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百度上搜索我以前发表的文章,意外地发现一首写给我、赞誉“适时施教”理论的诗:我很是惊奇,查找得知写诗的人叫高振诠,是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作协主席、文化馆原馆长。这首诗写于2012年11月20日,发布在高先生的新浪博客“绿色的生命”上。据高先生在《赠博友的诗词联》里讲:“由于初学上网,摸不透一些规矩,致使有的留言诗词联发不出去。一种是莫名其妙的网上拒发,只好改发纸条;一种是不是好友对方不接受留言和纸条,可是,已经写好了回敬的诗词联,只好在这里赠送给博友了,以求宽心。”我和高振诠先生素昧平生,从未谋面,也没有过信函交流。我估计高先生知道“适时施教”,可能通过两个渠道:一个是浏览我的新浪博客“蒋振远_适时施教”,另一个,我曾到过吉林的松原、白城给中小学教研人员和教学领导做过“专业领导力研修”的培训,或许他是从参加培训的教育工作者那里得知的。当我看到高先生的诗后,感佩之意油然而生。我本想通过“发纸条”、“写留言”的方式表示感谢,无奈的是新浪博客的这些功能都已关闭了。我通过搜索查找,竟看到了高先生已于2015年8月19日不幸病逝的讣告,这更让我扼腕叹息。看来这个遗憾只有永久地留存心底了,我会时时想着:我还欠高先生一个感谢!这几天里,我一直在脑海里勾画高先生的样子,现在看来,高振诠先生应该是位倾心教育事业的热心人,他能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到“适时施教“的相关信息,并认真研读,有独到的见解,让我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慨。他退休前为地区作协主席、文化馆馆长,一直“为好人、著好文”,2012年才初学上网,应该也是位孜孜不倦、好学勤奋的老先生。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博喻》里说:“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如果那时有机会,我们能有信函交流,或者一起坐下来,把酒话桑麻,应该是何等快意!可如今却只能永留无限遗憾了。值此清明时节,再多的言语,也无法表达对高先生的敬意;仅以这篇小文,静静地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上文发布以后,滕州市教育系统退休干部、善国文化研究会顾问段修桂先生留言说:
“高先生已经远足,唯有无尽的思念和遗憾。另一方面也说明,蒋校长适时施教的教育理念,影响传布之深远和广泛。”
这些年来,不止一次有同行或身边的亲朋好友对我说,一提起蒋振远,都知道和“适时施教”这四个字联系在一起,也见到过我出版的几部关于适时施教的书籍,可是苦于写得太专业化和他们自身事情的忙碌,一直没能静下心读完,于是他们中很多人就问我:蒋老师,能不能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地说一下,究竟什么是“适时施教”?每每听到这种提问,我总是苦笑。一方面,“适时施教”是一套完善、严密、可行的育人管理体系,势必就需要用专业的教育语言来进行系统阐释,岂能一句话两句话说得完全?另一方面,我也认识到一个现实情况,那就是,在能够读完、读懂我的几部专著的人那里,我获得的是赞誉有加和高度评价;相反,在没有读过的人看来,“适时施教”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仿佛是我模仿古人、发明的一个类似“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词汇一般。这种两极化的评价并存,使我感到,是有必要用三言两语来说一说什么是“适时施教”,以及我是如何研发出这一套育人管理体系的。适时施教就是指学校、老师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最佳的教育时机,选择合适的教育环境,运用适当的教诲方式,采用适宜的育人内容,创新地进行适合学生的教育,解决教育中一些不适合学生发展的问题。“适时施教”的内涵有八点:一要追求创新;二要尊重学生;三要做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四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五要把课堂看成是师生生命重要的组成部分;六是校长要成为学校的灵魂;七要重视教育科研;八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在这八个方面中,“教育时机”是一条主线,它贯穿整个教育的始终。所谓捕捉教育时机是指把外界环境、学生心理和新课程的实施等看成综合的动态系统,寻求它们的最佳结合点。学校要为之而思、校长要为之而想、教师要为之而行、学生要为之而动。
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结束了,许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绩有了进步,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在和个别家长交换意见时,有好几个家长谈到这样几件事。家长A:一次家中来了客人,问孩子:“你爸爸最爱吃什么?”孩子说:“爸爸最爱吃鱼头。”其实这是爸爸疼孩子,鱼身上好的部位都让给孩子吃了,孩子却认为爸爸只爱吃鱼头。家长B:我陪女儿外出散步时,买了两盒饮料。女儿边喝边惊异地问道:“为什么要买两盒?”原来,以往外出妈妈总是买一盒,自己站在一旁看着女儿喝。女儿已习惯于这种厚待,从来也没有想到身边的妈妈渴不渴。家长C:暑假的一天,我同儿子骑车郊游,在上桥的坡道上,看到一拉车人上桥很费力,于是我下了车,帮拉车人推上了桥。儿子在旁看着,等我回来后他说:“他拉他的车,咱走咱的路,为什么要给他帮忙?”听完家长们的诉说,笔者的心情格外沉重,这些学生在家里受到太多的娇宠,太多的溺爱,他们不知如何尊重别人,关心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他们只知道父母要给自己过生日,可父母的生日他们从来不闻不问,似乎自己吃好、穿好是天经地义的,任性、自私、缺乏宽容几乎成了独生子女们的通病。这样的学生长大以后又如何与别人相处?又如何担当大任呢?