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夜听丨主播:梦儿丨桃源大赛获奖作品【我的年】

文:刘敏   编辑:林淞月
我 的 年
过年是人们忙碌了一年后,进行总结、休整、放松然后再展望再计划再开始的一种重要仪式。我的年从七十年代开始至今有四十余年了,从无忧无虑的童年至老小兼顾的中年,我的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的变化。
七八十年代是计划经济时代,那时物资很匮乏,粮油、食品、布料等等均得每家每户按人限量供应,凭粮票、布票等凭证定量购买,那时的年很清贫。那时过年的年货大都是自家制作的,而且许多果品、食物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得上,因而过年,对于幼小的我们便是一整年长长的期待。长长久久的等待中,终于盼到了过年。印象中,准备过年的那些日子里,一直忙碌于工作的里父亲母亲会渐渐闲下来,慢下来,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他们将新鲜的猪肉、鸡鸭用盐腌晒好,挂在柴灶漆黑的灶壁上,任它烟熏火燎慢慢失了水分,变成和灶壁一样的颜色,洇出一层晃晃的油,弥散出诱人的香......水煮西瓜子是父亲的拿手好戏,他将一大袋子生西瓜子,用木脚盆装上,撒些生石灰,泡上一段时间,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倒入锅内,加上适量的盐和桂皮、八角、辣椒等佐料煮,先大火,后小火,一直煮干水,期间热腾腾的水气夹杂着五香萦绕着屋梁,充盈着我们的嗅觉,勾引着我们肚里的馋虫。
这时,老爸便会打开锅盖抓出一小把放在灶台,说是试试熟了没,其实也就是给我们解解馋罢了,若要真正入味,是要放在锅里闷上一夜,再晾些时日,喷香的五香瓜子就在这细火慢工里熬煮好了。煮完瓜子,紧接着,母亲在厨房里忙开了,用自家种的甜甜的红薯和上白白的粉子,搓成一个个圆滚滚的丸子,再放入滚滚的油锅里,直至炸成金黄,捞进瓷盆里,脆脆地响着。我一旁看着垂涎不已,迫不及待地伸出了小手。接着母亲将生的薯片、花片等又炸成黄的白的一锅,沥干油,待凉彻后,放入肚大口小的瓦坛里,藏在床底下。说藏也算不上,都是当着我们的面放进去的,许是担心我们隔久了没有吃而无节制吃坏了身体,便放在我们不易移动的地方。但事上无难事,和姐弟一齐推的推拉的拉,坛子就轻易移了出来,于是我们便抱着瓦坛大块朵颐一番,当然我们也知道适可而止,懂得还要留着新年里待客的。年前,我们就这么一直一直小尾巴似地跟在父母身边,开心地看着他们忙碌,大饱着我们的口福。虽然品种不丰富,但我们每天都过得幸福且满足。
到了年三十,平时吃不上的腊肉、鸡鸭鱼等都齐齐上桌了,一家人围坐在桌前,美美地享用着年夜饭,把菜碗吃个底朝天,把肚子吃得饱饱的。饭后围坐在旺旺的火盆旁边,玩玩游戏,讲讲故事,唱唱歌。哥哥和弟弟会把鞭炮拆成一个一个,在家门口开心地放着,夜就在这快乐的氛围中渐渐深沉......兴奋的我们全然没有睡意,这时,父亲会在火盆里添几块炭,用火钳给我们烤出香喷喷的麻糍,那味道至今仍缠绕在唇齿之间。接着父亲拿出一叠崭新的毛票开始给我们发压岁钱,你一张我一张,虽然每人只有几毛钱,对我们而言,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可以买几本小人书,可以买一堆花炮,可以买好多发卡呢。因为钱太新,我一般不舍得用,大都压在书本中,留呀留呀,一直留到了今天。我时常会翻出来看看,可眼前的已不再是钱了,它是我童年的年味,是我心深处温暖的纪念。
大年初一,母亲早早地叫醒我们,变戏法般把给我们做好的新衣抖开,穿在我们身上,新年就在这惊喜与兴奋中接踵而至。接下来院子里的一群孩子便跟着大人们开始东家西家地串门,互道着吉祥,重要的是看看别家有什么新鲜的果子,再好好地品尝一番,我的年就在这热热闹闹里渐渐平静下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的年后来有了电视,有了春晚,为年夜饭增添了一道美味的菜品。再至后来,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超市、店铺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街小巷,市场上有了更丰富的物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父母再也不用费时费力地去准备年货,想买什么转眼就买回来了,这年也就一年比一年轻松许多。
如今的年氛围营造得红红火火,早早的街灯下就悬挂起串串火红的灯笼儿,一溜儿齐齐整整,从街头直到街尾,股着劲儿地把洋洋喜气溢满全城。大街上,忙了一年的小商小贩们趁着年关生意好能多赚些钱,更加忙碌着,各色水果、鞭炮、烟花.....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种类繁多。
在外的亲友不管路途遥远,无畏车辆拥堵,潮水般奔向各自的家,与亲人团聚。走走亲戚,会会朋友,释放一年来奔波打拼的艰辛和疲惫,让紧张的神经慢慢放松,于是乎从这家走到那家,从老舅家吃到婶子家,满桌的丰盛菜品佳肴越做越精美,越来越营养,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中,把年过得开心又热闹,随后,重拾行囊又潮水般奔向四面八方,日子就这么年复一年地走过。
随着物资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想买市场中、超市里随时都能得到满足,幸福感满满的,因此,如今的日子天天过得就象年一样了,年也就如平常日子一般。
 我的年从过去的清贫到现在的富足,由过去的渴望到如今的淡泊,一年过了又一年。但无论过去、现在或是未来,无论清贫还是富足,最重要的是有亲人在一起的陪伴,点点滴滴,碎碎念念,有了那种把时光都暖化了的温馨,因而我的年就美美的,暖暖的,幸福又绵长.......
作者简介:
刘敏,女,江西省宜春市人,现工作于铜鼓县粮食局。业余喜欢读书、驴行、旅游、拍照等,兴之所至码些文字自娱自乐。
诵读简介:
梦儿:酷梦女子:净尘养心,以诗得乐,爱好朗诵。任多家网络平台主播。偶有诗歌作品发表
(0)

