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玺临摹:乱头粗服,古玺的不修边幅之美

我们在临习古玺,学习古玺印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古玺印印面很乱!比如:

(燕玺:妐城都枋郯左)

又比如:

(齐玺:<会攵>市师玺)

我们试图从中找规律,试图从中找出秩序,但往往越找越凌乱,越学越理不清头绪……

究其原因:1、古玺印中的六国文字相对于秦印中的摹印篆、汉印中的缪篆、甚至元朱文中的小篆我们都更为陌生,这份陌生与隔膜使我们找不到规则,试想,文字不认识,猜来猜去,当然会觉得乱;2、古玺生成年代相对久远,各种印式尚无定式,其规矩样式常常只是古代匠人们临时起意的创制,比如将印面布满,比如文字之间相互咬合等,很朴素,很稚拙,但却绝无规则,因此“乱”。

但这并不代表古玺印的乱头粗服之中没有我们可以借鉴的艺术规则,比如本文要介绍的这方“雚君之玺”:

(雚君之玺)

“合文”符号

要读懂这方印,先要理解“=”(两个短横)这个合文符号。因为在后世,这个符号常常用它表示“重文”,所谓的“重文”,即重复出现的字、词或句子。在后世篆刻中多有应用,比如:

(重文的应用)

第一方,是方介堪的“吉祥止止”,第二个“止”字,作者用了重文符号“=”替代了;第二方,是陈巨来的“子孙保之”,“孙”字的“子”旁,作者也用了重文符号“=”替代了。

但在古玺里,“=”最常用的用途是用来表示“合文”,即表示两个字合成了一个字,例如:

(合文举例)

在上图图例中,“=”表示两个字合在一起,合成了一个文字(图案),只是后代“=”有了新的重文作用。

接着说这方印吧,这方印的印文是“雚君之玺”,其中“雚君”二字合文成一字,“=”符反倒在章法中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来看看:

释印

1、合文。“雚”应为“權”,地名,《左传》庄公十八年:“初,楚武王克權,使鬥缗居尹之,以叛,围而杀之,迁權于那处,使阎敖尹之。”大意是:当初,楚武王攻克權国,派鬥缗做这里的长官,鬥緍据有權地而叛变楚国,楚国包围權地而杀掉了鬥缗,又把權地的百姓迁到那处,改派阎敖治理这个地方。

雚君两字为合文,下有合文符号,“君”字借“雚”字下部为“尹”,系借笔合文。

(借笔合文)

那处,在今湖北荆门县东南。据玺文,權邑后为封君之邑。显然,此玺为楚国封君“權君”所用之印。(曹锦炎《古玺通论》)

2、对角呼应。这方楚玺是真正的“乱头粗服”,但它却并不是完全的章法混乱。

首先,这是一方典型的对角呼应的玺印,所用的手段是疏密。

(疏密达成的对角呼应)

在这方印里,右下角的合文符号“=”和左上角的“止”字皆符型简疏或字形简单,右上角“雚君”二字合文与左下角“玺”字或图形繁复或字形复杂,由此构成整方印的对角呼应。

有了这个对角呼应,这方印在总体上就有了大的章法审美特征,也由此不再“混乱”。如乱头粗服的风度雅士,虽不修边幅,却风度翩翩,骨力劲健。

3、篆法随形。这方玺印是圆形玺印,圆形玺印,不同于方印,因为方块汉字更适合方形印面。在这方印里,为了能适应圆形的印面,匠人进行了充分的篆法改造,使四字(符)合于圆形印面。如图:

(篆法随形)

在这方印里,四部分各有针对圆形印面的篆法改造。“雚君”合文后的中心主笔作了“右弧”状改造;“止”字头部向右倾斜,也是为了适合圆形印面;“玺”字的左部作了“左弧”状改造;就连右下角的合文符号“=”,下部也添了类似“右下弧”的短短一画。

由于这一系列的篆法改造,这方印的四个组成部件,都增强了向心团聚之力。同时,这些线条,匠人在完成时,运刀不慌不忙,不浮、不滑、不滞,呈现为力量感十足,刀砍斧斫之趣顿生。

当我们仔细读印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一方“乱头粗服”,看上去极为“混乱”的古玺,实际上妙趣横生,它的“不修边幅”是不是也越看越美。

(0)

相关推荐

  • 师嫠簋铭文,小结11,急读与重文

    这是前面学的一句: 今余唯緟京乃命 最后一个字是命,在命字的右下角有一个二点的符号,这是重文符号,代表这儿有二个命字,第二个命字省略不写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今天增加你的任命" ...

