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写轮眼】:重瞳瞋目,威震当世,项王神勇,千古无双

热门漫画《火影忍者》中,相传为仙人后裔的一族掌握了一种名为“写轮眼”的特技,可以通过瞳仁的术法来发挥特殊能力。其实,这并非是完全凭空捏造。

写轮眼:

真实历史中,确实有人眼睛天生异象,与众不同,而且他还在战场上,张大眼睛一瞪,敌将就被吓得胆战心惊,逃回营中,不敢出战。

此事发生在公元前203年的成皋之战,对峙双方的是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西楚军。楚军勇士阵前挑战,刘邦派遣一名来自北方楼烦部落的神射手,箭无虚发,连续射杀楚军挑阵勇将三人;眼看楚军士气受挫,项羽大怒,亲自披甲持戟冲阵。楼烦神射手待要故技重施,却被项羽眼睛一瞪,竟吓得目不能视,手指颤抖,再也不能开弓拾箭,仓皇回阵,不敢复出。

项羽披甲持戟冲阵

刘邦闻知,大惊失色,不得不亲自出马鼓舞士气,指斥项羽罪状,被项羽以伏弩射中胸口,只差一点就丢了性命,也许整个中国历史,也就因此而彻底改写了。

【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汉王大惊。於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项王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走入成皋。】——《史记·项羽本纪》

【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十罪。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的眼睛发挥威力,还不止这么一次。最后的乌江突围战中,项羽所部仅剩二十八骑,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率精骑疾追不舍。项羽眼睛一瞪而厉叱之,竟吓得他人马俱惊,几乎跌下马来,其部退避数里。项羽遂驰骋纵横,斩杀汉军一都尉,杀数十近百人,突围到乌江边,与乌江亭长相会。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以上故事听似离奇,却并非如《三国演义》中”张飞一声怒吼,吓死曹将夏侯杰”之类的小说家言,而是被中国史学泰斗司马迁,隆而重之记述于《史记》中的正史记载。那么,为什么项羽一瞪眼,竟会有这么强大的威慑力,竟连杀了三员楚将的汉军神射手直接丧失战斗力;更在穷途末路时,仍能让统帅精骑奉命追杀的汉军骑将心惊胆战,退避三舍呢?

这首先是因为项羽的眼睛确实与众不同,是所谓“重瞳”,就是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仁,在现代医学看来,这属于瞳孔发生了粘连畸变,从O形变成∞形。

重瞳:

按照历史记载,生有重瞳的都是做出了一番杰出功业的人物,包括创制汉字的仓颉,上古贤君舜帝,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后凉开国君主、征服西域的吕光,北齐开国君主高洋,隋朝名将鱼俱罗,南唐后主、一代词宗李煜。当然最著名的,还是项羽,以至于“重瞳子”成了他在后世史书和文学作品的别号。

而根据目前正史史料,项羽确是整个华夏冷兵器时代。单兵战力最强的武将。因此在战场上,自然也具有无与伦比的威慑力。

根据《史记》《汉书》相互印证,项羽的最突出勇武表现有三次,一次是夺取会稽郡时,独自杀郡兵数十近百人;一次是乌江突围,二十八骑战汉军骑兵数千,独自杀数十近百骑兵;

最突出一次,在那之后下马短兵步战,独自杀汉军数百人,自己亦身被十馀创。这也是华夏冷兵器史上最强的勇武表现,后世无数勇将,并无一人能接近类似成就。

项羽下马短兵步战,独自杀汉军数百人

唯一同样有单人杀三百敌军记录的冉魏皇帝冉闵,是在左手执两刃矛,右手执戟,座下朱龙宝马日行千里,同时本方军队掩杀下完成的,难度绝不可与项羽的乌江绝唱同日而语,终究稍逊一筹。

此外,在会稽杀死郡守殷通时,项羽没有任何“力战、被创”的记载,可见在布衣、步战、短兵状态下,项羽就可以无伤轻松斩杀近百人;

而《史记》中汉军勇将如樊哙、灌婴、周勃、曹参、郦商、靳歙等人,于破秦、平叛、击匈奴等诸战中,各种先登陷阵、斩将夺旗之类的勇猛表现,但与项羽所部楚军作战时,没有一次类似勇武发挥,足见霸王的阵前威慑力,只有同时代对手才感受最深。

所以,当樊哙、灌婴、周勃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军猛将,尚且在项羽的无双勇武之下雌伏不出时;一个连名字都没留下的胡族神箭手,初次面对项羽重瞳的瞪视,会方寸大乱,胆气丧尽,也就不足为奇了。

【於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乡。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於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 ——《史记·项羽本纪》

其次,史书中关于项羽的勇武事迹描写,是否真实可信呢?

