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竹子开花到底有多恐怖?
作者|我方作者张嵚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654,阅读时间:7分钟
老话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竹子开花为什么要搬家?
答:中国古代一桩经常被大书特书的绚丽自然现象,正是“竹子开花”。不过这“绚丽景象”带给古人的,却常是深深的恐惧。传统地方志里就有“竹生花其年必旱”“竹有花非年饥即兵乱”的说法,民间老话也常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摊上这“美丽景象”?抓紧跑吧。
那么,这“竹子开花”,真有传说中那么恐怖?从科学角度说,“开花”是竹子特有的生理现象。除了少数竹子年年开花外,大多数竹子一生里只开一次花,而且“开花”就意味着死亡。中国境内的200多种竹子,开花周期大多在40到80年。这也和史料上“竹子开花”的记载相吻合:比如从1722年到1849年,清代广东省新宜县的三次“竹子开花”,都是相隔60年左右。可见这是个常规自然现象,与“福祸预兆”基本无关。
那为什么在古人眼里,“竹子开花”却如此恐怖?首先就是因为竹子在中国文化里意义重大,被看做“四君子”之一,“君子”若要开花,然后在开花后衰败,当然也就成了“文化大事”。而“竹子开花”的景象,也往往十分震撼,一旦竹子开了花,那就不止是某地一两根竹子的事儿,相反却是跨省跨界的一大片。比如公元999年的一次“竹子开花”,范围就涵盖今天浙江、江西、湖北、安徽四省,几乎是一开一大片。
这样的震撼景象,放在古人的认知里,显然就是“出大事”的样子。
而且很多时候,“竹子开花”也往往伴随着大事,最常见的就是旱灾。比如公元1174年、1598年、1709年这几年的大旱灾,都有“竹花实似麦”的景象。另外还有寒潮,东晋年间荆襄地区“竹子开花”,当地除了发生旱灾外,还出现了“酷寒过甚”的极寒天气。而唐朝开元年间睦州“竹子开花”时,大唐更蒙受了“诸州十五旱”的灾害。究其原因,如干旱、寒潮等天气,确实是导致竹子开花死亡的外界因素。
所以说,并非竹子开花带来了灾难,却正是天灾带来了竹子开花。而在科技条件有限的古代,如此景象,自然也让“竹子开花”,成了古人认知里自然灾害的“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竹子开花”在古代有着恐怖的意味,但“竹子开花”后结出的果实“竹米”,却常被古人看做祥瑞。特别是“竹子开花”后灾害来临,农民的土地大面积绝收时,“竹米”就成了救命粮。南宋《夷坚志》里记载:南宋多次旱灾里,竹米有着“米赖以济”的作用。元末席卷南北的大饥荒里,多地灾民也靠竹米“采取救饥”。甚至当有些灾区米价飞涨时,及时投入市场的竹米,还能平抑粮价。
但靠竹米救灾,总的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绝收粮食的灾区如果得不到赈济,也必然衍生出战火动乱。所以“竹子开花”的景象,也常常和古代多次“大乱”联系在一起,有了“时以为兵兆”的说法。尤其是1643年时,明朝荆襄地区“竹尽开花”,当地立刻有了“百里无人家”的童谣。果然不久后当地就陷入战火,次年明王朝更是山河变色,崇祯帝在农民战争的烈火里凄然上吊……
看过如此惨痛记忆,也自然能够理解古人对“竹子开花”的恐惧。在靠天吃饭的古代社会,小民百姓对天灾的承受力本就有限,一场大灾经常伴随着饥荒、瘟疫、民乱等灾难。“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的民谚里,尽是历代“小民”的辛酸。
而放在现代社会,在科技和治理能力不断进步的今天,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常常能降到最低点,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不必“搬家”。而对于中国多少“70后”“80后”来说,“竹子开花”几个字,也代表着一段难忘的童年记忆,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场牵动全世界目光的“搬家运动”——抢救大熊猫。
1975年至1976年,四川西北林区就出现了“竹子开花”现象,以冷箭竹为主要食物,平均每天要吃二十公斤竹子的“国宝”大熊猫,遭遇到了断粮危机。当地“竹子开花”后的极端严寒天气,更叫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加剧恶化。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川陕甘等地就有138只大熊猫死亡,每只死亡的大熊猫都腹内空空,经诊断多为饥饿而死,是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史上的沉痛一幕。
七年以后,即1983年,又一场范围更大,局势更严峻的“竹子开花”危机席卷而来: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的二十多个县,多达百分之八十二的冷箭竹出现“开花”现象,中国西南仅存的大熊猫面临空前的生存威胁。“大熊猫濒临绝种”的消息传遍全世界,当时仅在日本,就有上百家报纸对此事追踪报道,头版常见大熊猫照片。中国官员去欧美国家访问时,也多次被外国记者甚至官员追问:“中国的大熊猫生活的怎么样?”
