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皇族的回归,并未能挽救清朝灭亡的命运

乾隆以后,清朝进入到了周期性衰退之中,国家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明显衰退,皇族势力重返政坛,在晚清政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一、道光、咸丰时期重用疏远宗亲

自道光年间以来,皇族在政坛上逐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鸦片战争中,奕山、奕经作为统帅与英军交战,惨遭失败,签署《南京条约》的两位中方大臣耆英、伊里布均出自皇族;道光帝临终前,定郡王载铨、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人为顾命大臣。道光帝有选择性的重用皇族,远支皇族得到了重用。定郡王载铨是乾隆长子永璜的后代,载垣是康熙帝十三子胤祥的后人,端华是努尔哈赤同母弟舒尔哈齐的后人,他们与直系皇族血缘极为疏远,不具备争夺皇位的资格。

咸丰帝在位期间,同时重用近支皇族和远支皇族。咸丰三年,皇帝让恭亲王奕訢(道光第六子)担任军机大臣,结束了乾隆以来宗亲不得入直军机处的历史。为应对太平军北伐,咸丰帝命惠亲王绵愉(嘉庆第五子)为奉命大将军,恭亲王奕訢、定郡王载铨会办巡防。但是,咸丰帝对近支皇族掌权颇为忌惮,随着太平军北伐失败,惠亲王绵愉被解除兵权;恭亲王奕訢不久因母亲尊号被革除一切职务离开军机处。宗室肃顺成为咸丰帝最为信任的大臣,肃顺是郑亲王端华的弟弟。咸丰帝临终前,命肃顺、载垣、端华等八人尽心辅弼,赞襄政务,延续着道光帝重视疏远宗亲的做法。肃顺树敌过多,加之郑王、怡王本为庸碌之辈,两宫皇太后在得到掌握军权的僧格林沁、胜保的支持后,发动辛酉政变,铲除八大臣,成功夺权。

辛酉政变是清廷近支皇族与远支皇族的权力纷争,以近支皇族的成功夺权而告终。辛酉政变改变了清朝的政体,清廷从此进入亲王总揽朝政、两宫皇太后总裁懿定的时期,亲王担任首席军机大臣成为定制。肃顺被斩首,端华、载垣被赐死,这是清廷开国以来对皇族做出最严厉的惩罚,此前清廷只在顺治年间公开赐死英亲王阿济格。恭亲王辛酉被封为议政王,兼领班军机大臣,权力甚至大于昔日的摄政王多尔衮。肃顺与辛酉虽为政敌,执政能力却远强于晚清诸王,都主张重用汉人;对待西方态度截然不同,肃顺固执保守,对敌人强硬;奕訢主张学习西方,对外态度相对缓和。辛酉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历史地位显然更高一筹。

二、甲申易枢——慈禧专政时代的开启

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两宫太后与恭亲王的矛盾日益加剧。慈安太后在世期间,尚能维持两宫、恭王权力构架的平衡,对恭王采取“打拉结合”的策略。同治四年,恭王被弹劾目无君上,“罢议政王及一切职任。”此后恢复其职务,只免去议政王。同治帝去世时没有子嗣,两宫太后令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继承皇位。奕譞是道光帝第七子,是咸丰与恭亲王的弟弟,福晋是慈禧太后的妹妹。醇王的妻子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在政治上逐渐倒向慈禧太后。与之同时,清廷军机大臣因权力纷争形成南北两派,南派以沈桂芬为首,推行洋务运动,对外竭力避免战争,与恭亲王政策相符;北方以李鸿藻为首,对外强硬,反对妥协,但是好言空言、不识时务。恭王与南派关系紧密,醇王赞同北派的政治理念。

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去世,清朝权力结构失衡。光绪十年,也就是甲申年,慈禧借中法战事不顺,将全部军机大臣更换,奕訢被逐出核心权力,淡出政坛,史称甲申易枢。南北之争以双方同时遭受贬谪而告终,北派的李鸿藻、翁同龢被降职,南派的恭王、宝鋆淡出政坛,清廷进入慈禧太后独掌朝政时期。随后,新军机处由礼亲王世铎(太祖次子代善的后裔)主持,懿旨军机处遇重要事,会同醇亲王商榷行之,命庆郡王奕劻(乾隆十七子永璘后裔)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醇王能力不及咸丰与恭王,却有自知之明,当他执政地位方知恭王的政策符合中国国情,遵循恭王的政策,以洋务派为主的南派依然是清廷倚重的力量。甲申易枢只是慈禧太后与恭亲王的权力斗争的结果,对清廷政权影响不大。

三、帝后之争

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标志着三十多年来苦心经营的洋务运动彻底失败,变法图存成为中国人的共识。关于变法,清廷内部日渐分化出两个阵营。一是激进派,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得到了光绪帝与帝师翁同龢的支持,主张用激进的变法迅速改变中国,称为帝党。皇族、地方督抚及京师军权等三大系统都认为变法应当缓不能急,听命于太后,故被归为后党。1898年,恭亲王奕訢去世导致了变法的失控(甲午战争失败后,慈禧太后请恭王重返政坛,恭王为军机处领班大臣,位列礼王之上)。

