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祖脉文化的根

​中国文坛的泰山,鲁迅在1936年10月临终前发表的《病中答救亡情报访员》中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接下来这位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又补充了一句::因为汉字的根深,使全中国大多数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干将,鲁迅此说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他长期坚持的观点,在《关于新文字》一文中: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其实不光鲁迅,当时主張废除汉字的大有人在,比较坚决的还有陈独秀、钱玄同等。陈独秀明确指出: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鲁迅时期,由于八股文对思想上的禁锢,导致中国文化的发展停滞不前。闭关锁国更是导致中国全面落后西方,以至于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受过西方教育的有志之士掀起来一场思想革命,也就是新文化运动。这一场运动主要就是反对传统中的糟粕文化、封建遗留的陋习、反对孔教、反对文言文。部分学者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认为应该全盘西化,就连汉字都有人提出拉丁化。

中国文化表现形式的汉字的根很深,在哪,八股文。八股文的根在哪,当然是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以群经之首——《易经》为祖脉的中国私有制专制文化!

这是没有《黄帝内经》的中国传统文化!

而号称是炎黄子孙的中华民族的中国文化怎么没有黄帝的踪影呢?

《淮南子.修务训》训曰:通于物者,不可惊以怪;喻于道者,不可动以奇;察于辞者,不可耀以名;审于形者,不可遁以状。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乱世暗主,高远其所从来,因而贵之。为学者,蔽于论而尊其所闻,相与危坐而称之,正领而诵之。此见是非之分不明。

精通事物的人,是不能用诡怪来惊吓他;明白道理的人,是不能用奇异来惊动他的;明察言辩的人,是不能用虚名来迷惑他的;审察物形的人,是不能用假象蒙骗他的。世俗的人,大多是崇古而贱今的,所以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的人,一定要假托神农、黄帝的名义然后才能有人接受他的学说主张。乱世的昏庸君主,总要将自己所有一切来粉饰得高深莫测,以此来抬高自己;而求学者,被他们说的观点所迷惑蒙蔽,尊崇仙们听到的传闻,聚在一起正襟危坐地称道着,挺直脖子诵读着,这说明这些人分辨是非的界限不明确。

淮南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深刻,这篇修身务必做到的训责,开创了中国学界对上古文化的怀疑,疑古之风就此刮起,直到近代的新文化运动达到高潮。

同时,这篇务实的训责,也是中国文化的分水岭。淮南子以前的时代,那是以神农、黄帝入学的时代。就是现代人建立学说:根椐马克思主义……。没有这句话他的学说就没人认可,有了这句话他的学说就没有人敢否定,只能“聚在一起正襟危坐地称道着,挺直脖子诵读着”!

淮南子以后,甚至有人直接说“黄帝坐于明堂之上,日理万机,哪有时间写这一大本书?"于是乎,今天的学者坚强地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是后世托黄帝的名共同编著而成。神农本草经也是如此而已!

如果是这样认为,那么公刘请问:《毛泽东选集》的内容出自哪里?毛主席不也是曰理万机吗!

作为炎黄子孙,研究祖脉文化,打造寻根祭祖的圣地,匹夫有责。然而不去研究炎黄之说,岂不荒唐!

话说疑古之风,一吹就是近两千年。新文化运动的干将鲁迅先生说的那句: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话震耳欲聋,也是因为这句话,让公刘第一次探索到'新文化运动"中的“疑古派",并找到了创新祖脉文化之根的可行方案。

疑古派,亦称“古史辨派”。“五四运动”以后史学研究中出现的以疑古辨伪为主旨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胡适、顾颉刚、钱玄同等。因其论文均收集在1926-1940年出版的《古史辨》中,故名。

他们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

疑古派打破当时文经学家认定的“六经皆孔子之作品",认为六经是周代已经流行的并不相干的书。

考定历代经学家从卦爻辞中发挥出来的微言大意都是毫无根据之谈。“辨明《易十翼》的不合于《易》上下经”,宣布二千多年来经学家所遵循的“人更三圣,事历三古”之说,所谓伏羲画卦,文王重卦,孔子作传“以传解经”的研究模式从一开始就是误入了歧途。

古史辨派“推翻了传统所谓的“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等概念构成的中国古史系统,打破“民族出于一统”、“地域向来一统”、“古史为黄金世界”“唯古是信”等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讯速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然而感到可惜的是:他们涉猎古籍之中没有中医典籍的踪迹!

从此往后,中国文化从“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到不知神农、黄帝是谁。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研究中没有了中医,中医从传统文化中被分离出来,只是作为纯医学的领域拿来研究。

恰恰相反,中医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唯一的科学部分,中医的四大经典才是祖脉文化的根之所在。

找到了祖脉文化的根,祖脉文化的枝叶才能茂盛。

依照古史辩派的新文化运动,类推祖脉文化创新的根本方案:在疑古派的基础上彻底打破以《周易》为群经之首的孔家传统的私有制专制文化,复兴以《黄帝内经》为群经之首的炎黄祖脉文化理论体系,展开一场全新的炎黄祖脉文化复兴运动,才能让中华民族成为真正的炎黄子孙!

