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为枪的报人邵飘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记者邵飘萍隐藏中共党员身份,以如刀的快笔为受压迫者发声,以深沉的思考为中国新闻学理论奠基,以抗争的精神为民族的光明探路,是无愧于那个时代的先行者。

  铁肩辣手著文章。1886年10月11日,邵飘萍出生于浙江东阳一个寒儒家庭。1909年,他从浙江省立高等学堂毕业后回金华任教,其间被《申报》聘为特约通讯员,为其撰写通讯。1911年,邵飘萍辞去教职,赴杭州寻找办报机遇。他拜访新闻界前辈杭辛斋,与其联手共办《汉民日报》,并发表署名“振青”的评论文章抨击社会丑恶现象,开始了职业报人生涯。1913年8月10日,他因“扰害治安”和涉嫌参与讨伐袁世凯的罪名入狱,《汉民日报》遭封。被妻子汤修慧设法营救出狱后,邵飘萍暂避日本,进入东京法政大学,与同乡组建“东京通讯社”,为国内各报提供“东京特别通讯”。1915年底,邵飘萍学成返回上海,应邀任《申报》《时报》《时事新报》主笔。他发表了大量抨击袁世凯称帝的文章,笔锋犀利,直接影响了时局。

  1916年,邵飘萍出任《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享有特派员称号的记者。从1916年8月23日到1918年12月11日,他共撰写了223篇“北京特别通信”,内容多为国是。“北京特别通信”反应迅速,富有见解,开新闻报道新风气,一时风靡全国。

  彼时的中国,封建军阀连年混战,国家遍体鳞伤。1918年10月5日,32岁的邵飘萍辞去第一大报特派记者之职,自筹资金创办《京报》,从此开始以笔为枪、唤醒民众的新闻救国。他亲书“铁肩辣手”挂于编辑室墙上,与报社同仁共勉。邵飘萍认为,封建军阀统治祸国病民,遂在《京报》创刊号上号召“国民共起,志同道合,协力以除之”。由于讲究时效性和真实性,敢于说真话,《京报》很快成为北平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京报》坚持政府应“听命于正当民意”。1919年4月30日,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日本。邵飘萍在《京报》上先后撰写《请看日本朝野与山东问题》《国民对待外交之准备勿以空言塞责》等评论,痛斥腐败当局的卖国行径,号召民众“一致奋起以与决一生死”。5月3日晚,北平青年学生1000多人在北大集会。邵飘萍以《京报》社长的身份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号召同学们救亡图存,奋起抗争。在场的爱国学生被邵飘萍的演讲深深打动,决议翌日发动各校举行学界大示威。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爆发了。《京报》派出记者采访报道,为爱国学生助阵。此后的两个多月里,《京报》发表邵飘萍40余篇署名文章,以强大的革命舆论推动了这场伟大运动的深化发展。

  秘密入党播火种。1919年8月,《京报》被官僚政客集团“安福系”查封,邵飘萍遭通缉,只得再度赴日。在日期间,他出版《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新俄国之研究》,向国人介绍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科学研究的成果,授劳动者以必胜之券”。

  1920年秋,“安福系”倒台,《京报》复刊。邵飘萍坚信“人民之觉悟不彻底,则政治之改革亦不彻底”,在《京报》发表了《导中国于国际共管之路者》《政治罪恶与社会罪恶》等文章,痛斥北洋军阀祸国殃民的行径,启迪民众反对封建军阀,体现了“社会公共机关”“国民舆论代表”的特质。

  1924年12月5日,《京报副刊》创刊,每期16开8页。邵飘萍坚持独立自由之表达,支持主编孙伏园放开手脚办刊,《京报副刊》成为五四运动时期全国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京报副刊》的撰稿人很广泛,鲁迅曾发表了《青年必读书》《如此“讨赤”》《并非闲话》等杂文名作。1925年4月24日,邵飘萍邀请鲁迅主编随《京报》附赠的一份周刊,该刊后成为独立发行的半月刊《莽原》。

  1925年,邵飘萍经李大钊等介绍秘密入党,并被赋予宣传和情报两项“特别的工作任务”。早前,他便与共产党人紧密联系,并在《京报》上长时段、大篇幅报道二七大罢工和五卅运动。他还在《京报》上编发《马克思纪念特刊》《列宁特刊》,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使马克思主义的熊熊火种得到广泛撒播。

  新闻匠心培英才。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在京成立,蔡元培任会长,徐宝璜、邵飘萍为导师。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被称为中国“报业教育之发端”。11月3日,邵飘萍首次授课,听课的学生包括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的毛泽东、高君宇、谭平山等进步青年。

  翌年2月19日,该会改组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4月20日,在邵飘萍的指导下,中国第一本新闻学专业刊物《新闻周刊》创办,旨在“便会员之练习,便新闻学识之传播,便同志之商榷”。在10月16日举行的首届期满结业式上,毛泽东的名字出现在“得听讲半年之证书者”名单中。毛泽东回到长沙后创办《湘江评论》等报刊宣传革命思想,与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经历不无关系。

