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深情去体验一方水土的沧桑,用文字去记述一段时光的痕迹。我乐于接受行动的责任,荣耀来自于新时代的风貌,而并非我所写下的文字。
微信版第681期
汪宗祝
在皖苏两省交界之处,高淳永丰圩、宣城金宝圩、当涂大公圩毗邻相连。其间有一片荒湖滩,三国时东吴有一支运粮队,经常往来于此,故得名“运粮湖”,后人谐音为“月亮湖”。
九十年前,在这片荒湖滩上崛起了一个村庄,如今这里处处展现出改革开放以来的勃勃生机和江南农村的秀丽景象,这就是水阳镇光明村。
运粮湖原是百姓眼中的“三不管”地带。清末明初之时,这里盗匪窝藏,商旅不行。最先从江北逃荒来的张姓、汪姓、马姓、丁姓、钱姓、陈姓、麻姓等十余户人家依傍于崇宁圩和洪圩筑埂开荒。
1926年,刘汉中(祖籍保定)召集从江北无为、繁昌、庐江、巢县、定远、肥东等17个县流亡而来的数百人,成立了月亮湖垦荒总公司,刘汉中任总经理,芜湖法律顾问处陈亚山任顾问。公司成立后,他们即向宣城县政府呈报“雁新圩”建设项目,获批准后,于1927年开始围荒垦田。因担心汛期河流不畅,围垦之初,不断遭到相邻的江苏省高淳县居民干扰,前垦后毁,使开垦无法进行。1929年春,高淳居民杨千根集结数十人,带着铁叉向垦荒民工冲击。冲突中民工曹克权、叶金标、满朝岗三人不幸罹难,后来月亮湖的人民每逢青苗季节,都要焚香烧纸来纪念这三位为建圩献身的农民。眼见百般阻挠,垦荒不能进行。1930年,以刘汉中为首的圈圩八大股东,恳请时任保安队负责人陈文权,带枪助垦。而阻挠圈圩的高淳居民见此情景,请出了保定人汪国栋与雁新圩开垦总公司打官司。因汪国栋与刘汉中是同学,后来经双方协商调解,达成协议,宣城和高淳居民共同开垦。次年雁新圩圈成。1931年汛期,雁新圩被人偷挖而溃,次年修筑还原。
1933年高淳县杨中山为了与刘汉中争夺地权,竟组织民工一夜之间偷偷筑起了中界埂(今高淳区阳江镇西莲村东埂)。自此,高淳和宣城居民隔埂相居,各自耕种自己的土地。所属宣城管辖的地界堤长5250米,总面积约4700亩,耕地3007亩,圩内沟渠31条,水面172亩,占耕地面积的6%。因沟小渠窄,不能蓄水,解放前,经常遭受旱涝灾害,人民生活无从保障,贫苦的百姓只得背井离乡,逃荒要饭。1949年农历6月份,山洪直泻而下,江潮迎洪而上,水位急剧上涨,当水位涨到10.9米时,在瓢把处(今光明村西埂组)的40米长埂突然溃破,绿油油的庄稼没入水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月亮湖人民加强水利兴修,加高圩堤、修建涵闸陡门。1953年,国家专门拨款新建了新民陡门。由于当时圩内村民稀少,生产建设技术落后,修筑圩堤全凭人力,在洪水来袭时,圩堤仍显单薄。1954年山洪暴发,当水位达到12.36米时,农历6月30,高淳县辖洪圩段溃堤,长度达50余米,给圩内村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圩溃后,党和政府积极组织劳动力上山垦植,进行生产自救,并加固复修圩埂,重建家园。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光明村人民大搞水利兴修。1964年,在合益与中五两个村民组交界处新建了6号陡门。1969年,在6号陡门基础上新建了排灌站,当时只有一台40匹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1983年7月1日晨,当水位达到12.56米时,3号陡门发现碗口大的漏洞,圩堤告急,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悬于一线。危急关头,抢险队员麻其文不惜性命,自带棉絮草包潜入水中,避免了一场灾难。在党的生日这天,麻其文同志火线入党,也是光明村迄今为止唯一一名火线入党的党员。《安徽日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都对麻其文同志的英勇事迹进行了报道。1988年下半年,光明村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发动民工千余人,突击20天,完成土石方建设3.6万方,使得圩堤高度达到13.5米,埂面宽度达到3.5米。1991年,完成6号电力排灌站改造,4台电机机功率达195千瓦。
2011年,再次对6号电力排灌站进行设备和技术升级改造。2017年,完成沟东至合益组圩埂混凝土加固及堤面道路硬化。2018年,对出现渗漏的1号陡门进行改造;同年,完成了1号大沟、沟东至合益上横沟以及6号站灌溉渠的清淤及坡面硬化。
