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不知足 读《道德经》有感

最近开始读《道德经》。以前对我来说晦涩难懂的内容,现在结合注释、译文看起来,却和已有的知识有印证相通之处。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知足”这两个字。如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是说:

统治者如果遵循“道”的规律治理天下的时候,就能做到政治清明,民间太平安定,就能把战马归还于田间耕种。统治者如果治理天下不合乎“道”,就会祸患四起,连怀孕的母马也要做战马去打仗。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满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适可而止的满足,才能恒久地满足。

是的,老话说:“知足常乐”。谁都知道“自知满足”的好处,都想摆脱无限欲望的沟壑,还内心一片宁静。可是如何做到知足呢?怎样做到“适可而止的满足”?不满足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四十六章里说,如果统治者遵循“道”的规律去治理天下,就是知足不贪婪的。

那“道”是什么?“道的特点与规律”又是什么呢?

关于“道”的描述,我认为二十五章说的很具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说:

有一种浑然而成的东西,在有天地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它寂寂无声而又广阔无形,它独立长存而永不衰竭,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行而永不停息,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究竟叫它什么名字才好,只好叫它为“道”,我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回归本原。所以道是伟大的,天是伟大的,地是伟大的,人也是伟大的。天地间有这四大,而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在这四大之中,人是效法于地的,地是效法于天的,天是效法于道的,而道则纯任自然。

道法自然,其一表现为“静”。

“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描写的就是种“宁静笃定”的状态。十六章里。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使心灵空明虚寂到极点,使生活的清静达到极致。在万物都蓬勃生长的时候,我从中仔细观察它们生死循环的道理。天下万物虽然纷纷芸芸,但最终都将回复到它们的本根。返回本根就叫“静”,静叫作复归本性。复归本性是万物运动与变化中不变的律则,认识和了解万物运动与变化都依循着循环往复的律则,叫作“明”。不了解这个不变的律则,轻举妄动就会有凶险。了解了这个不变的律则的人,就能做到宽容,做到了宽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稳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所以有道的人终日行事仍保持慎重,就像军队行军离不开辎重一样。即使有奢华的生活,也能安然处之,超脱其外,从不沉溺其中。为什么有万乘之车的大国君主,还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宰。

老子用动与静、重和轻的辩证法告知:想成大事者,必是稳重和静定的。稳重是做事周全的积累。静定是专注每一刻当下的心境。所谓的“修身养性”的爱好,比如琴棋书画等心性的磨练,都能短暂地感受到静定的心境。若想始终保持静心的状态,则需要思考自己努力的终点是哪里?自己努力的方向是何处?知道了自己想要过的生活,明白了如何去往,就能去除未知和恐惧。心就平静了。

所以,静能“复归本性”,而“复归本性”亦能“静”这是归道之途上相辅相成的事。复归本性就是靠近“道”。老子描写“道”的特点时,认为天地间最接近“道”的就是“水”。第八章中。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是说:“善最高的境界和状态是像水一样。水的善在滋润利益万物却与世无争,甘心处在最低洼、最潮湿,也是世俗人们最厌恶的地方,这种品德最接近于'道’。”

而后面排比句中“七善”的含义,我最喜欢的是苏辙在《老子解》中写到的:“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空虚静默,深不可测,善渊也;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冬凝春泮,涸溢不失节,善时也。有善而不免于人非者,以其争也。水惟不争,故兼七善而无尤。”

意思是:“水往低处走,顺势而流,是善于选择地方;深渊空虚宁静,没法测量深度,是善于保持沉静;水润泽万物,给予而不求回报,是善于给予仁爱;水遇见圆的就拐弯,遇见方的必然有转折,堵塞它流动就一定停止,堵塞接触流动必然恢复,像这样就是善于守信;水能洗净各种污秽,能够以水平面为参照评判物体的高低,是善于协调治理;遇到什么容器、什么环境,形状就与之适应,而不是总保持一个形态,是善于发挥外物的长处;水冬天结冰,春天解冻,旱涝都依据节气,是善于应时而动。有善的人还是受到人们的批评,在于他的争。水就是因为不争,所以兼有七种优点而没有危险。’’

以上,老子认为水的美德接近于道。水的特点是七善,七善既七种美好的品德。所以,按照七善来修练自身的品德,就能够靠近“道”,就能本性俱足,就能知足之足。反之,就是与“道”背道而驰,越来越远。这时候,不德的水,我称之为“欲望翻腾的苦海”。一汪是接近“道”的七善之水,一汪是欲望翻腾的苦海,如何选择就在一念之间。