确实常有人鼓吹一种说法,认为是「司马迁愤恨汉武帝对他处以宫刑,连带恨上了刘邦,才会故意吹捧刘邦的对手项羽,种种夸大其辞」。这种言辞听似有理,正是以己度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千百年来历代史家学者公论,《二十四史》中,评价之高从来莫过前四史,《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而前四史中,评价之高莫如《史记》。

通行流传的《史记》版本,是经过汉武帝亲自审阅删剪,之后宣帝时又由其外孙杨恽进献汉廷,被大汉朝廷当做最重要文献珍藏,连诸侯王想借阅都要朝廷特批,而绝非司马迁一家之言。

汉朝官方史书《汉书》,更大量参照了《史记》的相关记载,同时亦根据汉王朝官方的记录,加以各种补充。

《汉书》作者班固本人对司马迁颇多批评,认为司马迁:

「是非颇谬于圣人,其论术学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此其大敝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

即不尊从儒家圣贤之道,反而大力刻画儒家批判的商人、游侠,推崇黄老之术。

同样对比《史记》和《汉书》的《高祖本纪》,可以看到班固补充了大量篇幅、细节,写得感情洋溢,精彩纷呈,从各方面论述了刘邦不愧为伟大政治家,出色的军事统帅,文治武功奠定汉朝基业。

而对比《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项羽传》,可以看到班固在直录项羽的各类勇武和征战表现同时,亦对项羽多加贬词,批判了他的许多恶行和错误,阐述了对其为何失败的评价看法。

然则作为千年以下并称的古代良史之典范,司马迁和班固在记述细节有取舍,个人情感有偏好,但绝不会去自行改造与发明历史。

莫忘记班固是受汉明帝的叮嘱,以弘扬“汉德”为己任来修官方版《汉史》,若司马迁真有将项羽这个开国皇帝的最大对手、大汉帝国的头号公敌肆意夸大、虚假赞美的行径,他敢跟着照录么?

某些人在没有确凿证据与相关史料的前提下,想仅仅依靠《史记》亦或《汉书》本身的词句,或是个人的凭空想象去推翻一些确凿无疑的史实记录,是完全天方夜谭的事,否则真当两千年来无数华夏精英,都是瞎子不成?

其实说穿了,“天命归汉说”,正是从司马迁到班固,两汉时期朝廷官方到民间的一致共识。朝廷官方主张正是:即使以项羽的无双勇猛和英雄盖世,仍然败死于刘邦之手,足可见刘邦获得天下,并非因为人谋,而是缘于天命。

刘邦称帝,天命归汉

因此数百年来,当局才并不禁止对项羽个人才能的赞扬,这本身就是对那些欲取汉室而代之的野心家的预警,让他们扪心自问,自己的才能可否胜得过项羽?如若不能,又如何去战胜有天命在身的刘邦子孙?

其三,项羽的军事指挥才能,可居历史顶级名将之列,在军事学上更有开创性贡献。

作为正史记载的中国史上最强猛将,项羽最被忽略的其实是他在军事上惊人的指挥才能,甚至很多人受大众通常印象的影响,误解他只是个倚仗个人武力和江东精兵的一勇之夫。

勇战重将道,谋战重奇谋,作为历史上兵法勇战派的最杰出代表人物,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凝聚士卒之心令之奋然效死,正是冷兵器时代将之正道,绝不可以寻常勇夫视之。

项羽既有史上无双的武勇,更具有无与伦比的战场嗅觉,每次大战都是冲锋在第一线,既对麾下士卒有最大的士气鼓舞加成,也能时刻在第一时间把握到战局的发展情况,做出相应判断,因此方能大量击杀歼敌,甚至达到破坏对手战略全局之功。

