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1. “痰饮”字义
“痰饮”的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但在《金匮要略》以前,“痰”“饮”二字多分开使用,未见并用者。《内经》中可见“溢饮”“积饮”等病名,并无“痰”字出现,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肝脉……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而“痰”字则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巴豆……破……痰癖”。至《金匮要略》时,方首见“痰”“饮”二字并用。
张仲景根据水饮停留的部位及临床症状的不同将痰饮病概括为“四饮”,即痰饮、悬饮、支饮、溢饮,四饮合为广义痰饮,而狭义痰饮即指四饮中的痰饮。其实在宋代以前,汉晋唐时期,“痰”字与“淡”“澹”相通,如《脉经》《千金翼方》等古籍中“痰饮”均作“淡饮”或“澹饮”。《说文解字》云:“澹,水摇也”,说明水饮变动不居、流动的特点。所以张仲景所论“痰饮”重点在于论“饮”,“痰”在这里主要是为了修饰“饮”,为说明水饮的特点而设。到了宋代以后,杨仁斋在《仁斋直指方》中始将痰、饮区分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后世所论“水湿痰饮”即是源于此。
2、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法
对于痰饮病证的治疗,仲景提出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其中“温药”的含义为以温药为主,根据具体情况而增加或减少适当、适量的药物;“和之”则含有“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内涵。
痰饮病的形成主要归咎于气化失司,针对这一核心病机,张仲景提出使用“温药”的治疗要素。纵观仲景治疗痰饮病的主方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肾气丸、小半夏汤、小青龙汤等,主要用到茯苓、桂枝、白术、半夏、生姜、细辛等,均为温热药。
(1)温肺兼化饮 肺失通调,寒饮停肺,可见咳嗽气喘、甚则不能平卧、咯痰色白质稀等症。代表方剂为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此类方剂还有桂苓五味甘草汤、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苓甘五味姜辛半杏大黄汤。
(2)温脾兼利水 脾失健运,饮停心下,可见胸胁满闷、头晕目眩、食纳不馨、小便不利等症。代表方剂为苓桂术甘汤,健脾利水、温阳化气。此类方剂还有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3)温肾兼行水 肾阳亏虚,水失蒸化,水停下焦,可见气短、形寒怕冷、腰部酸痛、小便不利等症。代表方剂为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4)扶正兼化饮 若患者久病正虚,水饮停聚于胸膈,出现气喘、胸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疲倦乏力、脉沉紧等症,代表方剂为木防己汤,通阳泻水、补虚清热。若水饮痞坚成实,病情更为深重,则以芒硝代替石膏软坚泻下,加茯苓利水渗湿。
(5)辛温发汗 水饮溢于肌表,当汗出而不汗出,以致身体疼痛沉重,应当用发汗的方法治疗。但根据具体表现不同选方亦不同。若溢饮兼有寒饮停肺,出现恶寒发热、咳嗽咯白色泡沫痰、胸胁支满、汗少等症,方选小青龙汤,发汗解表、温肺化饮。若溢饮兼有郁热之证,可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心烦口渴、小便色黄等症,方选大青龙汤,外解风寒、发越水气、兼清郁热。
(6)温利小便 水饮停于下焦,气化不行,则见口干饮水不多、脐下动悸、时吐涎沫、头目昏眩、小便不利等症,代表方剂为五苓散,健脾利水、温阳化气。此类方剂还有泽泻汤。[1]
“和之”的含义《说文解字》云“和,相应也”,《广雅》云“和,谐也”,是指治疗痰饮病的过程当中,由于患者的疾病类型、患病阶段、本身体质等不同,不可一味的温补,避免寒湿未去,痰火又起,而应以“和”为原则,在温补之中酌加行、消、开、导之品。遵循李克光所论“言和之,则不可专事温补,即有行消之品之意”。行者,行其气也;消者,消其痰也;开者,开其阳也;导者,导饮邪从大小便出也,以达到温补助阳,行水蠲饮之目的。所以除了以苓桂剂为主的治法外,尚有大青龙汤、十枣汤、己椒苈黄丸等汗、利、下法来治疗痰饮,但均为中病即止,以免病去而正伤,致使水湿之病反复。[2]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中的“痰饮”当是“广义痰饮”。“痰饮”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候。本虚责之肺、脾、肾三脏之阳气亏虚,标实责之水饮之邪内停,气化不行。治疗上应运用温热药物,根据患者不同的表现,选用温肺、温脾、温肾的方药温补阳气以治本;同时选择发汗、利小便、攻逐水饮的方药温化饮邪以治标,标本兼顾。选用温热药物时要注意尽量选取药性温和之品,不可温补、温化太过。因为温补太过,有碍于饮邪排出,温燥太过,又易损耗津液。
[1]赵鼎,吕翠霞.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5):2229-2232.
[2]蒋锋利,肖荃月,陈萌.“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病机与治法探讨[J].环球中医药,2015,8(04):46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