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乐无穷,“画”中有话——记旌德漆画的前世今生

t

中国非遗

“漆”乐无穷,“画”中有话

——记旌德漆画的前世今生

江强宏

微信版第1035期

时间追溯到1983年的金秋十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农民画展”在首都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展厅的一角悬挂着一幅尺幅不大,装饰一般,但技法娴熟,颇有油画韵味,标签为“漆画”《今日山村》的作品,该作品讴歌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发生翻天覆地新变化的现实生活,画面色彩华丽、柔和,色块纯厚,极富亲和力,在展厅里,这一幅作品深深地吸引了一拔又一拔的中外观众,有的驻足凝视,有的指指点点,有的不禁按着快门,有的发出由衷的赞叹!

展出结束后,由于展品为非卖品,一位美国籍国际友人还特地到文化部请求购藏。谁曾料到,这幅引起众人关注的作品,竟出自皖南山区一位普通的漆匠师傅江延根之手,这就是根植于旌德本土的传统美术——漆画。旌德漆画2014年被列入安徽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追古溯源

漆画是传统绘画艺术和古老漆技完美结合的一种民间美术,漆画自古一直都依附于漆艺而存在,以漆作画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兴起,主要表现为将装饰性材料“漆”用作绘画材料。漆画技艺的形成可追溯至汉代,中兴于唐宋,辉煌于明清,技法多种多样,有刻漆、堆漆、雕漆、嵌漆、磨漆、彩绘等等,不同品种有不同的制作技法,这些技法既可以单独作画,也可相互结合,江浙、福建地区的漆画在全国最有影响力,对其它地域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旌德自公元763年置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钟灵毓秀的山水孕育着旌德千年文明,境内传统文化异彩纷呈。明清时期,旌德文化盛极一时,加之山区有着肥沃的土地和湿润的气候,生长着大片漆树,为漆器的发展创造了先天条件,进而造就了许多民间漆艺艺人,漆画成为旌德一朵璀璨的艺术奇葩。早在南宋时,旌德漆工就利用当地的生漆拌和绿松石、丹砂、珊瑚、石黄等有色矿与动物胶混合制成菠萝漆,用以制作砚盒、笔筒、花瓶等,工艺精细、雅致、古朴大方,被选为贡品。

旌德漆画,顾名思义是旌德本土的,用漆作的画,它受江浙漆画的影响,运用最古老的装饰技法,将绘画艺术结合髹漆技艺,同时取材于旌德地区的生产生活,形成一种技艺娴熟的特殊绘画美术——彩绘漆画,彩绘就是用漆在加工完好的漆板上直接描绘,画好就完事,不作任何罩漆、研磨、推光等。旌德漆画数百年历经鼎盛和衰落,民国之后一度走向最低谷,但经过民间漆画艺人世代坚守,不断传承和保护,亦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还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艺术特色及价值

(一)艺术特色  旌德漆画起源于旌德民间,流传至邻县绩溪、太平等周边地区,它传承了传统的中国绘画技艺,以线为主,骨法用笔,重审美程式造型,“师造化”“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的艺术理想,从而构成了传统中国画的形式和内容特征。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以江延根为代表的一批民间艺人,通过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在传承古代彩绘漆画技艺的基础上,融合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细腻的写实主义油画特点,集民间美术和民间审美趣势于一体,把彩绘从单纯装饰美化漆器转化为欣赏审美为目的的工艺美术品,实现了从重物质价值到重精神价值和欣赏审美价值。

另外,这批艺人还用化学调和漆取代天然大漆作为漆画的主要绘画材料。天然大漆,俗称“土漆”,又称“国漆”,是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乳白色胶状液体,产量低、价格昂贵,而且对大部分人来说容易产生或轻或重的过敏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漆疮”,有的人不需接触大漆只要闻了漆味就生漆疮,症状为全身发热,患处肿胀、奇痒难忍,严重的则会在皮肤局部出现水痘大小的水泡,抓破后容易感染、溃烂,发痒时手抓到哪,就发到哪、症状缓解需要一周以上的时间。大漆带有一种特殊的淡淡漆香味,呈半透明的红棕色,要调配纯度高的色漆有一定难度,但与其调配的色料的色彩经久不变,干燥后色泽典雅、耐老化、耐热、耐腐蚀、耐潮湿等。