(0)

相关推荐

  • “汉字不灭,中华必亡”, 鲁迅此言并非没道理

    在<鲁迅论语文改革>中,鲁迅指出"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然而将近百年的时光已经匆匆流去,汉字不但由繁到简,中华民族也更加繁荣昌盛. 很多人都会针对鲁迅这句话来进行调侃, ...

  • 因为一个“汉字”,一文学家被民国女人骂了3年,如今大家都在用

    中国汉字文化历史悠久,从最初的象形文字甲骨文.繁体字过渡到简体汉字,中间的过程坎坷曲折. 中国的汉字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每一个汉字结构都代表了不同的意义,虽有各朝各代不断更迭,但汉字作为形象符号的功能, ...

  • 望子成龙,为何成了“虫” (29集)

    语言是文化的底层操作系统 我们前面说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底层操作系统. 在这个操作系统中,语言又是文化的底层操作系统. 卸载一个民族本土文化操作系统的关键,就在于消灭她的语言和文字.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 ...

  • 北大一教授发明1个汉字,被中国女性骂了3年,现每个女性都在用

    众所周知,文字无论在国家发展中,还是国家的历史当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化是依靠文字传播的,文字对各个国家的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汉字就是我们的瑰宝. 我们现在的汉字是经过简化 ...

  • 仓颉造字之谜,学者:仓颉首造黄帝二字,甲骨文中黄与帝暗藏天机

    所谓"笔落惊风雨,字成泣鬼神",仓颉造字是中华文明进化过程中的一件里程碑事件,从此中国进入文字时代,知识积累与社会发展大幅度提升,但直到汉朝才有"仓颉造字"传说 ...

  • 五四青年节意味着什么,它的价值何在?

    问张立萍 - 思乡 中国艺术歌曲集 文 | Miniey 文字是时间琥珀,思想是金色摇篮.人类群星闪耀时,亮光照在尚未言喻的世界深处.毫无疑问,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形塑了中国当时整整一代青年人.如今我们 ...

  • (8)钱玄同废汉字旨在废除孔学思想

    五四新文化运动,钱玄同作为倡导者之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并主张"废除汉字".在当下崇尚国学.怀旧繁体汉字的时期,探究钱玄同力主废除汉字的缘由. 新文化运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

  • 创新祖脉文化的古代“中国"学

    今天的权威观点认为:严格说来,古代"中国"一词,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仅指洛阳周边的中原地区!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直到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成立,才把"中国"作为 ...

  • 创新祖脉文化的内涵

    祖脉文化不只是祖祭文化,如果把祖脉文化的核心内涵只是放在肤浅的祖祭上,那么祖脉文化研究的价值大打折扣,下边让我们来咬文嚼字"祖脉文化"吧! 祖,始祖,开创中华文明的创始人,中华文明 ...

  • 成县祖脉文化探源与旅游开发构想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成侠 手绘昆仑小镇假想图 时值中秋,万物收敛丰藏,又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陇南市成县将迎来一个盛大的民间盛会.由甘肃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李雄先生发起的首届中华传 ...

  • 明修栈道,祖脉文化进行曲之D部曲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一个汉语成语,是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制胜.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指从正面迷惑 ...

  • 韩信练兵,祖脉文化进行曲之C部曲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这些都是韩信为后世留下 ...

  • 约法三章,祖脉文化进行曲之A部曲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 译文:如果吴王听从孙武的计谋,运用孙武的战略心然会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么孙武就会留下来. 当年的孙武写成<孙子兵法>献与吴王阖闾,得到重用,建都城,发展军备, ...

  • 汉台拜将,祖脉文化进行曲之B部曲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西汉刘邦在汉中修建汉台拜韩信为大将,统帅三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北出关中,百战百胜,四面楚歌,击败项羽,开创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汉族. 汉末刘备隆中拜访诸葛亮,三顾茅庐,拜 ...

  • 盘点祖脉文化的现状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约翰.D.洛克菲勒 创新思想不是那些专门从事开发创新思想的人的专有领地! --斯威尼 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 打开世界上最大的汉语搜索 ...

  • 读懂秦岭,读懂中华文明。秦岭是祖脉,秦岭是命脉,秦岭是根脉,秦岭是龙脉。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 中华文明发展离不开秦岭. 秦岭是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靠山和背景. 秦岭山脉带来的充沛雨量,秦岭阻隔季风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成为滋养中国人民和孕育中华文明的天然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