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太祖的耶律家族》:皇帝母后共理国政<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视角看“澶渊之盟”>2_天禄琳琅主人-YJ

于是曹利用汗流浃背地一趟趟往返于辽朝萧太后、圣宗与北宋真宗之间。最终辽朝不再坚持要挟大宋归还关南之地,而是退而求其次,要求北宋提供“助军旅之费(就是赔偿军费的意思)”,真宗答允说:“必不得已,虽百万亦可”,而寇准则告诉曹利用:“所许不得超过三十万,过三十万勿来见(寇)准,(若来),准将斩汝。”(语出《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八》)。结果,曹利用并未费太大力气就与辽廷达成一致,即每年向辽供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这个数字无疑远远小于真宗的所承诺的底线。在辽廷的坚持下,双方不仅谈妥了口头的和平条件,而且签署了正式文书(即《澶渊誓书》),以双方皇帝的名义宣示和平。其辽圣宗的誓书主要内容是——惟统和二十二年,岁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十二月辛卯。大契丹皇帝谨致书于大宋皇帝阙下:······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州边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自此保安黎献,谨守封陲,质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 传之无穷······其宋真宗的誓书主要内容是——惟景德元年,岁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十二月辛卯。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契丹皇帝阙下:······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州边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自此保安黎献,谨守封陲,质于天地神祗,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以上两国誓书,语出《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八》、《全辽文·卷一》、《契丹国志·卷二十》,诸书记载,略有出入,读者可互相参详)

《续资治通鉴长编》书影双方的誓书的签订其实是由辽廷坚持要求的,因为萧太后、辽圣宗担心的是,已经放弃了对关南之地的索取,如口头约定的“助军旅之费”一旦不能兑现,则日后难以回顾。但誓书内容却是由宋廷官员草拟后由真宗修改完成的,此文案被送往辽廷后,圣宗仅仅修改了三十一个字。值得注意的是,在宋真宗的誓书中,他没有按照辽廷的习惯称谓对等地称对方为“北朝皇帝”,而是称其为“契丹皇帝”,说明真宗内心深处依然将辽朝视作是一个边疆民族政权,这显然是自欺欺人的;而辽圣宗的誓书充分尊重宋廷,仅做了无足轻重的三十一个字的修改,并且没有按照自己习惯的称谓对等地称对方为“南朝皇帝”(辽以北宋地在其南,遂自号'北朝’,而称北宋为'南朝’或'南宋’),而是称其为“大宋皇帝”,可见其作风之务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万分感谢我的好友@黄金家族微博   李强先生所著、所赐惠书!---------分享:0

喜欢0

赠金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