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薇娅,没有加她的微信……
作者:谢可慧
来源:秋小愚(ID:happyxiekehui)
这个问题一直有人问起:
你跟薇娅一起开过会,有她的微信吗?
从8月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大会召开到今天,连家里人也一直问我这个问题:
电视上那个薇娅,你有她微信吗?
我说:“没有。”
图/微博@薇娅
你不是和她一起开过会吗?
我说:
不仅开过会,还合影了,但确实没有加她微信。对了,我跟李子柒还在一个群里,不过我没有加她。
作为浙江代表团备受关注的青年代表,薇娅的出现确实引起了大家的驻足,可对我的意义,仅仅是一面之缘。
这些年,见了很多人,但我更坚信的是:不要刻意去开始一段关系。
感情上,不可能有太大的交集;
工作上,我想对她的了解,都可以在网络上看到;
生活上,更是两条平行线。
如果我想加她的微信,即使得到通过,也不过是在她的微信联系人中,多了一个数字,而并非一个朋友。
而对于我来说,亦然。
我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因为有个朋友,曾经很伤心地给我讲过一件事。
朋友去参加一个会议,加了一个她很关注的人,但在通过的那一瞬间,对方的朋友圈就变成了一条横线。
她觉得很伤心。她也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气去加人的,但在通过的一瞬间,原本的希望,却变成满满的失望。
我问她,在失望什么?
她想了想说,大概是以为加了好友,至少能保持联系吧。
她还补充了一句:万一以后有工作联系。
我摇摇头:
工作联系,加了微信就够了,又何必关注她的朋友圈呢?
成年人的世界里,与你交朋友,要么是因为感情,要么是因为工作,你觉得你符合哪个呢?
你想成为她的朋友,关注她的每时每刻,而对于她来说,你并不是那个值得展示或者需要展示的人。
社交关系里,彼此需要、势均力敌的感情,才是能够维系的。
如果在你倾慕她的时候,她正好也倾慕你,你们便有了产生交集的可能性。
如果只是你的一厢情愿,那么你只是拥有了她的联系方式,仅此而已。
图/CC0
我一直觉得,微信生态里,你能加上的人,并不是朋友,最多是一个联系人。
多去思考:
你加他的意义,你对于别人的意义,如果你可以代替他回答“值得”,那么这才是真的值得。
你关注他是为了什么?
他关注你又是为了什么?
如果你有答案,你便有了选择。
讲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位朋友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加了一个大佬的联系方式。
突然有一天,他有事相求,给大佬发微信,结果,那个大佬半天都没有回复他。朋友很难过。
可是半年后,这个大佬居然主动来找他。
因为大佬打听到一个业务,我朋友做得最专业,别人给他微信,他发现居然加过他。
大佬说:“没想到我加过你。”
朋友还是和大佬见面了。一来二去,有了业务往来,也成了好朋友。
后来他发现,大佬看微信,永远只回复那么几个。在他掏出手机的那一刻,别人就成了选择项。
再后来,他也成了行业佼佼者,因为忙,他也总是容易遗漏别人发的微信。
真的不是故意的。因为当大量时间被切割的时候,连回复微信,都成了琐碎的事。
而最重要的那几个微信好友,却永远不会忘记回复。
他或许是很忙,但只是觉得时间有限,未必是真的不想联系你。
而你也一样,如果真的很忙,你有选择的权利。
年纪越大,不是越不容易交到朋友,也不是越来越没有那么多朋友,不是别人薄情,也不是自己无情,而是明白人情冷暖未可知,把所谓的情谊学会看淡。
一些曾经无话不谈的朋友,时间久了,连他的朋友圈都看不到了;
那个曾经日夜为你点赞的人,过了很久,连你的主动留言都懒得回复;
曾经也很爱看他的微信,可有一天你突然就不想看了,选择了屏蔽;
跟你说得好好的那个人,没多久,发现居然只是“仅聊天”。
会难过吗?我曾经会,但现在不会了。
多少人不过点头之交,多少人也不过是彼此多占用了一个空间,在平行空间里没有交集。
成长路上得到多少,就会失去多少;选择多少,就又会筛选多少。
不要试图去强迫自己社交,也不要拼命渴望别人关注。
图/CC0
《千与千寻》有一句话是:
人生是一辆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陪你走到最后。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挥手告别。
于人生,我们不应留恋那些抓不住的人,也不要勉强自己抓住那些不心甘的人。
有缘的人,总有一天,你们会在一起。
无缘的人,你再主动,也不过是消失在茫茫人海。
做好自己,至于人情世故,莫纠结,莫挣扎,莫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