因此,必须由小及大,培养起他们对自己、对班级、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教育的机会来了。一次班里的学生去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这是一项定期的活动,长年不断)。敬老院的老人们为答谢学生们的辛苦劳动,送来了60本书,如何处理呢?笔者没提什么意见,想通过孩子们的讨论,把爱的种子播散到他们心田里。面对散发着墨香的一摞新书,学生们的讨论开始了:“每人一册发给大家,这是我们劳动换来的。”笔者不置可否地环视一下全班同学,意思是说,大家认为如何呢?学生们的脸上显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许久,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有一个提议。为老人服务,是义务的,我们不能要酬谢,商品社会也要讲奉献,我建议把这些图书献给学校,放到图书馆,供全体同学阅读,这样是不是更有意义呢。”这位同学的提议,引起了不少学生的共鸣,学生们纷纷表示赞同。从这些赞同声中,笔者欣慰地感到学生们的心中已经有了他人。讨论声渐渐平息下来,笔者建议班委会、团支部把大家的意见集中一下。班长、团支书商量了一下,对同学们宣布:将这60本书以班集体的名义献给学校图书馆,并且,每位同学必须在每本书的扉页上写一条赠言,祝高年级大姐姐、大哥哥,低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好好学习。书发下去了,学生们都神情专注地思考着,将最美好的祝福、最衷心的祝愿留在每册图书的扉页上……学生们写好以后,笔者让学生们把写的祝词每人宣读一遍,什么珍惜时间的、刻苦努力的、尊敬师长的、团结同学的、助人为乐的、讲究学习方法的……真是丰富多彩、感人肺腑。当书收起来由团支书和班长送往校长室的时候,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连先前嚷嚷每人一册的几个学生也不好意思地鼓起掌来。笔者从心里感到高兴,因为学生已经懂得遇事先要想到他人、关心他人了。
“适时施教”理论的探索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那是1971年11月,我当时正在山东省滕县岗头公社“五七”红校(高中)读书,在毕业前的三个月,被村党支部直接从学校要回,到村小学做教师。说到“适时施教”,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能有现在的成就与影响。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对得起党支部的信任。初为人师,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我努力创造条件,提升自己,上课没有人培训,就多听老教师的课;学习没有书籍,便把六个样板戏剧本中的场景布置、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等进行整理,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由于我扎扎实实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975年9月,经过选拔、推荐、考试,我以“社来社去”之名,进入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我坚信:知识是力量、是财富,只要学好知识,就会有用武之地。1977年9月毕业后,我到岗头中学担任语文代课教师。为教好学生,我自学了陕西师范大学的语文本科函授课程。这期间艰辛、欢乐与我相伴,艰辛多于欢乐。当时我教的学生,都是被省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地区重点、县重点学校筛选下来的五类苗,但是我和同事们出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出于对农村学生的爱心,我们探索运用适合学生的方法去工作。我们班的42名同学,有23名被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录取,这在当时真可谓破了天荒。从那时起,我更加坚定了教好书、育好人的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对工作的努力付出获得了认可,每年的评比都是双先进: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1982年9月10日,《枣庄日报》以《孜孜以求桃李芳》为题,专版介绍我的事迹。这一年的12月,国家以招收“闲散科技人员”的名义,将“社来社去”的大学生文化考试择优录用。我的成绩是92.5分,以滕州、枣庄第一名,成为正式中学教师。当时我所在学校的教学条件之差,生活环境之恶劣是难以名状的。但有一个问题时时在我脑海萦绕,那就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学生培养成材。在工作中我一直着力探索这个问题:怎样教好课?怎样带好学生?怎样管好学校?1987年6月,我参加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中学校长培训班,在学习期间,通过听专家的讲座、领导的报告,令我顿开茅塞,许多不明白的问题找到了答案。我撰写的《克服以管代教,注重适时施教》的论文,得到领导、专家的好评,获山东省中学校长学习班结业论文评比一等奖。这篇论文是“适时施教”理论体系的雏形。
