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闲读:“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
今天接着读杜牧的诗。
杜牧的好诗太多,著名的诗也太多,甚至很多诗入选中小学课本成了家喻户晓的唐诗代表作品,但我们今天不读名作,读一首杜牧中进士之后写给长安故人的诗,顺带介绍一下杜牧神奇的“高考”经历。
(杜牧画像)
一、光耀门庭的“进士”
前面介绍李贺时,我们已经说过,在唐代,如果要做官,中进士很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呢?据《唐摭言》记载: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举个例子,唐高宗时中书省中书令薛元超,以门荫入仕,他的官职是堂堂正正位极人臣的宰相,也是高宗朝的文坛领袖,但后来他回忆人生时,谈到人生憾事,“不以进士擢第”(《隋唐嘉话》)仍是他心底最深的痛。
(薛元超)
如上所记,每年各地推举去参加进士试的士子,甚至被称为“一品白衫”,可见中进士是多光彩的事儿,其实据载,在唐时,中进士最直接的实惠就是进士及第者全家免除徭役,其他杂科仅中榜的仅免本人,不要小看这一点,要知道,免全家徭役这个待遇,在唐朝是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的特权,由此可见,唐时的进士试,比现在高考考中211、985什么的院校难度高多了,因为进士科每年参加考试的“不减八九百人”录取的名额只有三十名左右,更何况,赶上特殊情况,还有一个也不录取的情况(比如杜甫就赶上李林甫当宰相那一科。很荒唐,理由是“野无遗贤”,关键是唐玄宗也信。你说,他是不是傻?),总之,中“进士”很光彩,很光宗耀祖,很有实惠。否则白居易不会洋洋得意着题诗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孟郊也不会得意到“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二、“进士”的难度
进士待遇好,但进士十分难考,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话,从十几岁可以参加考试起,就算到五十岁考中,还算得上是中进士人中的“少年”,难度可见一斑。
再往细了说,参加进士考试,除了中央国学推举选送的“生徒”外,各地的考生先要获得“乡贡”资格,而各地的“乡贡”人数也有限制,一般一个州府可以推送三十名“乡贡”,如果是偏远地区,比如韩愈被贬的潮州或岭南地区大概几个地区加起来的名额也不过十几个。靠近中央的地区,比如杜牧所在的京兆府,一年就可以推送一百人左右,贵地人愈贵、贱地人愈贱,千古通理,其实,那个时候,就有所谓“高考移民”存在。
好不容易获得乡贡资格进京参试,进入考场后,要连考三天,每天考一场,内容全不相同,分别同贴经,杂文、试策。各有侧重点,从四书五经到诗词歌赋到时事策论,考试士子不同方面的才能。
关键是,这三天的考试,每天都是淘汰试,第一天考试通过,才能参加第二天的考试,能考完三场且榜上有名当然很不容易。何况其中还有两条:
1、“避讳”。这一条看似简单,其实很要命,如果考题中有家讳,士子就不能答题,只能托疾而出,退出考试(如果硬着头皮不退出,被查出,要取消三年的考试资格)。我们前面说的倒霉鬼李贺,虽然通过了三天的三轮考试,且榜上有名,但因为他的父亲名叫李晋肃,名字中的“晋”与进士的“进”属同音,应在避讳范围内,所以,他被取消了进士资格。
(因讳受累的李贺)
2、“投卷”。这一条也很另类,唐时进士试考试虽然很重要,但当时的考试并不糊名,考官不仅能看到答卷,同时也能看到考生的姓名,因此,考官完全不杜绝外来的影响,反倒敞开接受推荐,推荐也分两种:一种是“公荐”,即台阁近臣了解到某士子极负才艺,即向贡院推荐,这带有半官方性质;第二种是“通榜”,即通过关系密切的人给考官传递消息,提供特殊帮助。因为进士试考卷太多,当时的社会公信力也较高,这两种推荐都能减少了考官的阅卷工作量,反倒成了广受欢迎的推荐方式。不管是“公荐”还是“通榜”,前提条件都要求考生在考前大造社会舆论,证实自己有才,方法就是向有影响的人呈送诗文,这种方式称为“投卷”。
我们介绍的这些诗人,不管是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李贺、杜牧……都有“投卷”的经历。据杜牧《樊川文集》载,他曾经把自己的“一百五十篇,编为一轴,封留献上。”