2019年,完成合益至红东村民组圩堤道路加固和硬化。经过几代光明人的奋斗,如今的光明村圩堤高达14米,埂面宽度达到4.5米,圩堤堤岸加固和圩面道路硬化持续建设中。现如今,堤固圩安,富裕美丽的光明村款款而现。值得一提的是,高宣圩虽小,但在溃堤的1949年和1954年两年,周边的金宝圩、永丰圩、大公圩圩堤均出现不同程度崩塌和损坏。高宣圩加固安全后,则周边几个圩区也都安然无恙。因此,光明村所在的高宣圩也被称作“众圩之胆”。1932年5月,蒋介石首先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围剿”。安徽庐北(即庐江以北)地区的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部分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纷纷渡江至芜湖一带避难,当时隐蔽在芜湖的中共党员张咸昆同志担心走漏风声,迁至高宣圩一带开展地下工作,以开荒种田作为掩护。按照中共合肥中心县委的指示,将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分散到各地隐蔽,并要求建立交通站。1933年5月,女共产党员沈健来到月亮湖,历经艰辛找到早就隐蔽在江南的丈夫夏长根同志,并与张咸昆取得联系,建立了隶属庐北党组织的月亮湖秘密交通联络站。随着到月亮湖及安徽新河庄一带隐蔽的庐北共产党员日益增多,1933年11月,中共月亮湖支部正式成立,张咸昆同志任党支部书记,活动地点就设在张咸昆家。
当时,月亮湖支部的党员除了沈健和夏长根外,还有张家声、许治道、夏奏传、夏中池、沈启清、张世祥、赵业胜等共10余人,他们在面临现实困难、缺乏活动经费的情况下,张咸昆同志组织大家在南天花荡开荒40余亩,既解决了经费问题,又把党支部的活动有效地隐蔽起来。在劳动开荒之余,为不引起敌人的注意,有些党员则以测字问卜、唱门歌、做小生意为掩护,秘密开展党的活动。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形成,月亮湖党支部成员按照上级指令,陆续分散投身抗日战争。而张咸昆同志则留守月亮湖,直至1943年去世,年仅49岁。当时,月亮湖地区群众在月亮湖支部的领导下抵抗侵略、反击暴政的故事有很多,最著名的当属抵制国民党的“三抗”斗争,即抗粮、抗税、抗丁。1945年秋,新四军北撤后,中共无为县武装动员委员会主任万鹤龄,受中共七师党委派遣,到月亮湖来开展革命工作;受中共华东局的派遣,朱合喜、彭醒梦、杨杰、孙刚、魏道行等,都先后到这里来开展月亮湖的地下革命斗争。地下党员万福民、倪合法、季学根三人在游击战中光荣牺牲;还有沈斌、季道、徐干、张安祥、朱贵山、孙翼、郭世祥、杨昌准、陶大本、邓莫祥、吴达长、张安稳、王桂荣、张昌礼、万长良、朱樟树、刘炳南、王水成、张凤伦、张松林、万长江、孙维林、陈恩山等同志都先后在这里开展过革命工作。1949年2月,在月亮湖成立了中共宣高区委,陶大本任区委书记,郭世祥任宣传委员,张安详任组织委员。他们在月亮湖印发传单,组织向导组,准备为解放军过江的部队带路。同时组织武装组,做敌乡公所的工作,争取他们投诚起义。月亮湖地下党组织开始只有两支枪,后来缴获了国民党溃兵二十军的大量武器物资,积极开展游击战,壮大了革命力量,光明村的钱良聘、许承亚、张安定三人第一批参加了革命队伍。到解放前夕,月亮湖革命力量已发展到几个连,对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江起到了积极作用。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光明村人民自己当家做了主人。刚解放就成立了潦丰农会,钱良聘任农会主任。1949年至1956年,随着行政机构的不断变化,光明村先后成立了51个互助组,后又改为6个初级社,钱良聘任第一个初级社——黎明初级社党支部书记,夏立凤(女)任社长。刘金凤、雷宗美、卞忠乾、许厚发等也先后担任过村长、农会主任、潦丰乡书记、乡长。
