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靖章草《出师颂》
《出师颂》
索靖(239年~303年),字幼安,敦煌郡龙勒县(今甘肃敦煌)人,西晋将军,著名书法家。索靖出身世宦家族,历任驸马都尉、尚书郎、雁门太守和征西司马等职,故人称“索征西”。
索靖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姐姐的外孙。由于这层关系,他自幼学习张芝的书法,他学张芝之法而变其形迹,骨力峭迈,更富有笔力,自成一家。索靖善章草,曾自名其章草为“银钩虿尾”。对索靖的章草人们历来的评价很高,因为年代久远,其墨迹流传下来不多,据北宋《宣和书谱》记载,北宋大内藏索靖章草三件,其中一件就是《出师颂》。
有记载的索靖《出师颂》墨迹有两种:一为“宣和本”,曾入北宋内府,有宋徽宗标题“征西司马索靖书”及“宣和”瓢印,故名“宣和本”。此件墨迹宋以后有多家收藏,到清朝以后不知下落。在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刻《戏鸿堂帖》中,能看到《出师颂》宣和本的拓本。
另一种是“绍兴本”,曾为唐朝太平公主收藏,后入南宋内府,卷后有书法家米友仁(米芾之子)在南宋绍兴九年的题跋“右出师颂,隋贤书”,故名绍兴本。此件后入清代宫廷收藏,有乾隆皇帝的收藏印和题跋。清亡后该卷被末代皇帝溥仪私带出宫,后散落民间,半个多世纪不知下落。到了2003年7月,《出师颂》绍兴本突然重现人间,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亮相,引起拍卖业及书法界的极大关注。该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我们现在所欣赏的《出师颂》墨迹本,就是“绍兴本”。关于此件的书者是谁,历代学术界有争论,一种观点同意米友仁之说,认为是隋朝书法家所书,但大部分人认为此件就是西晋时索靖所书。此件章草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及特点,都与前人评价索靖书法和索靖对自己章草的命名相符,定为索靖所书是恰如其分的。
《出师颂》是汉代史孝山写的一篇有名的颂文,篇幅不长,共192字,它歌颂了汉代将军出征的盛况和对建功立业的祝福。索靖是一名将军,多次领兵出征,此篇应该是他某次出征前挥笔所书以壮行的作品。
这件《出师颂》的书体是章草。隶书字体通行时,为了书写方便,民间流行一种草体,汉元帝时对这种草体进行了规范和定型,这种草书结构简化、波磔分明、字字独立,保有隶书的笔法特点。后来随着楷书的产生,又出现了一种更加灵动的草书,人们把后出的草书叫今草,之前的草书叫章草。
面对《出师颂》,我们立刻为其艺术魅力所感染。该件篇幅不大,字形也不大,但气势逼人。其墨色浓重,笔画粗壮有力,行笔间浑厚苍劲,隶意十足。它的笔画虽粗但毫不臃肿,提按转折处又非常顺畅,表现出章草厚重又轻捷的特点。
《出师颂》的书法细节更使人拍案叫绝,仔细观察它的笔画就会发现,不论横竖画和点画等写得都很粗壮,但一点也不粗率,其妙处就在于每个笔画起笔和收笔处都非常光洁。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笔画两端有一个极细的尖锋,索靖曾自名其章草为“银钩虿尾”,“虿”是古书上说的蝎子一样的毒虫,虿尾就是蝎子尾。《出师颂》笔画两端那细细的尖锋,真像蝎子尾巴上那根毒刺,索靖这个比喻真够形象的。能写出这样精细的笔画,索靖的功力不能不使人叹服。
索靖的章草《出师颂》,是章草成熟时期书法艺术的顶峰,为后代学习章草书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本。
【来源:汴梁晚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