道法自然,其二表现在“反”。

无论是“周行而不殆”还是“远曰反”中的反,都是往返,循环运转不停息的意思。在书中的很多篇,老子也都阐述了关于“有了有就有无,有了开始就有结束,有了出生就有死亡”等这样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物极必反,循环往复,从而产生了因果。

另外,我认为这个“反”也有“返回”的含义。这让我想起网络上的一句话:“我们都是用几十年长大成人,再用余生通过学习,寻找成为孩子的路。”我们这一生,出生的时候,也许本就是“因为道的作用而出生”。所以老子把“婴儿”也比作“道”。而“道”,定是本性俱足的。

可是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在家庭,学校和社会里,无数的知识和观念告诉我们:“看得见的才是有用的,值钱的才是有价值的,钱是这个世界衡量一切的单位和尺度“。于是我们被教导着去学习“有用”的知识,艺术变成了高级知识殿堂的敲门砖,生活则变成了“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名利场,精神世界空空如也。而世俗中大多数的人,无法做好钱与生活的平衡。更多的人,为了赚到钱和获得名利,可以牺牲自己的身体、忽视家庭生活、冠冕堂皇地放弃原则,能想方设法地去欺骗,甚至背信弃义地去抢夺。任何的不道德,都是离“道”越来越远,个体原本“本性俱足”的本性也开始丢失。

佛说:“回头是岸”。这个“岸”,我认为是从“欲望的苦海”走上“道”路的岸。

如果有一天,我幡然省悟,回头向道走去。那之于我之前的人生,之于大多数人而言,反到成了“背道而驰”的逆行者。于是质疑、不解和不认同就产生了:“哎~你干嘛去?大家都是这么过的,都是往这边走的!几十岁的人了,你为什么总是折腾不休呢?”或者“哈哈,太好笑、太奇怪了,你居然往回走!”可是,这些对于世俗来说的逆行者们的坚定信念,却如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是:

上士听到道后,必定立即勤奋去实行;中士听到道后,则将信将疑、犹豫不定;下士听到道后,则会哈哈大笑。如果不被他们嘲笑,那就不足以成为“道”了。所以古时候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看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在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凹凸不平;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川谷;广大的德好似有不足之处;刚健的德好似怠惰的样子;质朴纯真又好像浑浊未开;洁白无暇的东西好似含污纳垢了一般;最方正的东西好似没有棱角;最珍贵的器物总在最后制成;最大的乐声反而听来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它的形状。道幽隐无声,无名无状。也只有道,它善于给予万物并且辅助万物。

归道之途的切入口,就是觉醒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年龄日益见长,经验教训吃的多了;也许是因为某件修身养性爱好的专注积累;也许是因为贵人的一些话而顿悟;也许是因为某件事。每个人觉醒的时间虽不同,却总有那么一刻,自己的世界会照进一道光,那是真的希望。早日抓住这个切入口,就能早日脱离“欲望翻腾的苦海”。而感觉敏锐的人又能比感觉迟钝的人早日感知到这个切入口。所以,培养感觉的能力也是归道途中重要的技能准备

归道之途上,还需要德育的护持,也就是德育归道。如果没有“德”,人类就没有文明,只留下动物的本性。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万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物生长起来。因此,万物没有不尊敬道而重视德的。道之所以受到尊敬,德之所以受到重视,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其自然。所以,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使万物成熟结果,使万物得到抚养和保护。(它)产生了万物却不据为已有,养育了万物却不自恃其功,导引了万物而不做万物的主宰。这才是极大极深远的“德”。

道生德育,就像人的父母。只有无悔的付出与养育,不求回报。道、天、地、人。人需要用修德的过程去接近道,去回归道

归道之途,在短期内,是看不到什么进步和效果的。可在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里,却在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思想的清晰逐渐让自己“明而不惑”;踏实前行又让自己拥有了四平八稳的气质;无论是生活还是职场,都能明白了“因果的作用”,也就改变了为人处世的发心。当“名利”的利变成了“利益大众和自己”的利,财富就会随之而来。

