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培养的12个重点指标和5个最重要的习惯 上
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类的独特之处在于情感、言语或思维、行为三大习惯系统的巨大发展,而人格是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人格是一个人在反应方面的全部资产和债务。资产是那些适应环境的习惯,债务是人对环境适应欠缺或阻碍的行为习惯。当一个人的人格已经“资不抵债”时,再来培养习惯塑造人格或许为时已晚。
我一直呼吁,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而习惯养成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即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 。
依据习惯与人格的这种密切关系,要以建构健康人格为目标选择重点培养哪些习惯。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21世纪教育的建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习惯研究课题组提出了当前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在素质教育中,应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使他们主要在思想道德、能力、身体、心理等几个方面形成一系列优良的素质。这些主要方面的素质基本上都包含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学习三个大的方面。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基本内容应该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做人、做事和学习。
在良好习惯的具体内容上,我们既强调要继承民族美德和优良传统,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也要具有当今时代的气息,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主要包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当今时代的要求和挑战。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将少年儿童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归结为12项重点内容:(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这12项重点内容对应着12项重要的人格特质指标(见表1)。
表1.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12个重点培养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研究与实践中总结出的这12项重点培养内容,具有鲜明的“智慧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征。这些指标所代表的人格特质构成了面向信息社会的个体健全人格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这12项重点内容具有人格化特点,虽然不是具体的行为习惯,但是它们的形成需要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具体的行为习惯为基础。比如,养成认真负责的智慧性习惯,就要求学校和家庭经常对孩子进行相关方面具体行为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积极为他人服务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题组在实践中,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有关要求,对这12个重点培养内容包含的相应的主要具体行为习惯作出了示例(见表2)。
表2.少年儿童12个重点“人格化”习惯对应的主要具体行为习惯示例
良好的习惯最终由优良的外在行为体现。因此,习惯的培养主要应通过行为训练和行为强化来进行。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个体的行为,其生理上的机制主要有无条件性(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和条件性(条件反射)两种类型。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由条件反射类行为组成,是个体受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对少年儿童来说,有明确目标的教育训练对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合理使用各种强化手段和方式,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行为训练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培养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即符合主体(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客体(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而且还依赖于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儿童人格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良好行为习惯是促进少年儿童能力发展的重要生长点。研究与实践表明,良好习惯是个体能力的重要生长点,儿童自幼养成的某些好习惯往往能转化为某种能力,而某些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些良好的习惯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