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投资潜力排名第三,长沙是怎么做到的?

长沙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开始进入收获期。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投资潜力城市百强榜研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湖南有5城上榜,长沙更是压过了上海和广州,排到了百强榜第三的位置。

对于这个结果,希迪智驾副总经理应龙表示并不意外,他甚至认为长沙的投资潜力可以超越深圳,在排位上再进一步。

赛道顾问表示,白皮书产业投资潜力的评价模型是基于目标性、可比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及动态性原则下,从产业基础、政策支持、发展要素、产业氛围4个维度建立的综合评价体系。

回到百强榜单,排名第一北京的产业发展特色,白皮书总结为“技术驱动,基于综合实力全面布局产业环节”。由于北京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类资源都在此汇聚,因而具备了非常强的产业基础,同时因为人力、土地等产业发展要素竞争激烈,北京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更趋向于高端研发和生态完善。

再比如排名第二的深圳,其产业特色为“龙头引领,带动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深圳同样具有非常优势的基础资源,像华为、腾讯、比亚迪等本土企业战略布局的拓展以及转型升级的进行,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也由此开枝散叶,白皮书认为,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根基雄厚,产业发展更趋向成为Tier1供应商。

很明显,无论是北京,还是深圳,能够在榜单排名靠前,倚仗的都是通过自身特殊区位和提前“起步”所先行积累起来的产业基础优势,相比之下,长沙能够冲进百强榜单前三实属不易,其在背后付出的努力更是大大高于上述城市。

白皮书给出的总结是“筑巢引凤,构建配套设施吸引企业进驻”。

从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软硬件测试环境,加上长沙市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与倾斜,2019年发布了以《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V2.0》为核心的“1+2+3”规则体系,今年4月又推出了“火炬计划”和“头羊计划”,从而构建了一个极为坚固的产业发展基础底座,接下来的招引企业和聚集产业生态也就水到渠成了。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自2018年以来,长沙市洽谈对接智能汽车领域重点项目80多个,累计引进华为、大陆、舍弗勒、腾讯、百度等智能网联汽车头部企业近30家。截至2019年底,长沙市已集聚智能网联产业重点企业347家。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在引进生态企业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求大,而是着力构建齐备的产业生态。

比如围绕车载及路侧通讯设备,引入了华为;围绕自动驾驶底盘及线控转向,引入了舍弗勒;围绕人工智能处理器,引入了地平线;围绕传感器,引入了大陆集团;围绕云控平台,引入了启迪云控;围绕自动驾驶特种车辆,引入了希迪智驾、桑德新能源汽车、中联酷哇等等。347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重点企业中,基础层企业229家,例如景嘉微、国科微;技术层企业77家,例如华诺星空、证通电子、楚天电气等;应用层企业41家,例如希迪智驾、京东无人车、三一等。

我们可以注意到,长沙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过程中,围绕着产业基础、政策支持、发展要素、产业氛围4个维度,实际上建立了一个“配套设施—招引企业—产业生态”的金字塔型结构模型。

在这个金字塔中,长沙开创性的成立了湘江智能,在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结构中,湘江智能既是联系政府、企业和产业的平台,也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者、产业生态的促进者,还是测试区的运营商,成为产业生态中的重要一环。这也是长沙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有产业发展路径。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到底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长沙是如何完成“超车”,一步一步从一个追赶者变成领跑者的。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