相关推荐

  • 乡下的父母-郑州日报数字报

    乡下的父母(外一首)♣ 吴相渝乡下的父亲母亲更接近城市儿女他们身后的田园那些朴素的爱仿佛日子在柴火.炊烟.灶台.饭菜中浮现于父亲母亲的脸庞在儿女梦中 神似佛祖的微笑乡下五月的天空倒映着父亲母亲生活的村 ...

  • 【远方】军人《老家》 作者•刘桂平 主播•山丫

    作者:刘桂平 主播:山丫 编辑:小鹿 老家 受疫情影响,儿子的工作单位近一段时间效益也不好了.工厂三日两头歇班放假,不用担心累坏身体了,这下有空玩啦! 久居喧嚣的闹市难免有些生厌,这不儿子携老婆孩子回 ...

  • 【父亲节特辑】父亲,我们的天

    / 你是我们和母亲的保护伞 你是我们和母亲的天 父.母,父在母前 而你在我们的心中 却远远拉在母亲的后面 我们感念母亲,颂扬母爱 却忽略了你如山的爱 在我们的记忆里 你总是沉默或对着我们斥责 远行的日 ...

  • 在梦开始的地方(王若涵)

    今年五一,受到疫情影响,我们没有前往人多的景点,父亲便提议去千岛湖的枫树岭镇看一看,我自是欣然同意. 一路上风景极美.路旁野花纷繁开放,浅紫的,胭红的,点缀在绿叶中.湖水是青蓝色的,像是极纯极浓的颜料 ...

  • 大荔记忆|那些背馍上学的日子

    如梭岁月,匆匆又匆匆,不知不觉已年届半百.站在岁月的十字档口,总有些记忆永远沉淀在成长的心路历程里,伴我前行.衣食无忧的日子留不下太多的岁月印痕,背馍上学的六年却像是一枚苦难的印章,永远的镌刻在五十年 ...

  • 儿时记忆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4-03-13 14:51 去乡下朋友家,见朋友的妻子正在用柴火灶烧饭. 我小时候,父亲单位的大院里堆放有很多废弃的木头,既占地方又碍事.一天,领导要我父亲把木头处理 ...

  • 【远方】 山西《母亲(上)》 作者:任我行 主播:山丫

    作者:任我行 主播:山丫 编辑:小鹿 母亲(上) 母亲出生于山西太行山下靠近盂县县城的一个小山村.解放前的盂县是一个穷地方.母亲有五个弟弟三个妹妹.实在揭不开锅时,姥姥姥爷就把母亲的一个妹妹送给平山的 ...

  • 小年,总该做点什么

    关于小年,一直有说法叫"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 可北方人,思想出奇的统一"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三好像是天定的小年. 活在北方,自然要入乡随俗. 昨天晚上原本准 ...

  • 【远方】山西《梦见母亲》作者•黎明 主播•杨梓

    作者:黎明 主播:杨梓 编辑:小鹿 梦见母亲 您在梦的那边 我在梦的这边 母亲苍老的容颜 老态龙钟的身躯 蹒跚摇晃的步伐 只能在梦中相见 您在梦的那边 我在梦的这边 母亲身倚门口窗边 送迎儿女远行归来 ...

  • [黄石诗坛]查生教的诗《想念父亲》(外一首)

    想念父亲 又到清明 春寒路上细雨霏霏 处处坟冢添新绿 父亲,我想你-- 仿佛那年梨花满枝头 枝头一遍白 父亲呻吟咳嗽中 整树梨花,纷纷飘下 飘成父亲坟头小白花 那场梨花雨, 清冷又咸涩 和泪浸泡成思念 ...

  • 小说|桃源渡口,梦里水乡

    安冬悦"一键订阅 我在时光深处,等你 写烟火人生,讲红尘故事 作者|安冬悦 演播|叶孤舟 1 春风送暖,梦里桃花嫣然. 自入春以来,颜欣夜夜做着同一个梦.梦里,那渡口,蓝天如洗,碧水悠悠.江 ...

  • 席间粉条儿悠悠香

    席间粉条儿悠悠香 小时候,入了冬,常有一老者赶了毛驴车进村,叫卖粉条儿.老者背驼,穿黑布棉袄,腰间系着粗布围裙.印象里,老者慈善,爱与村人打趣说笑.我有时随母亲来买粉条儿,老者必先从车上成捆的粉条里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