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江画派:潘天寿《荷》欣赏
新浙江画派:潘天寿《荷》欣赏
文/潘飞翔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浙江宁海县冠庄村人,原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寿者,早年自署懒道人、心阿兰若主持,晚年自署东越颐者、颐翁、雷婆头峰寿者等,现代画家、教育家。
幼年自学书画篆刻,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子渊、李叔同等人。1923年至上海,先后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28年定居杭州,任西湖艺术院教授,翌年赴日本考察美术教育。抗日战争后,随校内迁。1944年至1947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1949年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1963年作为中国书法家代表团成员访问日本。
擅画寓意花鸟及山水,远师徐渭、朱耷、石涛等人,近受吴昌硕影响;亦画人物,并长于指画。书法从锺繇、颜真卿、史孝山入手,后学秦汉、魏晋碑文,参以卜文猎碣。
传世作品《露气》、《雨后千山铁铸成》、《记写雁荡山花》等均藏于中国美术馆;收编成辑有《潘天寿画集》、《潘天寿画选》、《潘天寿画辑》、《潘天寿书画集》等。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听天阁画谈随笔》、《顾恺之》、《治印丛谈》、《听天阁诗存》、《中国画院考》、《中国书款之研究》等。
【鉴赏阅读】
潘天寿画荷:两极的艺术构成
中国哲学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影响中国画人的绘画构成原则。治理家邦当用中正中庸,创造艺术则可两极奇瑰,似奇反正。故潘天寿常常以为画画是纸头要么方,要么长。用墨要么枯,要么湿。用色要么浓,要么清淡。再伸延开来是阴阳、向背、大小、方圆、上下、左右等等绪对立统一的因素。
中国水墨画经历唐宋写实的过程,中间分出南宗艺术流派,徐渭八大的艺术实践影响后人继续前进,潘天寿具常人没有的胆识,其水墨空间布白大大方方,充满阳刚之气,以其画荷一例,爱莲的儒家情怀以杨诚斋的诗意为主旨,取其高洁之物辉映在阳光正气的氛围里,让艺术的境界异常的不凡。
其书法以汉隶为根基,小楷习晋人,行书以黄道周为伴侣,取法不仅高,连人品都所取舍,潜移默化使其艺术增添圣洁的气象。浓郁的荷梗方折主阳刚,那是用隶法为之,大汉风骨渗透其中,多变的构图用尽心思,不重复常犯险绝而又那么地平衡自然,避齐璜浓郁墨叶红花套路,用淡雅之色画荷,叶墨亦浓淡相间,形成自己清新的风格范式。
映日之荷当以想象之力欣赏之,在配合读画中的题款,如同欣赏京剧的动作联想水边与其它,写意的画正是不似之似,亦是完全的中国风格。写心时有时笔也成了累赘,索性用手指和墨触摸在纸上来表现心理的节奏与律动,当然那也得有高超的技艺,达到无迹可寻那么一种天然的笔墨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