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哲学之旅——读《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有感
一直以来哲学在我心中是高深莫测、特别神秘的一门学问,不是我这个凡夫俗子能看参透的。所以也一直不敢去触碰它。偶然的机会,一位老师的推荐我看了,生平第一次接触的与哲学有关的书籍——《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正如书的封面所写:“这是一本史上最严谨又最不严肃的哲学史”,也是也是人类最厉害的天才们自我折磨的哲学史。本书以西方哲学发展史为脉络,结合基督教发展论述哲学如何在夹缝中生存下来,主要阐述各哲学家的思想流派,还有八卦(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有幸走进哲学天才们的精神世界,开启了一次本以为会轻松幽默而实际上却极其枯燥的哲学之旅。现把看书所感简单梳理如下:
认识了一大波哲学界的大咖
这本书为我们较完整而又系统地呈现了从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牛顿,到尼采,康德,叔本华,到马克思,达尔文……整个哲学发展历程中的哲学家们。作者从他们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哲学观点,历史意义等各个方面,都做了面面俱到的分析,细致而不啰嗦,深入浅出还幽默诙谐。意外的是,我由此了解了看似严谨的哲学家们的另外一面,如:牛顿的心胸狭窄,罗素的风流多情……
颠覆了一部分我之前的认知
我这个人天生单纯,对以前学过的关于牛顿的“万有引力”,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等深信不疑。可在这本书中我发现我之前的认真错误,居然还有别的哲学家找到了它们的漏洞!这也就算了,关键是一联想到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还把伽俐略在比萨斜塔做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收录下来做为课文,借此让学生了解真理是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的道理。这道理本身没错,可是一想到那些可爱天真的娃可能会和我一样对伽利略的实验深信不疑,就觉得有些不安起来。是不是我太过紧张了?
加深了对哲学发展史的认识
随着看书进程的推进,我渐渐较清楚地了解到哲学发展的历史。这本书从苏格拉底开始质问人们:“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到加缪说“人生没有意义”而结束,这几代人的回答是人类的挣扎,是人类对这个世界的回答。
我一直都带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来读这本书,想从书中找到答案。可是当我读完最后一页时,书中明确地告诉我:“'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当你不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就意味着你已经找到了答案。’”我的个神啊!!!怎么能这样呢?哲学不就是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吗?那么多的哲学界大咖,经历了那么久远的年代的“提出问题——验证问题——质疑问题——寻找伪证——推翻问题”周而复始的演变,还只是给我们这样的答案?!我竟有种被愚弄的感觉。
回顾自己的这一生,小时候觉得自己存在的意义是长大后考上清华北大,不过很快就在别人“他那家庭就算是考上也没钱供她读哟”的嘲笑声中泯灭;中学时,我存在的意义是想通过读书找到“铁饭碗”,不再给家庭增加负担;工作后,我存在的意义是协助爸爸妈妈送弟弟上大学的同时组建家庭,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如今,反观对人生的意义的理解,发现无论哪个阶段的我其实都是不自由的,时刻受到环境和命运的左右(有点宿命论的调调儿了)。然而我终究不是甘心受命运的摆步,我想用我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处境。于是我努力工作,勇于在劣势中挑战自己,与此同时,认真经营家庭,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然而现在的我还是在不断地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何在?”我该选择随波逐流还是披荆斩棘?我该过那种快乐轻松的日子还是纠结到怀疑人生的日子?我到底该何去何从?哎!感觉自己貌似被苏格拉底附体了!!!不过我可不想像他那样疯掉还落得个被群众投票处决的下场。或许,这正是应验了书中说的:“我们大半是在焦虑、恐惧、悲观、绝望的时候才需要追问'人生的意义’来驱散这些负面的情绪。”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休谟到康德,两千多年的哲学史,一代代哲学家不断思考,并对我们的世界做出形形色色的阐释,而哲学却并没有所谓的终极真理。那么,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他们在重复没有意义的活动吗?显然不是。哲学家们的探索过程与他们自身的行为相映成趣,在享受纯粹“思维的乐趣”的同时,也为我们充分展现了哲学的真正乐趣所在。如果你对此感兴趣,也可尝试读读。
这本书我看的时间较长,用了一个半月,分四次才看完。一次是在出差的路上,一次是在五一假期,一次是在医院等检查结果排队时,最后一次是在昨天那个阴雨天。虽然整本书作者林欣浩都在试图用最接地气的语言甚至加上一些我们非常熟悉的比喻来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可天资愚钝的我真是看得云里雾里,晕头转向。我看得细致,时而勾画,时而思考 ,偶尔跳读……. 然而可笑的是,现在我对书的内容全都记不得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为自己这次全新的尝试感到欣慰!在此,特别感谢老师!致敬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