三、柳宗元《小石潭记》里的吴武陵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篇末记到:“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其他人不提,单说吴武陵,这个人对杜牧很重要,他是杜牧进士试的“通榜”之人。
(柳宗元《小石潭记》)
吴武陵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的进士,他中进士的过程非常戏剧化:
《云溪友议.因嫌进》中记载了吴武陵的中进士的事:
元和二年,崔侍郎邠重知贡举,酷搜江湖之士。初春将放二十七人及第,潜持名来呈相府,才见首座李公。公问:“吴武陵及第否?”主司恐是旧知,遽言:“吴武陵及第也。”其牓尚在怀袖,忽报中使宣口敇,且揖礼部从容,遂注武陵姓字,呈上李公。公谓曰:“吴武陵至是粗人,何以当其科第?”礼部曰:“吴武陵德行虽即未闻,文笔乃堪采录。名已上牓,不可却焉!”相府不能因私讪士,唯唯而从。吴君不附国庠,名第在于牓末。是日既集省门试,谓同年曰:“不期崔侍郎今年倒挂牓也。”观者皆讶焉。
(柳宗元的小石潭)
大意是:当年的主考是礼部侍郎崔邠,崔邠在放榜之前,拿着录有二十七人新科进士名字的名单,按惯例去找宰相李吉甫过目,李吉甫与吴武陵有隙(原文有交待,此略),因此,李吉甫未接名单,先打听吴武陵是否上榜,崔邠误以为李吉甫属意于他,毫不迟疑地称吴武陵已经高中。恰在此时,有宦官前来传旨,崔邠就不慌不忙地在名单最后添上了吴武陵的名字,事后,李吉甫略有异议,但并未强求,吴武陵就这样阴差阳错地中了进士。有意思的是,等到放榜时,吴武陵一看自己名字在最后,竟还口出豪言:“想不到崔侍郎今年把榜排倒了。”意思是说,他该着中状元。吴武陵写得一首好散文,算唐代有名的散文大家。曾拜翰林学士(是正经的翰林学士,跟李白的翰林供奉差别很大,以后再说)。
四、吴武陵为杜牧“通榜”
就是这个吴武陵,在杜牧参加进士试那年(828年)已经是太学博士,在学界算知名人士,就是他,替杜牧真正“运作”了一把,过程也十分精彩:
大和二年的进士试,由崔郾主考,说也凑巧,就是前面说的崔邠的弟弟,考并,百官为崔郾送行,酒至半酣,吴武陵骑了头毛驴来了,这是学界名人,又是哥哥的门生,崔郾当然重视,赶紧上前搭话,结果,吴武陵开口大声背诵杜牧的《阿房宫赋》(那是杜牧的成名作),问崔郾,这文章怎么样,《阿房宫赋》当然是好文章,崔郾叹服,吴武陵更进一步,直接开口向崔郾要状元,要说这一段,《唐摭言.卷六》的原文更精彩:
(阿房宫)
武陵曰:“请侍郎与状头。”郾曰:“已有人。”曰:“不得已,即第五人。”郾未遑对。武陵曰:“不尔,即请比赋。”郾应声曰:“敬依所教。”既即席,白诸公曰:“适吴太学以第五人见惠。”或曰:“为谁?”曰:“杜牧。”众中有以牧不拘细行间之者。郾曰:“已许吴君矣。牧虽屠沽,不能易也。”
推荐的人敢推荐,当主考的也敢应承,吴武陵替杜牧要状元不得,但却要了个第五名,虽然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但发榜之日,杜牧果然就是第五名。
也就是说,当杜牧参加“高考”之前,考试的结果已经提前定好了,他的考试,实际上就是走个过程。当时的社会风气如此,最顶顶重要的,当然还是杜牧自己有真本事,不是谁都能在23岁时写出《阿房宫赋》这样的锦绣文章的。
五、杜牧的进士诗
大和二年的进士试,是在洛阳(洛阳是大唐的东都)进行的,对于户在京兆府的杜牧来说,他实际上是“出关”应试,因此,当春初二月放榜之时,洛阳的牡丹花还没有开(现在洛阳牡丹花会也都在四月上旬举行,相当于旧历的三月),天气也还很冷,三天精疲力竭的考试下来,总算换了个不错的结果,杜牧对自己的第五名成绩当然是满意的。于是写了一首《及第后寄长安故人》,全诗如下:
(洛阳牡丹)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
这首诗的诗意浅显,不用多说。首句交待放榜的时节,次句交待中榜的人数,第三句诗人让自己长安的故人多准备一些酒,备酒当然是为了庆祝,都不须多说,这首诗的关键句是第四句,因为这第四句,一语多“关”:
(出入关的来历:函谷关的地理位置)
1、他自己迈过了进士这个“关”。这是杜牧的心病,他可是正经的宰相之孙,注定是要走仕途的,门荫入仕已经不可能,他家并非长房,流外入流慢慢熬终归层次有限,胥吏之家出个宰相,当然光宗耀祖,但宰相之家出了个胥吏,则是奇耻大辱了。所以,他几乎只剩下了一条路,就是走通科举之路,如今愿望达成,说不高兴,怎么可能。
2、他要入“关”回长安了。在冬天离开长安,在春天料峭的寒风里应试三天,朋友们,我要回来了,你们多准备点酒啊,我们一定要痛饮欢醉一场!
(杜牧画像)
3、进士试之后,上榜的进士并不能立即获得官职,还要进行吏部的“关”试,过了关试,才算是真正获得当官的资格。他期待着自己接下来的关试也能顺利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