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坐 车 拾 趣 || 李景春
坐 车 拾 趣
文//李景春
时代奔驰向前,尽管各个时期社会条件不同,但都有趣可拾,或令人捧腹,或发人深思,坐车亦不例外。
1
上世纪60年代,原始公交车大多笨拙,车容量小,车次间隔时间长,挤车司空见惯,甚至成为人们不得不研究的“学问”。
没有经验而又着急上车的人从车门正面挤,他们无隙可乘,永远被挡在“人墙”之外,登不上车厢板;有经验的“挤客”是靠着车边往上挤(图1、挤车),推动前面的人先上车,自己才有机会跟着挤上车,但“登上车厢板儿,立刻变心眼儿”,希望后边的人不要再往车上挤,以便自己能宽松一点。在寒冷的北方,因为不会挤车一两个小时冻在公交车站的人屡见不鲜。后来公交部门在上车排队的地方焊上铁栏杆,而且派人维持秩序,挤车的技术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但车少,排大队还是免不了急躁,总有人不服从排队上车的规定。
我们几万人的大厂,形同一个小社会,但没有公交抵达生活区,所以班车也就代替了公交车。不同的是乘车的熟人较多,管理秩序的工作人员是大家都知道的退休老职工,其中有个史大爷80多岁了,一般乘客都能服从他的指挥。
一天看上去排队等车的人都挺规矩,可是车进站,一位有点老资格的胡师傅突然跑到车门口要加塞。维持秩序的史大爷上前制止,他不听,一脚迈上车厢板。史大爷急中生智,一把拉住他的后衣襟,形成“拔河”之势。胡师傅伸长了脖子往车上使劲,史大爷坚定不移地往下拉,双方僵持过程中,别人就把座位佔满。胡师傅上车,只好气冲冲手扶别人座位的靠背站在过道。车开了,他还怒目圆睁,满脸通红,愤愤地说:“不让我上车,你们知道我是谁?”车上半数人真的不知道他是谁,也不关心他是谁,关心的只是看他如何表现自己。他停顿一下接着说:“我连区长都认识!那天我在区长办公室,区长还跟我说话了呢!……”
车里的人哄堂大笑!他的面子在笑声中又丢了一大半。
2
历史进入本世纪,我国公交车、地铁遍布各大城市。公交车容量变大,车次间隔变短,路况条件大大改善,很少发生故障误事,等车的人不再焦虑上不去车。
晚年在北京生活一段时间。我年近古稀,坐公交经常有人让座,但自我感觉身体良好,不服老,不愿意接受别人让座。
2008年的一天,因为有急事,我从军事博物馆出发,乘清晨第一班地铁赶往方庄家中(图2、地铁)。
天还没亮。乘地铁的人大都在车上闭着眼睛东倒西歪,继续着他们刚刚还在家中温床上酣睡的梦境。我轻轻走进车厢,看看已经没有空座,就选择车厢里侧不开的门旁站立,这里可以倚靠的支点较多。
忽然,我身旁座位上不到20岁的小伙子睁开眼睛看到了我,他立即站起身给我让座。我赶紧示意他坐下,不必给我让座。我觉得他是在给我戴“老”的帽子,是一种悲哀!
那个小伙子不听我的话,他干脆移步车门,边走边说:“我很快就下车!”既然不是因为我“老”而给我让座,我也就不客气了!
列车到达木樨地,有人经过这个青年身旁下车,但他没有下。
列车到达里士路,他仍然没有下。
列车到达复兴门,这是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站,下车的人较多,车上空出一些座位。这个青年不但没有下,还选了个空座位坐下了。他所谓“我很快就下车!”莫非是骗我?
我看着他。直到东单站,该换乘地铁5号线了,我经过他身旁下车,他依然不下。
我想,他是在履行列车字幕上滚动的提示:“文明礼貌,尊老爱幼,请把座位让给需要帮助的乘客”!他真的是骗了我,骗我一定要稳稳当当地坐下,不要发生任何意外。这一“骗”充分体现了文明礼貌的自觉,是祖国摆脱贫穷落后,物质生活富起来,人的文明程度大改观的一种表现,我笑了!
党的十九大正式宣告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人民正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在伟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谁不愿意为伟大祖国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富强争光?坐车的趣事必将呈现新篇章!
(图片摘自网页)
E;574281485@qq.com
2017年10月22日于珠海
作者简介:
李景春(老小孩)简介:大庆退休高级工程师,首任“晚晴文学社”社长,《老年日报》通讯员,《铁人文学》驻京记者,北京街道记者,宣讲师,丰台区“群众理论家”,中石油作协会员,获“文明之星”等奖励23次,发表文学作品638篇。
关注 “百荷书房”,阅读全本小说和作者文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