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带着一点点希望在生存
昨天看到一则微头条,这位朋友说他的孩子读高三,同桌是学习委员,而另一位男孩昨天找学习委员递纸条说对不起,说很抱歉把学习委员弄哭了,说不应该打扰她,还说学习委员喜欢他……但问题是,学习委员这天根本没有和这位男同学说过话,所以也就不可能有男同学说的这些事,换句话说,这一切,都是男同学的癔想。
学习委员去找了老师,说了情况,老师的说法,揭开了事情的原委:这位男同学因为学习压力大,出现了癔想症,在吃药治疗呢,且类似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男孩对其他同学,也有过此类举动。
看到此处,深感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之大,其实什么时候的学生,乃至推而广之,成年之后,什么位置、什么年龄段的人都一样,各人有各人的具体的情况,人,都是在压力中生存,都是带着一点点希望,在努力前行。
我是很理解甚至同情于这位男同学的情况的,学生心中的希望,当然就是考试好,学习好,有好的分数,分数比天大呀。每一个稚嫩的心,都向着那一个目标,每天起早贪黑,努力的早读,努力的上课,努力的晚自习,回家之外再努力地完成作业。一切的支撑,只因心中那个小小的希望。
环境苦一点,压力大一点,都没有关系,只要心中那个希望在,生命就能有朝气,就能持续地向前去行进,学生的不容易,其实就像人生的一个缩影,成年人的世界,更是一场竞赛,与别人的竞赛,与生活的竞赛,与自己的竞赛。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把生存性最强的特性,赋予一种叫做“快速反应”的能力,即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聪明和最强壮的,而是能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对变化的快速反应理解为适应性。而作为人来说,则在对变化的快速适应上,又应该再加一个内容——希望。
动物有没有对未来的希望,我们不得而知,大概是没有的吧。但希望至于人而言,显然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高等思维的特性,就是想象力、抽象能力,就是预期,就是对未来的希望。
钱钟书说: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这话虽有些直接,却不无道理。而他隐含的意思还是在说,生活的希望,对快乐的渴望,对幸福的渴望,引导和激励着世人,一直往前走。
胡适曾在他的小诗《希望》(我从山中来)中写道: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过时;
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盘花!
多美的意境呀,多么质朴而纯熟的情感,简单、真诚、淳厚、动人,诗歌的意义,大概就是如此了吧。而这种栽花盼花开的情愫,不也正是整个生活乃至人生的写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