鉴于此,有了化学调和漆之后就不用大漆了,调和漆是一种色漆,主要有红、黄、蓝、黑、白五色,俗称“五彩调和漆”,是在清漆的基础上加入无机颜料制成,质地较软,均匀,稀稠适度,光泽度高,耐腐蚀,长久不裂,覆盖力较强,使用简便,特别是它对皮肤的刺激性小,而且价格低廉,干燥后与天然大漆近似。用五彩调和漆画出的漆画作品更加鲜艳、明快,而且避免了过敏的风险,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一时被广泛运用和流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作品多次在省里展出,被专家誉为“中国油画”。

漆画作为单纯的漆画画种,历史较短,然而它与7000年前中国的漆艺是密不可分的。漆画从绘制角度来说,属于纯艺术的范畴,但从附属于漆器来说,属于工艺美术之列,它既是艺术品,又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装饰品。

旌德漆画创作需要绘画技能和漆艺技法双重能力,两者缺一不可,由于文化背景、自然条件和生产力发展的差异,漆画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旌德漆画就带有浓郁徽文化色彩,它经过数百年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的磨砺和积淀,有别于其它任何画种,主要体现在它以漆当墨,每一幅作品都是由千千万万笔“点”成,以色彩艳丽,构图丰满,雅俗共赏为理念,以寓意丰收、喜庆、欢乐、祥和、祝福、安康为题材,以大自然的山川水色、楼台亭阁、花鸟、草虫为创作对象,汲取年画、风俗画、农民画等民间美术中的优点,迎合了老百姓的审美情趣,受到老百姓的亲睐,使其得以世代相传。

(二)承载的价值。旌德漆画因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生态,所以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

首先,由于漆的抗腐蚀特性,漆艺能在大自然的风雨中完美地保留下来,如楼台亭阁及传统旧式家俱上的漆绘,几百年后的今天也依旧色彩瑰丽,让人赏心悦目,使其成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独特见证,足见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其次,漆画是漆工艺与绘画相结合的产物,它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具备漆与画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旌德的漆画有着特定的徽文化环境,那里的建筑、家俱无不体现出它与徽州三雕完美的融合,再加上在漆画的质朴而又淳厚的性能中融入时代因素,使得视觉和心理上的对比达到均衡,极具文化艺术价值。

再者,旌德漆画为了在市场上竞争,必须物美、价廉、实用,所以艺人不得不开动脑筋,精心设计,以达到其完美的境地,使其审美与实用有机结合,彰显审美价值。

四是经济价值,漆画作为绘画其实与中国画、油画所必备的特定物质条件是一致的,如国画要建构在水墨和宣纸之上,油画则离不开油彩和画布,而漆画必须以“漆”为主要媒材,另外,旌德漆画汲取了年画、风俗画、农民画等民间美术中的优点,表现技法丰富,有着其他画种不可能具备的表现力和承载能力,所以随着漆画市场的不断开拓,其收藏价值会逐渐体现,进而产生经济价值。

三、挑战与机遇

虽然旌德漆画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有着独特的风格,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们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的改变,自古以来,主要依附于建筑楼阁、庙宇以及漆器家具、用具等之上的旌德漆画,如今已逐渐淡出了生存空间,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被打破,给生存和延袭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加上学习漆画需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学习周期长,操作繁琐,而且还不能及时创造经济效益,所以传承漆画技艺面临着严峻挑战。

有挑战就有机遇,如何把握机遇关系到旌德漆画未来的前程。我认为要从活态传承和静态保护两方面来考量,活态传承就是要以《非遗法》和《非遗条例》为准绳,在政府主导下,充分认识生产经营性保护是让旌德漆画真正活起来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保护的积极性,激励和引导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传、帮、带,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进校园、走社区活动,借助文旅融合契机,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旌德漆画通过“旅游+非遗”的方式推向市场;静态保护就是加大投入,设立展示厅、传习室、工作室及体验馆等,开展理论研究,将旌德漆画提升到更高的艺术层次,着力打造旌德文化名片。

抓住机遇,乘胜作为,才能使旌德漆画重放异彩。旌德漆画要发展,从传承人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开拓思路,进行现代转型,要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将实用与观赏并重,切实将其融入生活,发挥其价值,才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如,近几年我在立足旌德漆画的三个基本点(即 “漆”的本质,“旌德”的地域性及“点”的独特创作技法)基础上,另辟新思路,寻求新突破,在绘制材质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颠覆了传统的单一木板材料,在复合板、有机材质板、金属板、油画布、瓷器等材质上作画,获得了成功,而且不同材质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效果,更加迎合不同人群的审美情趣,为书房、客厅、楼堂馆所等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装饰品。

