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富民小水井!
2019.12.24西方的“平安夜”,昆明走进自然户外每年都会组织走进富民县小水井村,去聆听那里的天籁之音。今天60位驴友参加,比以往非周末活动人数超出近一倍多。预约的微面从3辆增至8辆。今天行程将从厂口太平哨进山徒步至小水井,一路钻林遇刺棵棵于12点左右到达小水井村。
按贯例进山前再次清点人数,老大介绍了小水井的情况及走山纪律和规则。
我和黑哥收尾
开始进山,今天参加人数有点多,我邀请黑哥和我一起收尾,为了一睹小水井苗民的天籁之音,今天参加活动的友友们都不甘落后,你追我赶,奋力攀爬……
富民县小水井村位于海拔2350米的大山上,全村470多人均为苗族,是昆明苗族聚居最大的自然村。上世纪30年代,外国传教士在当地设立教堂,唱诗班也随之产生。在这里,农民和歌唱家的身份、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富有奇妙和谐地统在一起,再平常的事物,经这群朴实的村民一唱,就在刹那之间容光焕发。他们的歌声仍然保留了世代相传中最初的演唱形态,用苗文填写的歌词和融入了苗族民间音乐元素的歌声,让这支合唱团具备了不可复制的独特性。
从创建之初至今,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的团员基本保持在60人左右,目前年龄最小的一位团员才13岁,最大的40余岁。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富民县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是一支四声部混声合唱的团队,发声方法与美声、民族唱法有所区别,既不属于美声又不属于民族,是祖祖辈辈一代一代口口相传至今,所有队员都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歌声从他们的感悟中来,他们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对天与地的感激,由心底发出。尤其是四声部无伴奏合唱,更是达到了较高水准,被国际声乐界专家称为“西洋巴洛克音乐合唱的活化石”。
居住在小水井村的苗族就以红、黑、白为服饰的主要配色。服饰上的花纹有着各种不同的含义,比如裙子上的两条红线,相传就是蚩尤部落战败南迁时越过的长江和黄河。而背部的正菱形花纹则源于南迁时,背负蚩尤帝印的成员不堪重负,蚩尤的妻子提出将帝印的花纹秀在衣服上,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负担,还能在定居后依照花纹重铸王印。
排练结束退场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依依不舍的选择离开,阿灵哥和两位苗族老阿妈合影留念。
再次走进大山,走进自然,走向另一个苗族特色村寨——界牌村。最后驴队回到厂口镇上乘车回城……
一路上前队燕子飞在为后队系上指路路标,辛苦了!
晚七点二十分左右,参加AA晚餐的友友们陆续乘车抵达观音寺,活动结束了。小水井村的天籁之音却久久在人们的耳边回响着……愿她们的歌声走的更远,唱得更好!
感谢老大挑选的的精典线路,辛苦了!👍☕️🌹💖
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支持!感谢前队老大,燕子飞,海黄,郎大,野百合,黑哥为大家能够顺利走进小水井村,在前面开路辛苦了!美篇采用了诸多摄友的美片片,在此谢谢您们辛苦了!👍👍👍☕️☕️☕️☕️🌹🌹🌹💖💖💖2019.即将靠岸,感谢大家对昆明走进自然户外的不离不弃,感谢大家对梅子美篇的关注,感谢给予美篇提供影像资料的诸位摄友,在此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