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生涯关键三选:选择产业领域、选择公司与选择部门
例如,许多朋友常会纠结着如何在产业领域、公司、或公司内的不同部门中做选择。
我认为从大方向来说,「产业领域」应该是最重要的,毕竟一个正在上升的产业领域和夕阳产业领域,对于公司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同的思维。
选择「上升中」的产业领域,较有机会取得良好入职条件
在刚出社会或决定转职的时候,除非已有非常明确的职涯发展方向或梦想,否则先观察一下国际市场趋势,选择「正在上升」的产业领域,会比已经停滞或正在衰退的产业领域,要来得有机会与优势。
但这并不代表若自己念书时的专业不在该领域,就没有任何机会了──事实上正在上升轨道、或快速兴起的产业领域中,往往很多技术、观念也不断在发展革新,因此即使是在该产业领域中任职多年的员工,也必须不断学习。换言之,若你能利用在学校或在职时间尽可能多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争取各类实习,仍有机会「跨入」上升产业领域,或在自己的产业领域中找到新定位。
例如以我老公的领域来说,美国知名企业家Marc Andreessen在2011年就发表了〈Why 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一文,基本上已揭示了「全世界所有产业都在逐渐数位化」。各行各业尽管转换的速度不同,但过程中必然产生许多软件工程师的需求。而目前各大科技巨头,为了从这个浪潮中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加入,更不惜重金网罗年轻的毕业生、或是有经验的资深人员。
「有制度」的大公司还是「有舞台」的新创,该怎么选?
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我的想法是要综合考量「公司制度」、「工作内容」与「市场趋势」后,再作出判断:
举例来说,我通常会建议刚出社会的人士,如果有机会的话,优先考虑已公开上市的科技公司。因为在这些公司里,往往可以很快体验到工作上的产出,能立即影响全世界几百、几千万、甚至几亿人的机会。同时因为这些公司都很大了,有一套完整的人才制度,对于个人职涯的发展,也有一个相对清楚的路径规范可供遵循,减少走弯路的可能。另外,这些公司也往往吸引了许多聪明、优秀的人才,每天和他们一起工作,也可以从工作中的耳濡目染、直接或间接地提升自己的视野与能力。
然而,这个原则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公司选择更绝非「大就是好」,仍要视这份工作本身的性质和成长空间而定。
我在毕业前大家常讨论着面试后得到工作机会时,应该怎么做选择?那时候最常听到的「过来人」建议都是:「不要只看年薪(起薪),而要看工作上的学习及自我提升机会。」举例来说,如果2个工作年薪相差5,000元,但前者是一个跨国上市大公司的旧版系统维护工作(成长空间小);后者则是上升中、正在做许多崭新颠覆性尝试的新创公司(风险高机会也大),那后者就算薪水较低,可能对个人发展来说仍是比较好的选择。
对于公司、产业的选择,其实是一体两面:考虑的重点均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个产业、这间公司,是否在市场上具有相对较高的发展潜力。例如目前尽管COVID-19冲击全世界,但也有部分产业、许多公司因人们在家工作、实体活动转向线上等趋势变化而受惠。最近听到一个很厉害的例子:一个朋友在一年半前加入一家颇具潜力的新创公司,结果一年半下来,公司从A轮募资到C轮了;他除了自身极为努力外,也因公司的快速发展,快速升职了2次!
入职之后,「人」可能比「事」更重要
由于如今很多科技公司会采用general hire 的制度(雇用时不分部门,入公司才选组),入职后该如何选组/ 选部门呢?
很多前辈都会建议,尽量选择公司内「最重要的核心组织」:例如若在某博、某度,就选择广告相关的业务;如果是阿里就选云服务;如果是自媒体就选择短视频⋯⋯等等。我觉得这建议一般而言确实不错,毕竟如能进入「核心单位」,可以快速学习公司领先业界的技术及产品。
但同时间,你我能否在这个部门中发挥,很大一部分也跟该单位的主管及组员有关。前雅虎CEO说过:“ 为一个相信您的人工作,因为当他们相信您时,他们就会投资您。”
所以如果可能,请先好好了解组上的经理、及往上一两级的管理层,并尽量找机会和他们请教交流,一方面看自己是否能得到他们的认可,二方面也观察他们投资栽培下属的意愿──如果你找到喜欢你的老板,你的老板也很愿意挺你的话,就别太在意工作的内容,先一起打拼吧!
我老公之前在公司做新进人员的师傅, 10 几个刚入职的工程师都很彷徨,不确定自己要怎么选组。当时他就拿自己以前的师傅当例子──在他入职后,有2个组让他难以抉择,一个是他很喜欢的专案工作内容,一个则是与他很合拍的经理及组员。他最后选了前者,但3个月后就蜜月期结束立刻后悔,好不容易撑到待满1 年半就换组了。
我个人目前的选择,也都是以「人」而非「事」为主要的考量。毕竟喜欢的专案仍有机会跨组参与或自行发展、钻研精进;但每天都要接触到的工作伙伴,如果彼此觉得不合适的话,真的会很痛苦!
以上是我的一点心得。但我知道,很多时候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人生选择更没有标准答案,往往都是不一定,要看你的各种条件及当下环境情况而定。不过仍希望我们的一点体悟,可以帮助到正在面对、或即将面对职场生涯关键选择的你作为参考。
▼点击图片跳转阅读▼
为什么可以考虑在日本买房
安倍的四大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