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腹脐
“腹腹脐”在孝义话中可以读dù bә(三声) jī,即“肚脐”。
1.把腹腹脐盖住,看顾着咾凉。
2.兀家姓杜,孩儿们给兀家起咾个个外号儿,唤兀家是“腹腹脐”。
3.兀家腹腹脐近前有个个疤。
例句1的“看顾”读zhāo hù。
例句3的“近前”读gēng jiè。
○《说文解字》中有“腹”,解释为“方六切,厚也。从肉复声”。
○《康熙字典》中有“腹”,解释有“一曰身中”,还有“肚也”。
○《汉语大字典》中有“腹”,解释有“肚腹”。
○《现汉》中有“腹”,读fù,解释有“(名)躯干的一部分。人的腹在胸的下面,动物的腹在胸的后面。通称肚子(dù·zi)”。
○《说文解字》中有“脐(𪗇)”,解释为“徂兮切,肶脐也。从肉齐声”。
○《康熙字典》中有“脐”,解释有“【正字通】子初生所系也”。
○《汉语大字典》中有“脐”,解释有“肚脐。腹正中脐带脱落结疤后的凹陷”。
○《现汉》中有“脐”,读qí,解释有“肚脐:脐带”。
普通话的“f”与孝义话的“d”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1.无章无法:无章无dào
2.烦烦烦烦:烦烦dǎo烦
3.乱纷纷的:乱dōng dong的
4.用机子缝一下:用机子dōng一下
5.父:dā
即“腹”是可能读dù的。
普通话的“f”与孝义话的“b”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愣而发怔:愣而bāә怔
2.打上两番扑克儿:打上两bǎ扑克儿
3.转翻扭子:转bә(三声)扭子
4.方方正正的:bǎng bang正正的
5.费事费力:费事bài力
6.蜚虱:biә(一声)虱
7.非是:bә(一声)是
8.屎粪牛儿:屎bā牛儿
9.大粪:大biàng
10.讽诵:bèi诵
11.缝被单子:biā被单子
12.父:bà
13.负不动:bēi不动
14.虚浮:虚bī
15.缚住些儿:bǒ住些儿
16.孵鸡娃儿:bù鸡娃儿
普通话的“u”与孝义话的“ә”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不好吃:bә(一声)好吃
2.不有:mә(三声)有
3.白醭:白pә(一声)
4.肚肚脐:肚bә(三声)脐
5.恶毒毒毒:恶gә(三声)毒毒
6.抚摸:bә(三声)脐摸
7.三伏天:三fә(三声)天
8.赴丧:pә(一声)丧
9.锢锢锅:gә(一声)锢锅
10.忽眨:gә(三声)眨
11.暮时:hә(三声)时
12.木头:mә(一声)头
13.扑空:pә(一声)空
14.入你先人:rә(一声)你先人
15.黑乌黎黔:黑bә(三声)黎黔
16.好食物:好食dә(四声)
17.乌云:hә(一声)云
18.无事:mә(三声)事
19.五倍:wә(三声)倍
20.污秽:shә(一声)秽
21.污水:ŋә(一声)水
22.在哪处儿里咧:在哪gәr(四声)里咧
23.触:mә(一声)
24.束约:bә(三声)约
25.树枝枝:gә(三声)枝枝
26.舒舒适适:zhә(一声) zhә适适
即“腹”是可能读bә(三声)的。
普通话的“q”与孝义话的“j”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骑车子:jī车子
2.器具:jiā具
3.乞丐子:jiào丐子
4.下起雨来啦:下jiē雨来啦
5.一气气儿:一气jìngr