光绪帝听从维新派的建议,颁布变法条例,将礼部尚书许应骙、怀塔布等阻碍变法大臣革职,引起慈禧太后的关注,并提醒皇帝要注意变法的节奏与力度。光绪帝将此事告知维新党人,康有为认为变法最大阻力是慈禧太后,应当发动政变囚禁太后,关键是袁世凯率军包围颐和园逮捕太后,捕杀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康有为简直异想天开,其结果是戊戌变法的失败,慈禧太后第三次垂帘听政。

戊戌政变之后,中国历史出现了短暂的开倒车时代,民族主义盛行。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兴起,慈禧太后选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推行排外政策的端郡王载漪、庄亲王载勋掌握朝中大权。两件事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清廷距离灭亡仅一步之遥。慈禧太后册封大阿哥(当时光绪帝身体不好,并无子嗣),遭到了各界的反对,荣禄、庆亲王奕劻、李鸿章等人都站在光绪帝一方,外国公使也派医生入宫光绪帝诊疗,反对废帝,太后只得作罢,加剧了排外心理。同时,义和团运动处于失控状态,屠杀传教士的事件屡有发生,给列强侵华以借口。以大阿哥之父端郡王载漪、庄亲王载勋、大学士刚毅为首强硬派主张对敌宣战,端王对儿子大阿哥不被列强认同颇为不满,与载濂、载澜和载勋利用义和团吓唬外国使节,稳固大阿哥的地位,义和团在北京失去控制,包围使馆终引发国际争端。慈禧太后也因列强干预大阿哥之事非常不满,默认了义和团在北京的合法性,在载漪的鼓动下向列强宣战。此举遭到了荣禄、庆亲王奕劻、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反对。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北京,清朝付出惨痛的代价结束了这场被没有必要的战争,庄王载勋被赐死,载漪被列为首祸被夺爵远戍,大阿哥被废。

四、太后之死与皇族内阁——清廷的灭亡

庚子之变的数年里,清廷政局也发生变革。慈禧太后的左膀右臂李鸿章、荣禄相继去世,张之洞、袁世凯成为了汉人士大夫的领袖,遭到满洲少壮派的嫉妒与仇视。同时,首席军机大臣改为庆亲王奕劻,醇亲王载沣在军机处行走学习,隐有培养之意。1906年,清廷改革机构,迈出了走向宪政的第一步。改革后十三个尚书皇室成员占据五席位,奕劻、溥颋、溥良、寿耆、载振(奕劻子)被委以重任。慈禧太后在院部改革时有意扩展满洲贵族的权势,但袁世凯、张之洞等汉人仍然执掌大权。这符合太后一贯的权力均衡做法,既不让某一派系一家独大,也能激发其为国效力的动力。

1908年,慈禧与光绪帝的相继去世,满汉矛盾彻底激化。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帝,载沣为摄政王,醇亲王载沣摄政监国,国家大事由隆裕太后决定,军国机务,中外章奏,悉取摄政王处分,称诏行之,大事并请皇太后懿旨。由于载沣的专权,隆裕太后是没有决策权的。慈禧太后去世前后,清廷皇族也出现了人才断代,除了庆亲王奕劻,新一代皇族政治经验甚是有限。年轻的满洲新贵没有功勋与威信,尤其嫉妒汉族大臣的权势,唯恐其取而代之。载沣执政伊始,就将汉族士大夫领袖袁世凯罢免,“著即开缺”,此举令汉人大为不满,皇族领袖庆亲王奕劻也持反对意见。

1911年,载沣组建皇族内阁,导致了汉人离心,成为清廷灭亡的导火索。从总理大臣至各部大臣,总计十三人,其中皇族出身的占居七人,庆亲王奕劻担任内阁总理大臣实至名归,善耆、载泽、载洵(载沣的弟弟)、绍昌、溥伦、寿耆掌管着最关键的六个部门,军事上由军咨府大臣宗室载涛(载沣的弟弟)、毓朗负责。皇族内阁基本实现了袁世凯当年提出的组阁设想,但是人事布局上却让人大跌眼镜,此举表明清廷不愿意放权,只愿意维护满洲贵族的统治,令汉人彻底寒心。庆亲王奕劻两次向载沣请辞,认为皇族内阁不利于天下,有害于皇室,两都被驳回。皇族内阁在体制建设上比前一个时代有了较大进步,在汉人、满人掌权派都相继凋零之际,几位皇族亲贵担任要职也无可厚非,但是此举却让掌握实权汉人认为满人在排斥他们(载沣本可以让出几个位置给予汉人,掌握关键部门即可)。

年底爆发的武昌起义彻底导致了清朝的灭亡,手握重兵的满洲亲贵无力剿灭革命军;只能求助于袁世凯。袁世凯对慈禧太后忠心耿耿,也并不悖逆行径,却被年轻的载沣罢免一切职务,本有不满之心,加之取消帝制乃大势所趋。攫取清廷一切军政大权的袁世凯并没有全力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清廷的权力第一次由汉人完全掌控,注定了灭亡的命运。“实行内阁完全制度,不以亲贵充任……授袁世凯内阁总理大臣,命组织完全内阁……陆海各军及长江水师仍听袁世凯节制调遣”。次年,隆裕太后召开皇族御前会议,讨论让位事宜,只有奕劻、溥伦等少数人主张接受,载沣、载洵、载涛、载泽、善耆、溥伟、良弼、铁良等少壮派强烈反对,但是随着良弼遇刺身亡,清朝皇室也放弃了抵抗,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清朝灭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