1992年10月我参加山东省高中校长培训,对“适时施教”从学校教育的多个角度,系统地进行了深入思考。我将在教育教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收入学校管理经验书籍的篇目、在上级举行的经验交流会上的经验介绍,以及自己在工作中记述的一些教育案例整理成书,定名为《适时施教的艺术》,1997年2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标志着“适时施教”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1999年的寒假,我在学校值班,因无事可做,便信手拿起笔,将平时的几点想法写了下来,题目是《影响二十一世纪的十大观念》,修改整理后,寄给了《山东教育》。当时我只是想验证一下自己的观点,如能发表,说明观点是能立住脚的。没想到,2000年第14期《山东教育》上,全文刊登了这篇文章,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这期间,我以《影响二十一世纪的十大观念》一文为纲,将近几年的文稿整理成书稿《二十一世纪的育人要略》,2002年2月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标志着“适时施教”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从2003年起,我连续撰写了《教师怎样“教”新课程》、《学生怎样“学”新课程》、《寻回迷失的教育道德》等一系列文章,在教育界产生很大影响,引发了两次大讨论。我多次应邀到学校作“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与研究”的报告;以评委的身份,多次参加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艺术观摩赛和教学艺术研讨会。2006年5月10日,我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新课程下的适时施教理论探讨与创新实践研究”(简称:适时施教,课题编号:0613206B)。2007年8月,课题成果《新课程背景下适时施教的艺术》作为“中国特级教师文库”之一,由国家教育部资助、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标志着“适时施教”的理论体系完善形成。“适时施教”理论受到全国各级教育行政、各级各类学校、中小幼教师的高度关注。他们把“适时施教”理论,称之为:“最适合教师的教育理论,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2009年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基础教育课程》杂志和《中国教师报》,共同发起的“60年特别纪念——寻找新中国课堂教学的开拓者”主题活动,我荣幸入选“新中国课堂教学的开拓者”。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光荣,是“适时施教”的光荣,也是山东省语文界的一件幸事(《基础教育课程》2009年第十期)。2008—2021年,《新课程背景下适时施教的艺术》连续14年列入国家教育部推荐书目。2020年10月,为满足新时代课程改革的理论需求,人民教育出版社对这部著作进行了重印。
国家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原常务副所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长吕达先生指出:
当前的课程改革已到了关键时刻,必须做到:一要坚持,二要反思,三要深化。用深入改革的策略解决当前出现的一些问题。开展“新课程下的适时施教理论探讨与创新实践研究”是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促进。
国家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开发中心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育分社社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秘书长刘立德先生高度评价: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蒋振远老师创立的“适时施教”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针对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对新课程的不适应问题,寻求到了理论支持和策略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为了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适时施教”理论,2012年4月,我承担了国家基础教育实验研究中心、中国基础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适时施教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课题编号:中基课2012147号)。2012年10月又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实验研究(适时施教)”(课题编号:13010488B)。2016年我出版了《适时施教的感悟》,以适合当前教育的方式进行继续探讨。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我相信,只有适时抓住成熟的时机实施正确、适度的教育影响,才能获得满意的教育效果,才能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
蒋振远,山东滕州人。中共党员,中学特级教师,“适时施教”理论创立者,新中国课堂教学的开拓者,墨子文化学者,山东滕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从教50年,精心致力于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悉心努力于践行墨子的教育思想,多次承担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有着丰富的理论建树和创新实践经验。主要论著:《适时施教的艺术》、《二十一世纪的育人要略》、《墨子教育思想解读》、《墨子寓言故事选》、《新课程背景下适时施教的艺术》、《墨子教育新论》等。第一个提出墨子为世界首倡“义务教育”的观点,编著的《墨子箴言九十条》、《墨子寓言故事选》填补了墨学研究的空白。现任:中国墨子学会职业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