  • “九二翁”还是“九九翁”?齐白石留给我们的一道数学题

    应该说,这位印友看文章是非常认真的,也很有自己的主见,不随波逐流,这是难能可贵的.但很可惜,态度认真不一定能找到历史的真相,我虽然从小数学不好,但齐白石留下来的这道数学题我是算得清楚的,今天我就要为齐 ...

  • 《一日之迹》赏读

    <说文解字>:"迹,步处也.从辵.亦声.".乍行乍止是辵之范式.人之臂下两腋相须是亦之范式.辵.亦两范式叠加.所留下相当于行或止的印痕线索是迹之范式. 曾子曰:&quo ...

  • 古玺临摹:古玺的章法是古匠人主动追求的结果

    我们分析古玺之美,常常从章法入手,于是就有了两种意见:1.古人有朴素的审美追求,这种美会体现在古玺的章法表现中:2.古匠人在镌刻古玺时根本没有想那么多,现在古玺中呈现出来的章法之美,是古人无意之中表现 ...

  • 古玺临摹:古玺印式营造疏密的手段

    我们已经强调过,战国古玺的天趣横流,并不是一般爱好者所看到的杂乱无章,就像我们在学习书法时,草书并不是不讲线质,不讲疏密,不讲结构,不讲章法的乱画一通.学习古玺,也不是简单的就是把战国文字从字典里挑出 ...

  • 古玺临摹:古玺的粗犷豪放、自由奔放并不是信手乱刻

    这些年来,各种书法展览越来越多了,而且各种书法展览中篆刻作品的比重越来越重,而篆刻作品中的古玺作品比重也越来越重,这是进步,因为篆刻界终于从秦汉印及元朱文印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中国篆刻界的审美日趋 ...

  • 古玺临摹:古玺白文印中文字与边框的关系

    我们知道,在一方古玺印中,边框尤其重要,它至少有这两种作用:1.划定印面边界,确保印章的印章属性,团聚文字,将文字约束为一方印章的内容:2.规整文字秩序,为未加艺术处理的文字提供秩序性,从而增加美感. ...

  • 古玺临摹:古玺印的绘画之美

    元朱文的开创者,元代著名篆刻家赵孟頫有一首题画诗,诗中写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显然,赵孟頫是想强调:中国绘画应以"写"代" ...

  • 古玺临摹:古玺临摹的学习重点

    本文所介绍的这方印,已经是我们古玺临摹作业的第21方(总共50方),由于朋友们不断在后台留言,所以需要回头强调一下古玺临摹的学习重点,作业放在后半段. (古玺印实物的样子) 学习古玺,其实与秦汉印临摹 ...

  • 古玺临摹:如何识别一方战国古玺的地域归属

    我们临摹古玺已经接近50方,本文发布我们古玺作业的第47-50方.在临摹古玺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识别一方战国古玺的国别,本文同时也讨论这个问题. 先说作业 古玺作业的第47方,是这方三晋小玺&quo ...

  • 古玺临摹:朱文古玺章法设计的两种常规方法

    临摹是为了最终的创作,所以我们要总结所临摹玺印的章法特征,并将其应用于未来的创作,本文结合古玺临摹作业的第44方,讨论一下四字古玺创作中章法的两种常规方法. 我们古玺临摹作业的第44方,是这方&quo ...

  • 古玺临摹:掌握古玺的“参差错落”,也可以从“疏密”着手

    古玺临摹的难点之一在章法,因为它不像秦汉印那样,以平整规矩.等分印面为章法基础,我们总说古玺的章法以"参差错落"四字为原则,但究竟如何参差,如何错落?这才是真正的的问题所在,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