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弗兰克去世一周年:重读《美国人》完整版

罗伯特·弗兰克
(Robert Frank,1924-2019)
去年的今天,也就是2019年9月9日,罗伯特·弗兰克在加拿大去世,享年94岁。
罗伯特·弗兰克,1924年出生于瑞士,美国摄影师,弗兰克是20世纪摄影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他以自己的第一本摄影集《美国人》一举改变了现代摄影的方向,奠定了自己在摄影史上无可争议的大师地位。而这一切距他离开自己的祖国瑞士才只有11年。提出了“非决定性瞬间”。
1954年,在美国摄影师沃克·埃文斯的鼓励和支持下,弗兰克申请了古根海姆奖金,以图对美国文化与美国人作一番视觉考察。沃克·埃文斯在推荐信中将他描述为“天生的艺术家”,并称他的目的是通过摄影这一方式“观察与记录加入美国国籍的人们在美国发现的、诞生于这个土地并正在向外扩展的文化所具有的意义”。至此,弗兰克成为古根海姆奖金史上第一个外国人获得者。
1955年,弗兰克开着一辆破旧的二手福特车,开始了史诗般的旅程。尽管周游了美国大地,但他的主要拍摄地点多为大城市,如纽约、洛杉矶、底特律、芝加哥等地。弗兰克以一个“异邦人”的清醒的旁观,对美国的都市文明做了深入的观察。
他拍摄的内容,基本上都在公共空间内,有路人、政治集会、汽车影院、教堂、公园等。他拍他人不屑一顾的男人女人,或是从符号和物件上来对其进行定义。他一个城市到一个城市,拍摄了路人、流浪者、新婚夫妇,基督教的十字架、自动点唱机、邮筒、棺材、电视、很多的车还有无数的旗帜。
《美国人》描绘的代表爱国主义的标志透明而没有意义;公众庆典是如此空洞;宗教已搀杂商业元素;政客们,好一点的看上去或是愚蠢或是高高在上,差一点的不是自大狂就是腐败分子。看了《美国人》,你会觉得一个货架上摆满商品的国家其实并不允许有真正自由的选择、表达和思想。会觉得美国看上去到处是醉人的笑容,似乎每个国民都乐观向上,但事实上毫无乐趣、沉闷无比。
新奥尔良的电车,《美国人》首版封面,黑人和白人只能乘坐不同的车厢,表现了美国的种族隔离现象
经过两年时间的拍摄,他从两万七千多张底片中选出了83张照片,按照纸上的电影叙事进行编排,结集为一本名为《美国人》的摄影集。
虽然《美国人》是弗兰克在美国拍摄的关于美国的社会现状,但这本摄影集首先是在法国出版的。直到1959年,《美国人》才出了美国版,并遭到了当时几乎所以杂志和电视的诋毁。
在《美国人》中,弗兰克一反以往的摄影表现准则,影调、焦点、构图等似乎都在有意与人们习以为常的习惯作对。在《美国人》中,繁荣一片的美国成了颓败、孤独、感伤的大地。技术至上论者认为他的照片在技术上尚未合格,许多照片对焦不实、构图失衡、颗粒粗糙,而一些保守派卫道士则认为他无视美国的“光明”,以一种充满恶意的眼光拍摄了美国,激烈者甚至给他贴上“反美”的标签。
《大众摄影》杂志这样评价弗兰克的作品:“没有意义的模糊,粗糙的、灰雾的、倾斜的地平线、大面积的歪斜。”他们还评价弗兰克是“一个无趣的,憎恶收留他的国家的人”。
然而,当十年后的性与民权革命发生时,新一代艺术家们开始认可弗兰克,所有曾经的负面评价都被忘却。弗兰克的《美国人》成为了处于拜金热潮与冷战恐惧下的美国人的焦虑、不安、冷漠、疏离的最好图像。评判家们称弗兰克是天才,称《美国人》是静止的电影,是没有情节的小说,是没有音符的交响乐,称弗兰克用胶片抓住了人们的灵魂。
西方评论界经常把凯鲁克亚(美国“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的《在路上》形容成《美国人》的文字版。弗兰克也确实与凯鲁克亚的理念相一致,他们都对美国的主流文化不感兴趣。凯鲁克亚还为美国版的《美国人》撰写了序言,他在序言中这样写道:“谁不喜欢这些照片的必然不爱诗歌。不爱诗歌的人直接回家去看骑着温顺马儿的牛仔。”

《美国人》·画册顺序·完整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