如以5万楚军击败四十万秦军的巨鹿之战,项羽在战场呼声动天地,令麾下将士士气大阵,人人以一当十,方能九战九捷,将秦将王离率领的长城军团20万人一举歼灭。

这支横扫六国、驱逐匈奴的秦军最菁华部队的覆灭,也令当时作壁上观的几十万诸侯联军,人人胆战心惊,战后更纷纷俯首臣服,共推举项羽为联军主帅,声威遂振四海。 随后项羽总合诸侯联军,连续出击,历时数月,迫降章邯军团的20万秦军,一战歼灭了秦军全部主力,令秦帝国彻底覆亡。

【楚战士无不一当十,又羽呼声动天地。诸侯军人人莫不怖惧。于是既破秦军。羽见诸侯上将。入辕门。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羽者。由是为诸侯上将军。兵皆属羽焉。于是羽威权遂振四海。初。宋义与项羽将五万。距秦三将。当王离与羽大战时。精兵四十万众,并章邯军故也。】——《前汉纪·高祖皇帝纪》

项羽用兵风格疾如雷电,其压制敌军的一切攻势为指导思想,契合兵法“制敌于兵不能变”的思想。喜欢强力突击,直接破坏敌人的指挥中枢,始终将敌人控制在自己手中。而对战略骑兵的运用在中国军事史上更具有创新意义。

特别是史诗般的彭城之战,在盟友背叛,后方失守,两线作战,孤军深入,兵力悬殊的种种危机,面对刘邦率领的汉军并诸侯联军五十六万, 以骑兵为主的三万精兵从齐国回师,千里奔袭,突击其指挥中枢,造成联军指挥系统瘫痪,而后不断将联军驱逐、分割、歼灭,摧毁其战斗意志,而后不断追击,周而复始,杀死汉军近二十万人,汉军奔逃溺死亦十余万,歼敌人数超过三十万人。

这一战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骑兵为主实现的会战大胜,也是首次以骑兵机动兵团大纵深突击获得的大胜。利用骑兵的冲击力打乱敌军的阵势,将敌军完整的军阵分割开,然后步卒迅速跟上,集中兵力包围消灭被穿插后落单的敌军方阵。兵形如闪电,以绝对的主动性制敌于兵不能变,快、狠、猛,速攻、斩首、猛追,凭借麾下楚军的机动力,以最快最短的时间做到最大的杀伤力。

项羽一生征战八载,自言“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一生歼敌人数破百万,(巨鹿之战,新安之屠,歼灭秦军超过四十万;平三齐,歼灭齐军十数万;彭城战役歼灭汉军三十万;二破荥阳等战役,诸战累积,歼灭汉军亦超过十万;)

以歼敌人数而论,在古代史中唯秦国军神武安君白起可比。如果在中国古代军事史评选历史前十的以少破多大会战,巨鹿和彭城这两次精彩绝伦的会战势必无可争议的双双入选。

《汉书·艺文志》,留下了兵法《项王》一篇和《韩信》三篇,分别记述了两人生平用兵精髓,虽然现在已经散轶,但该兵法当不大可能出自项羽本人之手。

而《汉书·艺文志》亦提到韩信被解除兵权后,与张良共同序次兵法,所以猜想《项王》的作者最大可能是韩信,毕竟这个世上,再没有比担任过数年执戟郎中、后为头号劲敌的韩信,更能了解项羽用兵的人。

兵仙:韩信

而其后征讨匈奴的霍去病,用骑风格同样迅如雷电,每战皆给予敌人大量杀伤,与其舅父卫青大相径庭,反与项羽颇为相似。(卫青七征匈奴,一共斩首五万余级,其中三次战功不及战损,着重在于大量掳掠牲畜; 而霍去病四伐匈奴,一共斩首十一万余级,是卫青两倍多。)

其四,项羽的失败丝毫无损其能力评价,反而更彰显其强大存在。

后世的君主,谁有自信自己能胜过布衣起家区区七年便成帝业的汉高祖刘邦?

后世的将领,谁有自信自己能胜过驱市人为兵、不停被刘邦抽却精锐主力、带领几十万新兵还能多多益善百战百胜的韩信?

后世的谋士,谁有自信自己能同时胜过张良和陈平的智慧?