  1923年9月,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由京报馆出版。这部中国第一本新闻采访学专著,是他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授课讲义,后修改作为平民大学新闻系教材。他提出“报纸之第一任务,在报告读者以最新而又最有兴味、最有关系之各种消息”,报纸的价值主要在于“新闻材料之敏捷、丰富、真确与否”以及新闻评论是否“公平与适当”。此书与徐宝璜的《新闻学》、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被誉为中国新闻学体系诞生的三大标志。

  1924年6月,他的《新闻学总论》出版,书中提出了“记者之尽职,以道德人格为基础,以侠义勇敢为先驱,而归本于责任心之坚固”等重要论断。邵飘萍的两部新闻学著作,是中国新闻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之作。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京报》立刻派记者赴现场调查采访,并刊发大量讨伐文章。邵飘萍公开斥责北洋军阀是“国民公敌”,军阀对其恨之入骨,叫嚣“宣传共产,鼓吹赤化,不分首从一律处以死刑”,直称邵飘萍为“卢布记者”。4月22日邵飘萍在《京报》发表“绝笔”《飘萍启事》,24日被捕,26日即被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罪名被枪杀于北京天桥。临刑前,邵飘萍拱手说了句“诸位免送”,随即从容就义,用生命诠释了革命报人的铮铮铁骨。

  1936年,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说邵飘萍对其帮助很大,是“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毛泽东于1949年4月亲自批复追认邵飘萍为革命烈士,到了晚年仍称“我是邵飘萍的学生”。198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正式确认邵飘萍的中共党员党籍,此时距这位以笔为枪抵抗强权的报人以身殉报殉国已经过去了整整60年。

(责编:刘圆圆、万鹏)
(0)

相关推荐

  • 《京报》老板邵飘萍因公开支持郭松龄的倒戈...

    <京报>老板邵飘萍因公开支持郭松龄的倒戈反奉的军事行动,惹怒了张作霖.郭松龄兵败被杀之后,邵飘萍知道张作霖对自己恨之入骨,怕遭到报复,只身躲进了位于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避祸.不出所料,张作霖 ...

  • 魏染胡同—— 六进士云集,京报馆落居

    魏染胡同: 六进士云集,京报馆落居 提起骡马市大街北侧的魏染胡同,或许很多人并不怎么熟悉.但是似乎并不起眼的她,在历史上却有着浓郁厚重的人文气息,更深藏令人敬佩不已的红色基因. 宣北坊中的一条古巷 魏 ...

  • 新传人物志|邵飘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邵飘萍是中国新闻事业在民初转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被誉为"新闻全才"的记者.在近二十年的新闻生涯中,他创办过通讯社,当过<汉民日报><申报> ...

  • 被称为三不知将军的张宗昌在一百天内杀了邵飘萍林白水两个记者

    大家都知道狗肉将军张宗昌,号称"三不知"将军,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队伍有多少士兵,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财,也不知道自己娶了多少个老婆.实际上,张宗昌还有一个不知道,那就是他一辈子 ...

  • 邵飘萍 铁肩辣手

    热播剧<觉醒年代>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李大钊替当时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毛泽东申请了邵飘萍新闻学报告会的听课证.一次会上,毛泽东.邓中夏与陈俊达就"怎样才是合格的新闻记者"展 ...

  • 开平书法家以笔做“枪” 共同战“疫”|钟南山|书法|诗词|书法作品|书法家

    这一期,我们推出开平书法人的作品,他们以笔做"枪",创作出优秀作品,号召全市人民共同战"疫".笔墨随时代,书法鼓士气.在市文联的倡导下,全市广大书法工作者积极响 ...

  • 山水中国(65)|  以笔为“枪”看多伦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图文丨管苏清 " 1927年10月8日,晴.上午从共和旅店移入景云里寓."--摘自<鲁迅日记>. 景云深处是吾家,与多伦路毗邻的景云里,是鲁迅在上海 ...

  • 【晴雪(韦炜)精品美诵】一曲小桃红咏飘萍∥主播云菲.

    ·羽墨飘香文学第1367期 诗歌| 诵读 | 书画 | 摄影 首届<中国好声音经典朗诵大赛>2018震撼钜献. 从4月29日开始面向全国天下知音征集时代强音 (一)曲   小桃红 咏飘萍 ...

  • 这身如飘萍的市场

    市场很难做,关键在于无法确认那里是底部... 今日主跌,出现白马的反杀.比如中国巨石等股票,很惨烈.例如顺丰就不说了. 跌停逐渐增加,而分布也开始绿. 果然,每一次跌,真跌,都不是那么好玩的事情.这一 ...

  • 向度微刊:宜万长江大桥一带的晚风(诗/飘萍)

    飘萍 宜万长江大桥一带的晚风(组诗) 夜晚的林荫道 宜万长江大桥一带的晚风 夕光 天然塔的合欢花静静地开 散步中偶遇杜英 树之诗 说说蝉吧 太阳雨 向日葵 七月清凉 夜晚的林荫道 夜晚的林荫道 无用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