个,煎汤送下,一日三服。外治未溃者,以陈酒调敷,已溃者,以麻油调敷,一日三次。
【附注】
此方系1954年江苏卫生厅召开中医座谈会,中医师萧向荣交流之验方。但原方尚有麝香一分,西黄一分半,猴枣一分半,经余详细研究,此三味药价甚贵,而药量甚少,每服均不到一毫,实无医疗作用,莫如省减。且外科用麝香,实与番木鳖相同,因外科用麝香之目的,重在行气活血以消散红肿热痛,而番木鳖亦有同样功效。如外科消毒丸、小金丹,均以番木鳖为主,已为医界公认之验方。此方已有大量番木鳖,不必再用麝香,惟西黄对于治疗癌瘤,确有效验。据常州屠揆先中医师说:曾见一妇人患乳癌已溃,外敷大量西黄而痊愈。但西黄价贵,且多伪品。余尝研究各种动物胆汁,治疗西黄适应证,疗效大致相仿,尝于每年冬至节边,采取大量猪胆汁,以慢火熬膏,赠送病人,以代西黄,且因药价甚廉,用量可以随证重用,既可内服,亦可外敷,并可作灌肠剂,或子宫坐药,均有相当疗效。故以原方减去西黄、麝香、猴枣,而加猪胆膏一两。曾经试治患在表部的癌肿初起,或已溃微久者已有多人,均有效验。1957年5月,曾在南京中医学校门诊部,治疗镇江瓦瓷山邮电宿舍29号储惠珍左上腭肿瘤,已经溃腐,脓血淋漓,肿痛甚剧,经江苏医学院附属医院切片检验,诊断为鳞状上皮癌。余用此散内服外敷,并兼服蜀羊泉饮,三十余日而痊愈。1959年12月7日,来信报告:治愈后,并未复发。按此病治愈之后,已隔二年有余,未见反复,已可证明,此方治疗癌症,确有效验,且药价甚廉,值得推广。
◎ 柴胡散(自制方)
【疗效】
治一切热病有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闷胁痛,或不寒热往来而常有微热,或右胁下痞硬疼痛,或胃右侧剧痛而且发黄,或脘中痞硬,或腹中硬痛,或妇女少腹两侧硬痛,或心烦,或口渴,或咳嗽,舌苔薄黄白腻,脉象浮弦滑数。
【药品】
北柴胡五两 黄芩二两
【用法】
研细末,每服七分,一日三服,用红枣三枚,生姜三片煎汤送下,或用二钱绢包同姜枣煎汤,分两次温服。
【附注】
本方从《伤寒论》小柴胡汤化裁而出,其应用范围甚广,正如张仲景所谓:“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但原方之下,尚有加减法,临证使用,必须注意。余从数十年临证试验研究之所得,只用柴胡、黄芩二味,若不往来寒热而带有微热者加桂枝末三分;若津液虚而口渴者,加入人参末三分,甘草末二分;如内热盛而心烦者,加石膏末三分;若有痞硬者,加枳实末二分;腹有硬痛者,加枳实芍药散五分;若胃有剧痛两目发黄者,加胆黄丸二分,茵陈蒿汤丸五分。如是随证加药,灵活应用,无不效如桴鼓。
◎ 消积散(自制方)
【疗效】
外用消散癥块。
【药品】
芒硝一两
【用法】
研末,用极薄旧布,做成比癥块较大之袋,纳药入袋,扎好袋口,置铺癥块上,外以热熨斗或热水袋熨一小时,一日熨三次。
【附注】
一,此方从民间单方以皮硝治小儿食积而革新及推广用途。二,芒硝效力,比皮硝更大,已经本人试用多年,治愈癥块多人。三,药价极廉,用法简单值得推广。
◎ 蚕豆壳散(自制方)
【疗效】
治吐血,咳血,崩漏,痔漏,便血,久不止者。并治噎膈初起,大便溏薄,脉象虚细者。
【药品】
蚕豆壳
【用法】
洗净,晒干,焙研细末,每服六分,赤糖汤或热汤送下,日三服,夜二服。
【附注】
每年初夏,蚕豆成熟,家家食豆,常弃其壳,实属可惜。余尝收集制成此散,以治上述诸病,颇有捷效,诚废物利用之良法也。
◎ 乌梅饮(自制方)
【疗效】
治夏日暑湿交盛,饮食不慎,发热口渴,心烦自汗,胸闷呕吐,腹痛泄泻。或因冒暑远行,奔走劳动,头目眩晕,口渴汗多,脉象虚数者。并治消化不良,大便溏薄,脉象虚弦者。
【药品】
乌梅肉一钱
【用法】
以水一大碗,煮取汤,分多次徐徐饮之。
【附注】
昔年苏州暑疫霍乱流行,七子山庙会人众,顾姓医家以大量乌梅汤供给行人饮用,竟得减除疫病。盖乌梅善于消暑杀菌,价廉效高,值得推广。
◎ 益母膏(验方)
【疗效】
治妇女月经不调,经期腹痛及产后诸病,有瘀血者。并治折伤内损,瘀血积滞,天阴则痛,面色苍黯,脉象涩结者。
【药品】
鲜益母草二十斤
【用法】
开花时连根带叶,采取洗净,置石臼中捣烂,以布滤取浓汁,入砂锅内,文武火熬成膏,如砂糖色为度,每服一汤匙,沸汤或陈酒调服。
【附注】
普通药铺所制售益母膏,多系用干枯之益母草熬煎而成。此方见于《验方新编》,以鲜益母草捣取汁,熬成膏,其功效较高,或于十斤益母草膏中加赤砂糖,则疗效更好,且能久藏。
◎ 麻黄汤散(《本事方》改汤为散)
【疗效】
治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身痛无汗,气喘,脉浮紧。
【药品】
生麻黄(去节)一两半 桂枝尖一两 生甘草半两
【用法】
研细末,每服一钱,一日二服,百沸汤送下,盖被静卧,取微似汗,多饮百沸汤,断食避风。
【附注】
许叔微《本事方》之麻黄汤,系仲景麻黄汤去杏仁,研粗末,每服五钱,水煎服。余认为本方去杏仁甚合理,因此证之喘,由于无汗,汗出则喘自止。且麻黄亦有治喘作用,不必再用杏仁定喘,此实为后贤改进之优点。惟许氏此方麻黄,以百沸汤煮去黄汁焙干,反致减弱药力,且研粗末,水煎服,经过煎煮亦减药力,莫如生研细末吞服,则药力不致耗散,药量可以减少,适合经济简便之原则。
◎ 麻黄散(自制方)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