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山公园的前世今生
北京中山公园的前世今生
智效民
北京中山公园,坐落在天安门西侧。这里除了晨练和周末相亲的人之外,平时比较冷清。
这个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辽金时代。它最初叫兴国寺,到了元代改为万寿兴国寺。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按照“左祖右社”的规制,在这里兴建社稷坛,与天安门东侧的太庙遥相呼应。从此以后,太庙祭祖、社稷坛祭神(土地神和五谷神),便成了明清皇帝的例行公事。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社稷坛失去原有功能,但它依然是一块禁地。民国初年,因为归属不清无人问津,守坛人便在园内种植苜蓿饲养牛羊,致使杂草丛生粪便满地。1913年以后,民国政府接管了社稷坛,开始募集捐款,准备将它辟为公园。
1914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三周年,社稷坛以中央公园的名义对外开放。中央公园的问世,对于百姓来说是破天荒的大事。因为在此之前,北京有许多“花园”,却没有一座“公园”。花园为皇室或达官贵人拥有,与黎民百姓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在中央公园开放的那一天,好奇的老百姓摩肩接踵蜂拥而至。大家都想看看这个神秘的皇家园林究竟是什么模样。
在开放中央公园的问题上,朱启钤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朱启钤(1872-1964)祖籍贵州生于河南,辛亥革命之前担任过京城警察总监、津浦路北段总办。辛亥革命以后,先后担任交通部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内务部总长等要职,并兼任“京都市政督办”。在此期间,他负责拆除正阳门瓮城、改建前门箭楼、开辟中央公园、扩展天安门广场等工程。此外,他还计划修建环城铁路,这在当时是颇有想象力的举措。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朱启钤担任登基大典筹备处处长。帝制失败以后,他受牵连被捕入狱。出狱之后便淡出江湖,致力于古建筑艺术研究,并组织了中国营造学社。
营造学社是中国研究建筑艺术最早的学术团体,梁思成和林徽因留学回国后,立刻参加了这个团体,他们的研究成果和重大发现,就是在营造学社的支持下完成的。
在早期的中央公园里,有许多饭馆和茶座,其中最有名的是“来今雨轩”。由于环境优美、来去方便,中央公园成了学者文人会客休闲的地方。查胡适日记,仅仅在1920年5月,就去公园六七次。所遇朋友,有蒋梦麟、张慰慈、丁文江、陶孟和、钱玄同、吴虞、马幼渔、马叔平、马夷初、王文伯、陈惺农、郑铁如等人。
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去世,灵柩就停放在中央公园,供各界人士吊唁。1928年,中央公园改名中山公园。随后,这座公园虽经政权更迭和内外战乱,但基本上没有遭受太大破坏。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中山公园经过不断整修,但是却失去了当年的人气和活力。比如当年的那些饭馆茶座,除了来今雨轩之外早已不复存在。
可叹的是,刚到北京的时候我曾经慕名前往。没想到这家以红楼菜肴为特色的“中华老字号”,却是门庭冷落无人光顾。这让我觉得,中山公园就像一幅浓缩的画卷,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历史变化和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