后世的文臣,自信自己才干能胜过两汉第一相萧何的,怕也不出十人之数。

韩信评价刘邦充其量能带十万兵,岂不知后世多少乱世争雄,能带好十万大军还能攻必克战必取的,竟然都寥寥可数。

包括号称三国用兵第一的曹操曹孟德,数万兵逆击官渡时何等英武,而带领超过十万大军后,就留下各种败绩和囧迹。

《二十四史》文字俱在,足以说明汉初开国君臣在史上的崇高地位。

历朝推许汉高祖为开国君主第一,明人才认为明太祖可与之相比,相比秦始皇长期被认为身死而国即亡的暴君,近现代地位才抬高起来;

历朝推许韩、白为名将第一,韩信更后来排序居白起上;

张良被唐宋官方评为武庙亚圣,仅次姜尚,作为兵家的排名更高于孙吴韩白;

而良、平之谋是历代对谋士最高的称许;

萧何亦是历史级名相地位,和春秋先圣管仲并称管、萧之才,为历朝对名相极高的称许;

打败一个西楚霸王,便同时成就了历史上能力排名前三、功业稳居前十的传奇开国帝王;成就了稳居历史前二名将、谋战无双的一代兵仙;成就了一代谋圣、兵家亚圣和另一位智谋历史前五的稀世鬼才;成就了历史保十争五的千古名相。那么试问,这个同时成就了这么多无可争议大英雄的超级反派大BOSS,他究竟该有多强?

谋圣:张良

项羽之缺陷,并非在军事,而是在政治;归根结底,正如他对手刘邦总结的那样,在用人方面,得韩信、陈平而不能用其才,反令之出走归属刘邦。因而导致其集团严重缺乏战略保障能力。

整个楚汉战争中,韩信策划北上迂回大战略,刘邦张良陈平们在荥阳正面数载苦战,几次险死还生,萧何竭关中之力后方支援;彭越在后方游击断粮,不让楚军有片刻喘息机会;同时费尽周折,阴谋阳谋尽出,分裂离散西楚国的人心军心,整整一代开国群英群策合力,这才将之陷入绝境。

因此,若因项羽的失败,而胡乱贬低他的军事才能,则同时也是对整整一代大汉开国元勋,包括刘邦韩信萧何张良陈平们数年协力生死搏杀成果的恶意贬低,实为愚不可及。

其五,项羽虽有重大道德污点(屠城与杀俘),然依旧不愧为千古英雄。

不论经历几百年一千年,暴行就是暴行,长平如是,新安如是,官渡如是,嘉定扬州直至南京亦如是;这点是非道理,正是华夏文明之所以不同于纯粹弱肉强食之游牧文明的关键所在。并非仅仅是接受人道主义教育的现代人要批判此类恶行,数千年来华夏历代先贤同样一致批判此种行径,为不可赦罪恶。

杀神白起临死亦为此悔悟,感慨杜邮之诛是自己的报应。宋太祖皇赵匡胤一句「此人杀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更将白起逐出了武庙。因此新安杀俘、屠灭三秦,确是项羽的重大道德污点,斑斑青史,无可辩驳。相信三观正常的朋友,对此都有共识。

项羽承袭了战国时秦楚仇恨,大肆屠戮秦卒,是以丧失民心,难以立足关中形胜之地。在狐狸之前文章,也有详细阐述:

为何天下霸主只当了短短4年?项羽失败的五大理由!

当然,假使项羽有重新选择的机会,相信以他身为祖孙三代为楚将的项氏血裔,他依旧会去同样履行自己作为执剑者的职责。就算是给刘邦做嫁衣又如何,暴秦终究不可复起,天下终是落到了楚人手中。 四百年秦楚恩仇,自此而终,西楚霸王一生已然无憾。

汉语中“英雄”的原始定义,为才能勇武出众的人。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人,做出了重大之事,即可称为英雄。

如《汉书·刑法志》:「(高祖)总擥英雄,以诛秦项。」并无关其道德、亦无关其品行。

以这个定义而论,项羽既有着华夏冷兵器史上最强悍的勇武、更有着华夏古代战争史上顶尖的战术指挥能力,是起兵三年就推翻秦帝国的首功之人,亦是巨鹿之战、彭城之战两场历史上兵力悬殊以少胜多战役的指挥者。

这样的人若不是英雄,煌煌几千年华夏史,还有几人能配得上?

而作为后人,评价项羽这样复杂的历史人物,当然不宜抱着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既肯定他的超卓能力和业绩,亦批判他的屠城杀俘罪恶,方是相对客观公正的态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