其次,需要有更多的有识之士,特别是漆画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基于这个目的,一方面我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PPT,编撰乡土读本《旌德漆画与技艺》(2019年已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作为开展漆画进校园、进社区的教材,另一方面,宣讲旌德漆画无论是题材内容,创作方法,还是艺术特色,都最适宜表现旌德的小桥流水、美丽乡村和山川河流,从而引导人们走进漆画技艺的传承中。

三是要进行广泛宣传,旌德漆画作为一项地域性传统美术,多年来一直受到各级新闻媒体的青睐,除不时有县市媒体报道之外,还接受过安徽日报、新华社记者的专访,央视科教频道《中国影像方志·旌德篇》和《探索·发现》也有镜头亮相,特别是2017年拍摄了“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集电视专题片《安徽非遗》(六)之《旌德漆画》”,大大地提升了旌德漆画的知名度。

总之,通过现代转型、人才培养、大力宣传等有效措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增强人们爱家乡的热情,才能使旌德漆画焕发新的活力。

(作者系省级非遗旌德漆画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师,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著有《旌德漆画与技艺》)

(0)

相关推荐

  • 潘鲁生|“十字路口”的集大成者:谈乔十光的漆画艺术

    泼水节  乔十光 "十字路口"的集大成者 --谈乔十光的漆画艺术 潘鲁生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在共庆建党百年华诞之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创作承制的巨幅漆画<长城颂>在 ...

  • 网友惊呼“被治愈了”的金缮,到底有多美?

    金缮,就是用生漆作为黏合剂和塑形剂,将破损的瓷片修复完整,最后在破损部位表面贴金装饰. 名如其字,金缮,以黄金为衣,以修缮为善举. 金缮,不仅将残缺的器物修复完整,并通过二次创作让器物获得重生.甚至超 ...

  • 千年工艺 “漆”彩飞扬

    展出的漆画作品 中国人使用天然大漆材料已有8000余年的历史,创造了璀璨的漆文化与漆文明.从中国传统漆艺演进生发而来的漆画,运用特殊的材质和独特的制作技巧.特殊的偶发肌理和神秘的蕴蓄感进行创作,兼具绘 ...

  • “画中有话”——远方的家

    序 敦煌莫高窟作为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保存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好的佛教石窟群而被世人称赞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墙壁上的博物馆".如此精彩绝伦的艺术长廊和千年 ...

  • 学习笔记|贾凤莲《画中有话》

    虽然贾老师不认识我,但是我们曾经在2016年的夏天聚在一个会场,为同样的主题疯狂过.那年,她教龄30年,我16年. 今年,她将出版她人生的第一本书. 是什么原因,我被甩在后面这么远呢?听了贾老师的分享 ...

  • “画中有话”—— 清音袅袅 曼舞翩跹

    序 敦煌莫高窟作为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保存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好的佛教石窟群而被世人称赞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墙壁上的博物馆".如此精彩绝伦的艺术长廊和千年 ...

  • “画中有话”——胡服何葳蕤 仙仙登绮墀

    2021-05-30 11:10 曹氏归义军五世七任节度使统治敦煌120余年(914-1037),其中曹元忠在位29年,统治时间最长,是曹氏政权的鼎盛时期.他所建造的第61窟是敦煌石窟中规模最大.内容 ...

  • 画中有话 | 丹楹刻桷 层台累榭

    画中有话 | 丹楹刻桷 层台累榭 2021-05-16 08:48 序 敦煌莫高窟作为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保存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好的佛教石窟群而被世人称赞为"沙漠中的美术馆". ...

  • “画中有话”——伫立千年的凝望

    "画中有话"--伫立千年的凝望 2021-04-04 09:52 序 敦煌莫高窟作为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保存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好的佛教石窟群而被世人称赞为"沙漠中的美 ...

  • 画中有话 | 来仪济济

    2021-03-28 14:10 序 敦煌莫高窟作为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保存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好的佛教石窟群而被世人称赞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墙壁上的博物馆&quo ...

  • “画中有话”——旌旗十万 莫可以前

    2021-03-21 10:25 敦煌莫高窟作为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保存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好的佛教石窟群而被世人称赞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墙壁上的博物馆" ...

  • 画中有话|回望硝烟

    2021-03-14 11:07 序 敦煌莫高窟作为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保存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好的佛教石窟群而被世人称赞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墙壁上的博物馆&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