记得有本书里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成为收入上亿的设计师?”答:“你要有解决价值上亿问题的能力。”如果发心是为了帮助自己和他人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带去各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益处,那么,拥有多大的能力,就能收获多少财富。反之,如果做事的初心仅仅只是为了钱和眼前的利益,路会越走越窄。

道法自然,其三表现在“位”。

二十五章中的“独立而不改”,我认为这个“改”字与《道德经》中的“为”是相同的意思,也就是“不尊重个体的意愿和自然,贪图作为和强加干涉的行为”。

“不为”和“无为”不是“无所作为”的意思,而是“尊重个体的意愿和自然,勿强加作为”。对自己“独立而不改”,就是尊重自己的意愿,守住自己的位。对其他个体“独立而不改”,就是尊重其他个体的意愿,守住其他个体的位,亦不僭越其他个体的位。

守位,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是经受自己的情绪,不施加于他人;是承担自己的事情,不妄求和推卸于他人;是接受自己的状态不暴力,做能力范围内和适应自己当时状态的事,不强迫自己,不拔苗助长。就能保护自己的信心,爱惜自己的身体,才能做到自尊自爱。自尊自爱就能独立自强,能增长责任担当的能力,拥有自己清晰的边界。

这也是《道德经》很多篇幅在劝说的“自然无为”。施政要无为,做事做人要无为,如果强加作为,就会导致失败和毁灭。如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屋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是:

保持着盈满的状态,就会流失,不如适可而止。揣着捶打得既尖又利的铁器,就会戳破衣服,不能长久保留。如果金玉堆满房屋,定会招来盗贼,不能长久守住。富贵而又骄纵,定会给自己带来祸害。功成名就之时,要含藏收敛,急流勇退,这才符合自然运行的规律。

相对于守位的词语,就是越位,也就是老子说的“有为”,是不尊重个体的意愿去强加作为。之所以会有越位的行为,归根结底来源于“强盗思维”。就是不安于现状,不知足,意图和去实施抢夺、偷盗、控制或坑蒙拐骗的行为。其目标包括物品,身体和精神在内。

比如,科技的进步其实是对自然资源的抢夺。科技进步虽然加快了人类生活的效率,但往大了说,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也造成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明里暗里的战争。往小了说,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造成了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竞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家庭之间的竞争与教育的竞争。这就是“内卷”最本质的原因吧!

再比如投机取巧的行为,是认为普通的路走着太辛苦,于是想方设法寻找捷径,千方百计地过度提高效率,以致失了品格与原则。大多为人圆滑,精于权谋的聪明人会精于此道。虽暂时拥有了财富,却无法守住太久。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稳的。脚步跨得太大,是坚持不了太远的。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反而建立不了功勋。自高自大的,反而不可能长久。能从“道”的角度衡量,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懂得道的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那些投机取巧的行为都是踮起脚尖站立和脚步跨得太大的人,根基不稳又急躁前行,早晚必败。而那些把“磨练”当做常事的人,反而能细水长流,悠游久远。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搅扰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凡是天下的难事,一定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凡是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的部分做起。因此,有道的人以小事积累,不是一上来就妄想做大,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许诺的人,很少有能够兑现的,必然会信用不足;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的人,势必会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人遇到事情总是把它看得很困难,所以反而没有困难了。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以小见大”,是常常能听到的老话。都是在说:做大事是以做好小事为基础。一个人如果能做好生活中的每件大小事,只要让他再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就能够胜任其想做的任何事。相反,如果一个人平时生活时就丢三落四,露出一大堆漏洞,能相信他在大事上细密周全吗?再者,如果一个人只在一件事情上“谓之成功”,且做法并没有通用到生活中的其他事,那么,生活有多复杂,他就需要学习多少种技能方法。学得太多太杂,反而生出更多不惑,生出更多欲望与烦恼。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不了解道而追求学问,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而没有东西将它们统一起来,免不了会被这些知识牵累。有一天了解了道,再看世间万物,都是妄想产物。去掉妄想来求恢复本性,就是求道过程中的减法。私妄减少再减少,就达到了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了。治理天下的人要以清静无为、不扰让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政举骚扰民生,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当了解了“道”这一通用公式,学习再多的知识都是有系统且有序的,是需要什么知识再学什么知识的轻松心态。