于是,在全世界的注目下,一场中国几乎倾举国之力的“抢救大熊猫”行动,就这样开始了。中国林业部成立了“全国抢救大熊猫领导小组”,一位担任组长的林业部副部长立下军令状,财政部“挤”出了四百八十万人民币(在当时堪称巨资)的专项资金,歌星程琳的代表作《熊猫咪咪》唱遍大街小巷,“竹子开花啰哎”的歌声让多少人揪心。全国各地群众,更是踊跃捐钱捐物……
但最困难的事情,还是解决大熊猫的“食材”问题。
大熊猫的食谱,公认非常单一,基本以竹子为主。可当时川陕甘的“竹子开花”严重到什么地步?一线工作人员形容说“如火烧过一般”,原本郁郁葱葱的竹林大面积干枯,用手轻轻一掰就折断,饿极的大熊猫开始吃草。在竹子稀缺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开始给大熊猫喂食替代食品:一开始是以黄豆、牛奶、白糖、玉米面、大米粉组成的混合饲料,甚至每星期还要给大熊猫“开荤”:吃牛羊肉和肉骨头。
而在保护区当地,也推行起了“大熊猫度荒承包责任制”。特别是在大熊猫分布极多的几个彝族乡,当地群众更是饮下血酒,保证完成“承包任务”。乡民们家家全数动员,准备好“替代食物”,等着大熊猫上门享用。因为大熊猫怕烟火味,好些家庭干脆晚上不烧火做饭,宁可晚上吃冷食,就为了大熊猫来“吃饭”。很长一段时间里,大熊猫经常天擦黑进入乡民家,饱餐一顿后还要休息,直到清晨才满意而去。
当然,这些饭也不“白吃”,政府为此还有专门规定:凡是大熊猫“上门吃饭”损坏的房屋与家具,都由国家包赔损失。不过,比起不久前火遍全球的“云南大象旅行团”来,大熊猫显然文明得多。保护区周围林场的一些老工人就回忆说,当时大熊猫“要饭”都要到林场工人宿舍,不过每次都很“讲礼貌”,真是带来了不少欢乐。
这些“欢乐场景”,很快改善了大熊猫的“断粮”处境,但“竹子开花”的根本难题还是没有解决。当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大熊猫离开家园,转移到海拔2500米以下箭竹未开花的地区。而这些地区,之前也恰是当地乡民们狩猎耕种的场所。于是,多少乡民为此“改行”,给大熊猫腾出地方。每个保护区更出动数千民工,全力搜救大熊猫。这每一个环节,既意味着艰苦的工作,也意味着当地群众巨大的牺牲。
在历经了五年全力抢救后,1988年2月,中国林业部终于向全世界郑重宣告:“大熊猫度过了最严峻的难关”。而在这个过程里,“环境保护”“珍稀动物保护”等观念也更加深入人心,“熊猫”更衍生出多少精彩的电影与动画形象,还成为了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抢救大熊猫”的历史记忆,是改革开放早期的中国,浓墨重彩的一笔,亦是多少“70后”“80后”们,难忘的童年记忆。
到2017年,中国圈养大熊猫突破500只,2021年,中国野生大熊猫数量达到1864只,吸取当年的教训,中国在培养大熊猫主食竹以及“竹种造林”等领域,也不断取得突破。“竹子开花”的威胁也日益降低。这肉眼可见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时代,中国发展的又一见证。
参考资料:赤桦《大熊猫度荒》、陈能文《当山竹开花的时候》、宁紫含《从竹子开花看大熊猫保护》、钟婷婷《论历史时期古人对竹子开花的认识》
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