6.悭的多咧:jiāә的多咧
7.挣钱儿:挣jiāngr
8.钳钳钳:钳jiè jiě
9.强盗:jiē盗
10.压翘翘儿:压翘jìr
11.荞麦皮:jiuō麦皮
12.茄子:jiā子
13.且且儿:且jìr
14.苟且:苟jiù
15.还勤勤说咧:还jǐng勤说咧
16.扁㞗:扁jī
17.㞗儿:jiūr
18.身躯子:身jià子
19.残缺:残jiә(一声)
即“脐”是可能读的。
我分析,写作“腹腹脐”是对的,下列写法值得商榷。
1.《乡言研究》中有“肚不脐”,解释为“肚脐”。
2.《孝义俗语大观》中有“脖脐嫌开肚大啦”。
3.《平遥方言民俗语汇》中有“脖脐”,解释为“肚脐”。
4.《清徐方言志》中有“薄脐儿”,解释为“肚脐”。
5.《文水方言志》中有“薄脐”,解释为“肚脐”。
6.《临县方言志》中有“博脐”,解释为“肚脐”。
7.《霍州方言研究》中有“肚脖脐”,解释为“肚脐”。
8.《太原方言词典》中有“肚不脐”,解释为“肚脐”。
9.《盂县方言词汇》中有“不脐”,解释为“肚脐”。
10.《沁县方言志》中有“肚脖脐”,解释为“肚脐”。
11.《长治方言志》中有“肚脖脐眼”,解释为“肚脐”。
12.《定襄方言志》中有“目脐”,解释为“肚脐”。
13.《平陆方言志》中有“不脐窝”,解释为“肚脐”。
14.《永济方言志》中有“脯脐窝儿”,解释为“肚脐眼儿”。
15.《山阴方言志》中有“肚八窝儿”,解释为“肚脐”。
16.《长子方言志》中有“肚不脐”,解释为“肚脐”。
17.《忻州方言志》中有“木脐”,解释为“肚脐”。
18.《临汾方言志》中有“不脐窝儿”,解释为“肚脐”。
19.《阳曲方言志》中有“卜脐”,解释为“肚脐”。
19.《洪洞方言志》中有“不脐窝”,解释为“肚脐”。
20.《沁河流域民俗语汇:以端氏方言为例》中有“肚不脐”,解释为“肚脐”。
21.《关中方言词语考释》中有“脖脐窝”,解释有“音噗脐窝。肚脐叫'脖脐窝’”。
22.《韩城方言本字觅踪》中有“脖脖”,解释有“土话把肚脐眼叫'脖脖’”。
23.《河南方言词语考释》中有“肚腹脐儿/肚末脐儿/肚马脐儿”,解释有“人之肚脐”。
24.《汉语大词典》中有“脖脐”,解释为“犹肚脐。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一折:'吃的来眼又睁,撑的来气又喘,都是猪脖脐狗奶子乔亲眷,都坐满一圆圈。’”。
○《说文解字》中未收“肚”。
○《康熙字典》中有“肚”,解释有“胃也”。
○《汉语大字典》中有“肚”,解释有“人或动物的胃。如:猪肚;牛肚;鱼肚”。
○《现汉》中有“肚”,解释为“(肚儿)(名)肚子(dǔ·zi):羊肚儿|拌肚丝儿”,读dǔ。
○《现汉》中有“肚子”,解释有“(名)用作食品的动物的胃:猪肚子|羊肚子”,读dǔ·zi。
我的理解是,“肚”可能是“胃”的古音。人们不知道“胃”曾读“肚”音,于是新造了“月表义+土表音”的“肚”。再后来,人们不知道“腹”曾读“肚”音,不知道“肚”义为“胃”,又拿“肚”来表示“腹”义。
○《说文解字》中未收“脖”。
○《康熙字典》中有“脖”,解释为“【广韵】蒲没切,音勃。胦脐。【玉篇】脖,胦。【正字通】灵枢经,肓之原,出于脖胦”。
○《汉语大字典》中有“脖”,读bǒ,解释有“〔脖胦〕肚脐”。
我的理解是,“脖”可能是“腹”的古音。人们不知道“腹”曾读“脖”音,于是新造了“月表义+孛表音”的“脖”。
旧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