在强盗思维中,物品和身体上的伤害都是看得见的,而精神上的伤害很难被察觉和看见。“杀人诛心”,这个词,比直接杀人更残忍。

比如在亲密关系里,近几年流行的“PUA,既情感控制”,就是对他人的一种精神掠夺,是对于人权自主权的掠夺。又比如所谓的“求生欲”,也是一种欺压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掠夺对方精神主权的体现。这样的感情之间自然没有平等与尊重可言。这样的亲密关系,不会亲密反会疏远,会引发各种情感纠缠的问题。

再比如有些父母对孩子所做的事,是用“爱的名义”去绑架,去控制孩子听自己的话,按照自己的安排去生活,归根结底也是种精神控制。有的孩子逆来顺受,当时不敢反抗,是一种“假性的乖”,会成长成没有主见的“空心病”。但将来总有一日,他们会用各种方法反抗,震惊内外(娱乐圈怪相)。也有的孩子会想方设法地奋起反抗,这种反抗的举动被叫做“叛逆”,被称为“不听话”。

所以,保持界线的明晰是“独立而不改”的态度体现。

再比如,真正的自律,我从花儿做的图片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如果你一直在努力并愿意学习该如何更好地做每一件事,你就是自律的。”

自律源于对自身状态的尊重,源于自身处事的源动力,而不是用外部的约束过度控制自身的行为,过度地灭人欲是对自身的伤害。

如,市上繁多的各种时间管理方法、番茄钟、或是按时按刻按分地填写计划表。如果没有尊重自身当时的状态去严格执行,都是对自身的暴力伤害和控制,也是用毅力在逼迫自己去抢夺自身的时间与精力。时间久了,逆反心理就出现了,“拖延症”就产生了。对自身的暴力和过度控制的结果就是“躺平”,个体“躺平”的区别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毅力强大的人能够坚持得久一点,能晚一点躺平。同样,也会比早一点躺平的人躺的更久,因为透支的精力和毅力和反弹时的伤害成正比。

在我教初跑者跑步的五年多里,我带过不怎么练习跑步的人,与她在六个小时内跑完了全程马拉松。虽然她用强大的毅力坚持了下来,代价却是“这辈子估计她都不想再跑马拉松了”。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如果每个人能顺势自然,都能尊重自己和每个人的状态,每个个体的状态又对应相同状态的受众群体,又何来竞争与恶性竞争呢?没有了抢夺,就没有了竞争,没有了战争才会有真的和平。和平带来美好与静定。

以上,是我对道法自然的理解,体现在静,反和位这三个字。

“道”的规律,用碁中哥的话来说是:“吸引力法则”也就是你怎么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怎么对待你。也就是,自己在什么状态,就会经历这个状态的人事物。

如果想遇到更加优秀的人和更好的机会,就要努力成长为那个状态的人。我不知道碁中哥这个规律总结于哪里,但我极为认同。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标准就是每个个体当时的状态。状态相似就会引起共鸣,互相吸引。读《道德经》时,也说得通。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译文:遵循道的法象,按照归道之途,天下人就会前来追随。归顺、投靠,互相吸引又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都和平安泰。动听的音乐和美味的食物,能使过路的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可是乐饵止,人既散。虽然对“道”的表述平淡无味;你想看看它却始终看不见,你想听听它却始终听不到,但是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没有限制,自然也不会消散。

这里的“归顺”不同于世俗世界的归顺与投靠。世俗所说的归顺是出于名利的驱使,指的是人们为了追名逐利和满足自己的欲望,当欲望有了实现的物质前提时,他们就会趋之若鹜。这里的“归顺”指的是志同道合的吸引,道友们有相同的价值观,互相理解与欣赏,互相帮助互相滋养,互相支持又不伤害,自然会和平安泰地共同前行。

于我,当时在觉醒的时候,是出于“再也不想遇见不尊重我、伤害我的人,再也不想经历以前的苦难”的原因。所以我的动力是让自己和家人都能成为更好的人,遇到更美好的人事物。

了解了“道”和“道的特点与规律”,就知道不知足是本性于后天环境中丢失使然,是对未来的未知,也是对世界规则和事物规律的不清晰。如何走出欲望翻腾的苦海,首先要“复归本性”。那些被迷雾遮盖的本性,可用德行擦亮;那些被丢失的本性,就去慢慢找回来。如果本性恢复俱足,如果知道努力的终点是归道,努力的方向是修德,就会知足。

(自己画的《道德经》总结图表)

在我看来,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不知足在于本性丢失不俱足。大多的不满足和不安全感,来源于自己“不曾拥有”或“不够”。

