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青教授治疗耳鸣经验浅析
第 1614 期
作者 / 1陈明星2徐向青1山东中医药大学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耳鸣是指在周围环境中无相应声刺激或电刺激存在的情况下,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一种主观感觉;常伴或不伴有听力下降、睡眠障碍、心烦、恼怒、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美国听力学会对耳呜的定义为“非外部声音产生的听觉感知,常被形容为嘶嘶声,嗡嗡声或尖叫铃声”。
中医关于耳的认识,李东垣在《脾胃论·五脏之气交变论》中提出:“耳者,上通天气,肾之窍也,乃肾之体,而为肺之用,盖肾长生于子,子乃肾之舍,而肺居其中,而能听音也。”“脾胃一虚,耳目九窍皆为之病。”《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提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说明耳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经脉的通利和五藏六腑精气的充养,其中与肝胆脾肾诸藏腑关系尤为密切。现将徐向青教授治疗耳鸣的经验介绍如下,以为中医治疗耳鸣提供临床借鉴。
1 辨证论治
1.1 外感风热:《素问·脉解篇》云:“太阳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干祖望独推崇刘河间“耳聋治肺”一法,认为诸多耳聋皆因肺气失宣所致。三拗汤治耳聋,有“提壶揭盖”之效,可宣通耳窍,多用于治疗新病突发性耳鸣、耳聋。徐老认为,外感可引发耳鸣,声响多较大。头为诸阳之会,最怕火热之邪,因此,热证在外感耳鸣中占有较大比重。徐老喜用芎芷石膏汤加减治之。石膏辛甘大寒,其辛凉之性可外散风热;川芎、白芷、蔓荆子可引药上达头面,又可外散风邪;菊花善于清利头目。徐向青教授在此基础上加用蝉蜕、薄荷、连翘、牛蒡子加强疏散风热之力。
1.3 中气不足:《灵枢·口问篇》“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遏者,故耳鸣。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李东垣主张甘温益气,对内伤脾胃所致的耳鸣耳聋以调中益气汤;脾胃虚弱兼外感者,用温卫补血汤。徐向青教授提出耳目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清阳之气的濡养,濡养不得,则患耳鸣。门诊中凡遇疲乏懒言,语声低微,耳鸣如蚊,静时尤甚,大便稀,白带多,月经量少或多,舌淡苔薄白或腻,脉沉细弱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可以补中益气,恢复脾胃运化,促进气血化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加用当归促进清阳之气化生;柴胡、升麻可以升提清阳之气于头面上焦,使耳目得以濡养,耳鸣自止。徐向青教授认为气虚清阳不升而易于陷阴化火,所以在此基础上加用黄柏泻阴火,用此法临证多有治验。
1.5痰浊上扰:《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徐向青教授指出,今时之人,多食肥甘厚味,缺乏运动,致使脾虚,痰湿内生。痰湿随气之升降无处不到,阻于头面耳窍,“天明则日光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是阴重强而阳重衰也”,发为耳鸣。舌脉对痰湿的辨识尤为重要,徐向青教授强调,此类病人多体胖肥大,懒言少语,头脑昏沉,舌淡或红,苔腻,脉滑、弦滑或沉细。痰湿可内生也可外受,理气健脾,祛湿化痰为基本大法。(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痰湿一旦与热邪相合,更是如油和面,祛除更是不易。徐向青教授喜用十味温胆汤调治此类病患,半夏、陈皮为二陈汤之主药,重在理气祛痰;茯苓可杜生痰之源;枳实、竹茹、菖蒲、制南星理气化痰祛湿,加强君药祛湿化痰之力,并有开窍之功。若为热痰,则加黄连、黄芩、栀子、薏苡仁,祛湿热并导湿热从小便而出。
2病案举例
按:本例患者中年女性,人过四十而阴气自半,工作压力大,思虑过度,致使脾肾亏虚,清阳不升;情志压抑致使肝气不舒,郁而化热,循经上扰致使耳鸣发作。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畅达肝经气机;半夏解郁结,郁开则火降;党参、白术、茯苓、川芎、羌活、柴胡以健脾升阳除湿;泽泻利水渗湿,泄热,《内经》云泽泻益气力,针对此病者更为合适;细辛温肾寒,肾开窍于耳,肾温则耳鸣自止;木香、陈皮调理一身之气,百病生于气,气顺则痰消,痰消自不碍脾则脾健。(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补肾为耳鸣治疗常规思路,但此病例既有肝郁化热,又有脾虚寒表现,补肾药物多偏寒滑,且起效较慢,因此,首诊未予补肾,而是重在调理肝脾。脾健则生化有源,上荣头面使耳目得养;疏肝则郁散火降。二诊大便稀好转,脾虚症状改善,则重在调脾理肾,上方加用女贞子、旱莲草、杜仲以补肾。女贞子、旱莲草为二至丸,是古代补肾名方,肾精得充则耳目得养,耳鸣自止;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精充则腰酸头昏亦随之缓解。三诊则去掉辛燥之川芎、木香,加用牛膝增强补肝肾之力,并能活血通络。四诊作为善后治疗,随访未复发。
3结语
徐向青教授从事神经内科工作多年,提出耳鸣辨证须分虚实,虚者主要有中气不足,肝肾亏虚;实者有外感风热,痰浊上扰,肝胆气郁。虚则补之,中气不足多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多用左归丸加减治疗;实则泄之,外感风热多用芎芷石膏汤加减治疗,肝胆气郁多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痰浊上扰多用十味温胆汤加减治疗,但临床病证往往寒热虚实错杂,徐向青教授灵活辨证加减,取得很好疗效。
提示:转载请注明来源 “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