1956年3月6日,6个初级社合并成高级社,胡德鹏任高级社书记,陈锡美任社长。1958年高级社改为大队,钱良聘和孙振秀分别担任第一任大队长和大队书记。1659年11月9日,光明大队改名为光明良种繁殖场,书记由李德全担任,场长由刘培旺担任。1960年至2011年,胡德朋、夏日银、吴咸发、邹光海、汪命之、陈锡美、洪昌树、刘元华、张克祥、朱世君先后担任过光明大队(村)党支(总支)部书记、大队长或村长。他们带领村民抓建设、搞生产,使光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光明村刚解放时,全村160多户,600多人口,居住在低矮潮湿的小茅棚里,人均年收入28元。到197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也只有120余元,居全乡之末。1975年,全村通了电,安装了7只高音喇叭,建起了广播站。为村民生产生活、了解政策新闻提供了便利。1980年,合益村民组村民陈先仓利用家里的剩余劳动力为砖瓦厂打草包,仅这一项就为家庭增加收入2000余元。在他的带动下,光明村有6个村民组120余户,利用家庭富余劳力打草包增收。他本人也受到了时任县委书记李树桥的表扬。1986年元月,全市掀起了调整产业结构的热潮,县委书记李树桥两次到光明村,鼓励农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花果树。村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全村种植梨树、橘子树、葡萄树、桃树2560余株,使得光明村有了“花果水乡”的美誉。1988年,光明村人均年收入达到513元,有各类专业户48户。
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响彻神州。九十年代初,开放的思想终于冲破传统藩篱的束缚,引导了第一批“走出去”的光明人。以丁荣福、何邦富、朱道根等为代表的在外务工人员,刻苦钻研挖掘机驾驶技术,不断熟悉业务知识,积累了大量行业人脉。在他们的带动下,光明村挖掘机行业从业人员不断壮大,租赁业务遍及附近多个省市。至2019年,光明村20吨位以下履带式挖掘机及船挖保有量220余台,从业人员340余人。加上近年兴起的建设用钢板租赁、工程材料运输和建筑安装业务,形成了光明村新的区域性经济产业。也使得光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挖机村”。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光明人也不忘重视孩子的教育。1950年村里办起了小学校。六十年代增设了初中班(只有初一、二年级);七十年代中期恢复为完小;2005年增设幼儿教育;2014年因生源问题停办。期间培养出了如徐经纶(上海复旦大学)、夏孝林(北京新闻学院硕士)、徐济龙(皖南农学院)、陈云(合肥医学院)、肖凡(香港大学病理学博士)、杨倩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朱展翅(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许志宝(安徽省纪委派驻省商务厅纪检组组长)、汪海洋(宣州区副区长)、许小路(浙江省武警总队少校警官)等优秀人才和领导干部。
经济的发展使光明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从七十年代的电视机、收录机、自行车、缝纫机难得一见,到如今的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电动摩托车甚至小汽车户户必备;从出门就得坐半天机帆船再转车,到如今360省道、溧芜高速穿村而过;从看不起病、吃不起药、无儿则老无所依,到如今的国家各项政策紧密关怀五保、低保、困残等困难群体,新农保、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均保持在全镇前列。回顾光明村九十年的发展历程,光明村如今的面貌便是改革开放40年成果惠及农村的一个缩影。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勤劳勇敢的光明人风雨同舟、携手并进,创造了一个从一叶扁舟到富饶宝岛的奇迹,也必将创造出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光明村!如今的光明人衣食无忧,生活富足,绝不能忘记祖父辈创业之艰难,不能忘记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们!谨以此文献给生我养我的这片村庄。
写在2019年冬月
参考资料:
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西莲村党史陈列室《月亮湖党支部党史》
汪宗祝,1982年出生,毕业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现任宣州区水阳镇光明村党总支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