比如“爱”,如果在出生后,在家庭里生活中,感受和得到了足够的爱,对爱,就会满足。反之,就会到外面去寻找“爱”,欲求的爱本身就是不平等和卑微的。

比如“信心”,如果做事本就周全缜密且从小到大地不断积累,自然会稳重又拥有信心。而自卑的人,就会为了证明自己而去追求外界的关注和认同,会一味地追求“名利”。

比如“尊重”,若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前提是要自尊自重,而不是对己对人皆不尊重,却要求别人来尊重自己。

可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哪里本性不足?哪里的本性丢失了需要弥补呢?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任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能够了解、认识别人的是智慧的,能够了解、认识自己的才是高明的。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能够克服自身弱点的人才是刚强的。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的人是有志气的。始终不离根基的人就能够长久,死后名声不泯灭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了解自己,需要对自己进行长期的观察,需要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自己不想面对的真实部分。如果长期自欺欺人,就会分不清哪部分是真实的,哪部分是虚假的,又如何了解真实的自己呢?

不自欺才有真,真才有诚,诚才会信,信之后显,于是可爱,可以爱。

要做到真实,首先要做到“话不尽讲不撒谎”。有的话我心里知道,我可以选择不说,但不会对自己与他人撒谎,包括所谓“善意的谎言”。这是保持真实的法门。,这也是真实地“做自己”。

如果是回顾过往生活,可以反思自己过往中,所有不德地观念和行为,是对自己过往最好的交待。在我之前所写《我爱洗澡,皮肤好好,啊哦啊哦~》一文中,有具体的反思方法。

如果放在未来生活中,有一方法简单易行。面对自己的真实需求时,首先要分清楚“欲望”与“正当需求”的不同。

“欲望”与“正当需求”的不同在于“是否伤害任何一方”,无论是伤害自己还是他人,或是动物与环境。如果是“欲望”,就用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是“正当需求”,则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去满足。

比如想去哪里游玩、想做什么事情;比如想吃什么食物;比如想买什么物品;比如想说什么话等等。举个例子,如果我最近想吃烤鸡,那在我的能力范围和预算范围内,我会尽量满足自己的需求。因为欲求不满的正当需求被积累后,可能会变成欲望。这就是所谓的“对自己好一点”,这就是尊重自己、满足自己和恢复缺失部分的做法。关于尊重自己,我非常赞同小雅做出的总结。

这样的做法在我实践这近一年的时间里,较之以前,我更爱自己了,也不会因为任何事再伤害自己的身体了。

比如,我不会因为对一件事感兴趣,沉迷当中不想被打断,从而憋尿,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我不会为了赚钱去满足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欲望,去强迫自己过度地加班。

我也不会为了得到什么而随意委屈自己做出自我牺牲了。

我会因为温度的升高和降低,不嫌麻烦地随时调整自己的穿衣,更加会照顾自己的身体了。

我能非常敏感地察觉到他人对我的善意与恶意。

我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寻得什么样的伴侣,想组成什么样的家庭。

收获自尊自爱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尊重甜甜和家人,学会了照顾他人的情感和感受。这不是基于讨好,而是来源于同理心。

于是,在四十岁之前,我觉醒了,也不惑了。

无论是弥补缺失的本性还是修德,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实践。但不是说余生就只做这件事了,无论是复归本性还是德育归道,说到底都是为了让人生走向正确的方向,为了生活过得更美好。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实话不好听,好听的不是实话。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一定不善良。有真知灼见的人知识不一定广博,知识广博的人不一定有真知灼见。有道的人不爱积攒和保留,他会尽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获赠更多。上天的法则,总是提供益处,不加伤害;有道的人的法则,是施慧于众人而不与人争夺。

这里的帮助别人,不是为了获得名声、不顾及对方的状态去帮助他人。而是自己当时拥有,对方的状态也需要的时候,给予了他帮助又不求回报。这也是《道德经》的最后一篇。

以上,是我看《道德经》后,结合自己的学习与实践做出的梳理。

后记

这是我迄今写的最长,历时花费时间最久的一篇文。我想过,是否为了顾及更多观者的感受,分为上下两篇?但思虑再三,我写观后感不是为了打造爆款推文,而是为了给志同道合的道友们观看交流。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定也不喜欢世俗的营销套路,反而喜欢畅快淋漓地一口气读完所有文字。

