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贴士 | 科学认识脑小血管病,积极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引发脑卒中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脑小血管病是常见病因之一,其导致了约25%的急性脑卒中。脑小血管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防止或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针对今年10月29日第15个“世界卒中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教授给我们科普一下脑小血管病。
什么是脑小血管病
如果把大脑比作树冠,水分经过由粗到细的树枝,输送到每一片树叶,而最末梢的树杈就是“脑小血管”。大脑中的小血管广义上是指直径<500μm的位于大脑皮层深部的血管,狭义上,是特指脑内直径<200μm的小血管,其粗细相当于几根头发丝。当这些小血管发生了病变,比如阻塞或破裂,就会引起相应的症状——这就是脑小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有哪些症状
很多时候,脑小血管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许多患者只是体检后发现头部核磁检查的报告上写了“脑白质高信号”、“缺血性白质病变”、“陈旧腔隙性梗死”等描述。如果此时掉以轻心,随着疾病的进展,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症状。比如完成一些日常任务变得困难、反应变慢、容易走神等,这些就是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有的患者会出现一些与正常衰老相似的症状,比如走路姿势与以前不同、容易摔倒、夜间上厕所次数增多或者尿失禁等;还有些患者会出现情绪异常,如经常情绪低落、不开心,或者总是紧张、焦虑、担忧等。除此之外,有些脑小血管病患者会出现与脑梗死或脑出血相似的症状,比如突然说话不清楚,或者一侧的肢体麻木无力等。
哪些人容易得脑小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的发生和我们的健康状况、行为习惯都有一定关系。知道了什么样的情况下更容易得脑小血管病,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它。如果具有以下危险因素,那就需要注意了:
第一、高龄。作为一种老年人群高发的疾病,高龄是脑小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在50岁的人群中,脑小血管病的患病率只有5%左右,但到了90岁,患病率几乎可以上升到100%。
第二、高血压。高血压也是另一关键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得脑小血管病的风险也会增高。
第三、传统的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一些常见的、能够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房颤、肥胖和吸烟等,这些能够引起大血管病变的因素,同时也可以引发脑小血管疾病。
第四、睡眠质量差。当我们睡觉的时候,大脑开始清理一天中堆积的“垃圾”,如果您长期睡眠质量不好,就会使代谢“垃圾”在大脑中堆积,损伤脑血管,从而引起包括脑小血管病在内的脑血管疾病。
第五、遗传。遗传也是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大约有5%的脑小血管病源于遗传,其中最常见的是遗传性多发脑梗死痴呆病。如果家族中出现多人患病,或有比较年轻的脑小血管病患者、但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就应当高度警惕遗传性脑小血管病。
怀疑得了脑小血管病该怎么办
如果怀疑自己或者身边家人朋友得了脑小血管病,先不要紧张,看看有没有上文中提到的脑小血管病常见的症状以及危险因素,如果有,建议尽快去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并及时检查。头颅磁共振检查是明确脑小血管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如果怀疑是脑小血管病,需要综合个人整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但目前还没有针对脑小血管病的特异性治疗,脑小血管病的治疗方法主要还是延续脑内大血管病的治疗策略。急性期治疗主要针对发生急性脑卒中事件的人群,包括溶栓和抗血小板等治疗。日常管理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血压、血脂及其他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等。
总之,脑小血管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诊断和治疗也在不断改善。未来,还需要医生在综合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围绕脑小血管病开展更多的科学研究,从而能够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地防控脑小血管病的策略。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