在此,我要再次感谢碁中哥这一年多时间的教导。他的教导不是直接告诉我怎么做,而是尊重我每个阶段的状态,在我提出疑问时告诉我问题本质何在,成为我独立思考的引导。然后通过我自己进行实践后得出验证的结果,于是我就知道该如何做,该如何解决问题。只有通过自己思考,通过自己实践得出的道理,才能成为自己的。有这样的老师,是我的福气。而能拥有这样的老师,也源于我真诚地学习态度。正如电影《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中那句经典台词:“当学生准备好了,老师自然会出现”

最后的最后,愿屏幕前的你我,能够消除过去的苦难,能够着手改变自己的不幸,能够明晰人生未来的路。

愿君静心,安好。

文字 | 可可

配图 | 可可 花儿

思想指导老师 | 王碁(qi)中

(0)

相关推荐

  • 如何理解道德经“道法自然”?(下)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自然的挑战一:道法自然, ...

  • 【大道至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融媒体一淄川发布 2015-03-10 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 <大道至简--中华传世经典选粹>是由中共淄川区委编辑出版的一部中华传统文化普及读物.该书 ...

  • 深度(输出式)阅读:孩子们读《老子》心得||读书课堂

    致   谢 感谢大朋友们的支持, 感谢小朋友们的坚持, 我们用一年的时间读完了<老子>. 左爸爸说:细火慢炖得真味,日月雕琢成风雅. 希望往后,孩子们时常咀嚼,时常回味,成就她们丰盈的人生 ...

  • 老子五千言之旨归

    道德经之旨:自然无为,为而不争,守静守朴.华夏道德文化就是一个节制人们欲望之文化 解读: 自然无为之解读: 所谓"自然",就是天然,自然天成,这是事物自身运行之结果,叫自然而然之成 ...

  • 亲子共读 道德经 45-46章 清净与知足

    45章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⑤.清静为天下正⑥. 讨论点: 先要明确"若"的含义,孩子说是"比如& ...

  • 夜读道德经(连载25):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之足,常足矣"这句话,我们都会说.但为什么知足这个"足"就能带来"常足",这其中的缘由,您想过吗? 很多人把这句话当做心灵鸡汤,那是因 ...

  • 填词《清平调》夜读清平调有感。

    May11,2021.填词<清平调>夜读清平调有感.(步韵李白清平调). 首一. 乾坤之大互包容,日月正气透雾浓. 人间有情视未见,莫道无缘不相逢. 首二. 又是初夏飘荷香,春残入目欲断肠 ...

  • 【江西】邱彦宾《读“曹冲称象”有感》指导老师:孙寅

    读<曹冲称象>有感 文清外国语学校一年级 邱彦宾 今天,我读了一篇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曹冲称象>,这篇故事说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有多重,于是大家都来想办法 ...

  • 读诗有感(五律)

    ​读诗有感(五律) 过往多歧路,人情梦里知. 前行犹幻影,侧首复沉思. 且向闲居卧,须安老态痴. 听谁说道理,自了以随时. --暮色苍松5.4

  • 【原创】河北省|王金光:读党史有感(四)

    原创作者:王金光|河北省承德市<读党史有感>(四) 遵义会议风疾方显野草劲,火烈最好辩真金.遵义会议换统帅,扭转败局稳军心.四渡赤水新帅迎敌第一招,四渡赤水棋艺高.蒋匪南北听命跑,红军破围 ...

  • 【雏鹰展翅 ‖335】小学生 莫嘉慧 ——《读<小英雄雨来>有感》

                   雏鹰展翅 雏鹰展翅 读<小英雄雨来>有感 文 |西吉一小学四年级(4)班    莫嘉慧   孩子,梦想从这里放飞      最近,我们学习了<小英雄雨来 ...

  • 我读道德经

    转自:经济学雷锋 我读道德经--第一篇 我读道德经--第二章 我读道德经--第三章 我读道德经--第四章 我读道德经--第五章 我读道德经--第六章 我读道德经--第七章 我读道德经--第八章 我读道 ...

  • 读宇宙有感

    何静 投递日常 4月2日 身边时常有人说,人类是十分渺小的.从小,大家形容程度总会是这样的"这是全宇宙最-/我是全宇宙最-"久而久之,就觉得宇宙是最大的,相比较而言,人类可不就是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